第三十五章 罪条(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朝班中战战兢兢走出一人,怯生生道:“臣在。”
  “调露元年到永淳元年,大唐可遇灾祸?”
  “共有两起,淮南道蝗灾肆虐,导致当年淮南各州县颗粒无收,万民饿死,险些引发民变,然后是黄患,大坝决堤水患一泻千里,下游尽是汪洋,十室九空,尸横遍野。”
  “两起天灾死伤多少百姓?”
  “难记其数,至少数以千万百姓受灾。”
  “调露元年起,先帝因操劳国事而忧劳成疾,以至血气亏损,风邪上乘,最终目不能视,头痛欲裂,那时唐廷风雨飘渺,外有蛮夷陈兵虎视眈眈,内忧天灾令百姓死伤无数。”武则天目光落在许元辅身上,“许卿口口声声忠于社稷君王,那时为何不见许卿力挽狂澜?许卿既然承认先帝是英主,为何在满朝文武之中找不出一名可托重担之人?”
  “老臣当时正在全力以赴筹措兵马抵御外敌。”许元辅据理力争。
  “许卿未免太高看自己,你所做不过是在遵照先帝旨意行事,是本宫选派的裴行俭破西突厥,也是本宫授命薛仁贵迎敌于云州,同样也是本宫通宵达旦举全国之力赈灾抚民。”武则天面无表情直视许元辅,“许卿指摘本宫刚愎雄猜,本宫不想,本宫倒是希望能在后宫安享富贵,但没人能帮到先帝,也没人能辅佐先帝,许卿可知先帝无人可托时的无助,可知本宫一介女流肩负国事的艰辛?”
  “太后此言岂不是蔑视满朝文武。”许元辅针锋相对。
  “是又如何!”武则天长袖一挥,“先帝病重那几年,若不是本宫力挽狂澜,这李唐江山怕早就败在你们这些碌碌无为的官员之手!”
  “太后息怒!”
  群臣见武则天震怒,悉数跪地请罪。
  “她在讥讽你们无为,你们却还让她息怒。”许元辅瞟了那些跪地的官员一眼,摇头悲怆道,“若先帝还在,见到眼前这幕不知该作何感想。”
  “再说你口中所谓的严刑峻法,本宫所杀者有几人是枉杀?长孙无忌恃宠而骄,不思君恩反而狼子野心欲要作乱犯上,此人不除社稷不稳,本宫依唐律治其罪有何不妥?”武则天声音越来越冰冷,“至于李群一事,本宫不妨直言告之,是,李将军是忠良,本宫的确将其满门屈杀,但本宫不悔,本宫在先帝灵前临危受命,确保李唐社稷无忧,但凡所有危及到社稷安稳之人,都是大唐的敌人,也是本宫的敌人!”
  “太后此言得更正一下。”曹密挺胸抬头,“该是所有与太后政见不合者,皆为太后敌人才对,太后既然已经只手遮天,自然也有指鹿为马的本事,又何必再遮遮掩掩。”
  武则天根本不理会曹密,继续对许元辅说道。
  “至于你说本宫任人唯亲,启用外戚,武氏人丁单薄,能立于这个朝堂之上的也就武三思与武承嗣二人,他们可有做过半件违法乱纪,僭越礼制之事?”武则天不怒自威道,“满朝文武能同殿议事,为何他们就不能,是他们触怒了许卿,还是本宫无论做什么都难得许卿认可?”
  “是只有两人,不过武三思身为兵部尚书,掌控着唐突兵权,而太后又把持朝政,老臣不解,敢问太后一句,这社稷是姓李还是姓武?”许元辅冷声反问。
  “那就要看许卿敬忠的是谁。”
  “老臣自然效忠李唐社稷。”
  “你身前就站着李唐新君,却毫无君臣之礼,见君穿白,出言不逊,这就是许卿所谓的效忠?”武则天反问。
  许元辅抬头看了一眼李旦,顿觉理亏,一时不知该如何应答。
  这时去上苑的宫女回来,带回一枝布满尖刺的荆棘。
  武则天不再与许元辅在敬忠这件事上争辩,声音稍有柔和。
  “许卿为本宫罗列的四大罪条,其中不乏无中生有,强词夺理之罪,这些罪条本宫不认,但有一条许卿还真说对了。”
  许元辅一怔,与曹密和吴松鹤对视,三人面面相觑,想必从站出来那刻起,三人都认为武则天会百般推脱,没想到她却当着满朝文武认罪。
  “哪一条?”许元辅诧异问道。
  “打压门阀,贬低士族,此事的确是本宫所为,禁止士族通婚也是本宫的懿旨,而且还是严旨!”武则天加重声音,“谁若敢触犯此律,满门连坐!”
  百官噤若寒蝉,而许元辅却心中大为不解,按说武则天该安抚群臣,收拢人心才对,当着百官的面说出这样的话,要知道殿上皆为门阀子弟,这分明是摆明要与百官为敌。
  武则天何其通透精明之人,许元辅绞尽脑汁也想不通,武则天为何会说出对自己如此不利的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