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国政办公厅回到怀仁堂时,已经是凌晨两点钟了。
  袁世凯没有立刻休息,只是在洗漱完毕之后来到后院二楼私人书房,在这里草拟了一份电文。电文是要发还在上海活动的杨度等人,内容一方面是要求筹安会集合目前辽东的局势,加大帝制的宣传工作,另外一方面则还是希望筹安会能从正面方式,来继续为支持中国收复青岛一事推波助澜。
  不得不承认,他现在的心思一半是放在辽东方面,另外一半还是在帝制一事上面,毕竟当初自己决定收复青岛,本来就是基于利用此事来为帝制做铺垫。
  可是就目前辽东战况而言,似乎并不是很明朗,也似乎有不小的危机暗藏其中。
  做事肯定还是要留一条后路,如果辽东那边作战事例,他也要竭尽全力保全个人以及北洋政府的声誉,并且利用国内和国外的舆论压力,进行最后的外交努力。
  安排人把电文发出去后,袁世凯这才回房休息。
  不过天色才微微亮时,侍从室接到一通北海陆军部打来的紧急电话,忙不迭的又将袁世凯从睡梦中叫醒过来。陆军部在几十分钟前连续收到奉天发来的两份急电,头一封电文的内容是告知日军舰队突然运载登陆部队,于凌晨五点钟时向营口发起了登陆突袭作战;第二封电文则是与营口总司令部五天前制订偷袭丹东作战计划有关。
  无论是日军针对营口的登陆作战,又或者是袁肃制订偷袭丹东的作战计划,这两样可谓都是至关重要的大事件。袁世凯顾不上发脾气,甚至仓促之间也没有洗漱整理,披上一件外套便出了怀仁堂中庭,由侧门乘坐马车径直的奔向北海陆军部大院。
  来到陆军部大院刚下马车,便看到走廊上段祺瑞行色匆匆的身影,可间段祺瑞也是刚刚接到通报,急忙的从居住处赶回到陆军部来。袁世凯没有叫住段祺瑞,而是紧随其后往陆军部作战统筹室赶去。
  ---
  【青年节了!】
  第五部分:强国路
  第1章,扩大战场
  进了作战统筹室的大门,袁世凯简单的与段祺瑞打了一声招呼,随即直入正题的问道:“现在是什么情况?”
  段祺瑞也才刚到不久,还没了解的很清楚,他让一名昨晚值勤的作战室主任来详细介绍目前陆军部这边收到的消息。
  作战室主任把电文和参谋室紧急做出的战况推测标识详细念了一遍,营口那边的登陆战刚刚打响。不过因为之前日军第二舰队连续多日的炮火压制,营口靠近海岸地区被总司令部撤空。再者营口本来就没有岸防工事,针对日军登陆部队的阻击力度不言而喻。
  “参谋室推测,可能到八点时日军登陆部队就会完全占领营口东部地区。不过在奉天发来的电文里提到,从大前天日本海军第二舰队分批次撤出几艘战舰开始,营口方面已经意识到日军会有登陆突袭的企图,所以早先做好了相对的防备。”
  “袁肃打算怎么防备?”段祺瑞冷声问道。
  “营口总司令部那边决定放弃东城区,在营口城中部和北部地区设置防线,与日军登陆部队进行正面对战。”作战室主任说道。
  “日军登陆了多少人?袁肃在营口又部署了多少人?日军有海军的火炮支援,他能坚守多久?”段祺瑞语气带着几分严厉,显然是对袁肃的做法不太信任。
  “大人,现在我们这边收到的情报不算太多,参谋室和通讯室那边也都在催问前线的情况,只怕最起码还要过几个钟头才能收到下一封电文。”作战室主任有些为难的说道。
  段祺瑞没有多说什么,快步走到隔壁参谋室去观看战况地图。
  袁世凯并不是很清楚段祺瑞对袁肃的态度,不过当初举荐袁肃出任东三省统x战总司令的正是段祺瑞本人,如今辽东战况不算太好段祺瑞也不至于过于针对袁肃。更何况他对袁肃还是有几分信任,虽然这段时间作战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可好歹没有让日军突破辽东防线。
  他相信既然袁肃前几天已经察觉到日军的动态,那么其所部署的应对办法哪怕再不济,最起码也能坚守上一阵子。
  “刚才还说袁肃制订了突袭丹东的作战计划,这是怎么回事?”袁世凯没有跟着段祺瑞去参谋室,而是继续向作战室主任问道。不可否认,袁肃突然来这么一手真正是让人感到大吃一惊,原本这只是一场戒备并示威的防守战,却一下子变成了进攻作战。其不说一下子把战斗局面打开了,而且主动改防守为出击,势必会衍生出许多外交政治上的影响。
  “袁司令此次针对丹东的进攻计划,在电文里说是五天之前便开始筹备,其目的就是为了缓解目前日军集中兵力进攻盖州的压力。负责执行进攻行动的是驻防哈达碑防线中央陆军第十师,由副师长兼总参谋长陈文年陈大人指挥。”作战室主任连忙做了一番介绍。
  “五天前开始筹划,为什么当时没有上报到陆军部这里备案?这么大的事,他做的主吗!”袁世凯有几分沉不住气的说道。
  “奉天方面转达电文时,说是为了行动保密,所以事先不便有过多的联络。”
  “行动保密?照这么说来,他倒是要真正的跟日本人干这一仗了!”袁世凯语气渐渐显露出懊恼的意思。眼下辽东战争是局部冲突,如果把握的有度那就是对中国有利。不是说不让袁肃扩大战争,日本人不敢扩大战争,那么见缝插针不是什么坏事。可一旦扩大战争会造成许多其他方面的影响,这件事非同小可,怎么说也应该上报到北京这边进行一番讨论才是。
  哪怕北洋政府官僚主义严重,大敌当前也自然不会怠慢,无非就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罢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