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2 / 4)
小林宝有些可怜的看着舟宝,唔,外甥以后就惨了,状元很不好考哒!
小林宝再接再厉,又背了几首诗,最后停下的时候,两个小人脸上不约而同的露出盛满蜜水的小酒窝,眼睛好似装了一颗星辰,亮闪闪的,“咯咯”冲着林宝笑起来。
林宝也不由自主的露出笑意,一个大团子,两个小小人,三个娃娃都是白白嫩嫩的,有这么优秀的弟弟和孩子,叶溪自豪极了。
家里添了两个孩子,早在十月底的时候,顾驰将这个消息写信给顾大郎、顾二郎还有外祖家送去,又托商队送了一车年货回去。
路上走走停停,所幸没有下大雪耽误赶路,赶在过年前东西送到了月水村。
村里人看着这满满当当的一车东西,有些艳羡,有个出息的兄弟就是好,过年的东西不用自己掏钱,人家都给备好了。
那些闲着没事的婆子们涌上来,“ 大郎,把东西拆开,让大伙也涨涨见识,看看都有什么好东西。”
开始这些婆子看的津津有味,可到了最后,一个两个撇了撇嘴,眼珠子转来转去,闪过一丝精明的光,“不是婶子说,三郎在上京城当了官,吃香的喝辣的,家里有两个哥哥给他照顾的妥妥当当。可是这也太小气了,除了最上面的那一层是年礼,其余的全是书籍,书就算了,还舍不得给你们送新书,泛着黄,不知他自己用了多少遍。这当了大官,有出息了,兄弟情义也不在乎了!”
顾家发迹,许多人心里不太舒服,凭什么好运都降临在顾家身上。总有那么几个人,暗戳戳的挑拨顾家两位兄长和顾驰的关系。
即便分家了,那也是连着根的,如若顾大郎、顾二郎对顾驰心生不满,抖落出几件对顾驰不利的事情,不管是真还是假,从亲兄弟口中说出的,那就一定是真的。
到时候顾驰百口莫辩,名声毁了,他们顾家也就走到头了。
话音落下,旁边传来一阵嗤笑,王家娘子翻个白眼,“ 婶子这话,在我们面前说说就算了,可别对外人说,简直是丢咱们月水村的脸。我虽没太多文化,可也知道,对读书人来说,不可一日无书,这是三郎亲笔批释的,出自状元之手,一本书卖出上百两银子都有人稀罕。在你口中,倒是破烂东西,嫌弃的很!”
李老头磕了磕烟杆子,“闲着没事的时候,少说些没营养的话,跟着村学的孩子们一起读书,做好榜样,上梁不正下梁歪,若是被孩子们听到你们这些婆子的话,以后还怎么教育他们?”
即便村子里不少人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当初顾父在村里的时候,不少人满腔热血,信誓旦旦的说着自己也要读书识字。
可顾父一走,没人监督他们,不少人放弃了。
对于供孩子们读书,也有些意兴阑珊,自家的孩子又不像顾驰那些有出息,供他们读几年书还不如早早的出去挣钱补贴家用!
出身乡下,眼皮子还是浅,只能看到吃的喝的,对于读书一事,像顾驰的又有几人,没有多年的寒窗苦读,怎么可能有成果?
不愿付出,又希望赶快获得收获,不劳而获,梦中什么都有,这是做白日梦呢!
顾大郎、顾二郎心里有成算,才不会被挑拨上当,“三郎每次都送了不少礼物,做兄弟帮不上什么忙,反倒被三弟挂念,他远在京城,每天事务繁忙,还牵挂着家里人。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读书,不辜负三弟的期望!”
顾二郎拍了拍书籍,“三郎的每一本书,都是无价之宝,上面写的每一个字都是三郎的心血。东西送来的时候,商队领头的愿意出百两,只为买三郎一本书,回去沾沾光。”
顾大郎接着开口,“三郎也挂念着咱们村里的人,希望村中的孩子们努力读书,有更多的人成才!不仅给了我们兄弟两个,村中家里有孩子的,也每人两本书籍,这是他在上京城书肆买的书,孩子们看看有好处。对了”,顾大郎看着最先挑拨离间的那几个婆子,“几位婶子既然看不上,那就将你们的书送给别人,省得污了婶子们的眼。”
这几个婆子有口难辨,谁说她们看不上,她们也想要啊,不要白不要!
就这样,除了那几个婆子,村里其他人都领到了书籍,像王家娘子和李老头,本就与顾家交好,顾大郎多给他们分了几本书,又给他们一些年礼。
“这都是三郎和父亲、母亲的心意,王婶子和李叔一定要接下。”
王家娘子和李老头面上挂着笑,顾家人可真是没话说。
李老头又打听了一些顾驰和顾父、顾母的事情,得知他们一切都好、生了龙凤胎的时候,热情的道贺。
李老头婆子和王家娘子,连夜做了几件衣衫和小靴子,第二日又买了银镯子,伴随着顾大郎、顾二郎的书信一起送到上京城。
他们平日没帮顾家什么大忙,只是口头上帮着说了几句话,动动嘴皮子的功夫,就被顾家人记在心中。
如今顾家有好消息,他们这些老邻居也开心的紧,虽然顾家现在不稀罕这些东西,可这毕竟是他们的一番心意,礼轻情意重嘛!
庄子上的蔬菜家畜都不缺,顾家今年的新年格外丰盛又热闹。 ↑返回顶部↑
小林宝再接再厉,又背了几首诗,最后停下的时候,两个小人脸上不约而同的露出盛满蜜水的小酒窝,眼睛好似装了一颗星辰,亮闪闪的,“咯咯”冲着林宝笑起来。
林宝也不由自主的露出笑意,一个大团子,两个小小人,三个娃娃都是白白嫩嫩的,有这么优秀的弟弟和孩子,叶溪自豪极了。
家里添了两个孩子,早在十月底的时候,顾驰将这个消息写信给顾大郎、顾二郎还有外祖家送去,又托商队送了一车年货回去。
路上走走停停,所幸没有下大雪耽误赶路,赶在过年前东西送到了月水村。
村里人看着这满满当当的一车东西,有些艳羡,有个出息的兄弟就是好,过年的东西不用自己掏钱,人家都给备好了。
那些闲着没事的婆子们涌上来,“ 大郎,把东西拆开,让大伙也涨涨见识,看看都有什么好东西。”
开始这些婆子看的津津有味,可到了最后,一个两个撇了撇嘴,眼珠子转来转去,闪过一丝精明的光,“不是婶子说,三郎在上京城当了官,吃香的喝辣的,家里有两个哥哥给他照顾的妥妥当当。可是这也太小气了,除了最上面的那一层是年礼,其余的全是书籍,书就算了,还舍不得给你们送新书,泛着黄,不知他自己用了多少遍。这当了大官,有出息了,兄弟情义也不在乎了!”
顾家发迹,许多人心里不太舒服,凭什么好运都降临在顾家身上。总有那么几个人,暗戳戳的挑拨顾家两位兄长和顾驰的关系。
即便分家了,那也是连着根的,如若顾大郎、顾二郎对顾驰心生不满,抖落出几件对顾驰不利的事情,不管是真还是假,从亲兄弟口中说出的,那就一定是真的。
到时候顾驰百口莫辩,名声毁了,他们顾家也就走到头了。
话音落下,旁边传来一阵嗤笑,王家娘子翻个白眼,“ 婶子这话,在我们面前说说就算了,可别对外人说,简直是丢咱们月水村的脸。我虽没太多文化,可也知道,对读书人来说,不可一日无书,这是三郎亲笔批释的,出自状元之手,一本书卖出上百两银子都有人稀罕。在你口中,倒是破烂东西,嫌弃的很!”
李老头磕了磕烟杆子,“闲着没事的时候,少说些没营养的话,跟着村学的孩子们一起读书,做好榜样,上梁不正下梁歪,若是被孩子们听到你们这些婆子的话,以后还怎么教育他们?”
即便村子里不少人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当初顾父在村里的时候,不少人满腔热血,信誓旦旦的说着自己也要读书识字。
可顾父一走,没人监督他们,不少人放弃了。
对于供孩子们读书,也有些意兴阑珊,自家的孩子又不像顾驰那些有出息,供他们读几年书还不如早早的出去挣钱补贴家用!
出身乡下,眼皮子还是浅,只能看到吃的喝的,对于读书一事,像顾驰的又有几人,没有多年的寒窗苦读,怎么可能有成果?
不愿付出,又希望赶快获得收获,不劳而获,梦中什么都有,这是做白日梦呢!
顾大郎、顾二郎心里有成算,才不会被挑拨上当,“三郎每次都送了不少礼物,做兄弟帮不上什么忙,反倒被三弟挂念,他远在京城,每天事务繁忙,还牵挂着家里人。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读书,不辜负三弟的期望!”
顾二郎拍了拍书籍,“三郎的每一本书,都是无价之宝,上面写的每一个字都是三郎的心血。东西送来的时候,商队领头的愿意出百两,只为买三郎一本书,回去沾沾光。”
顾大郎接着开口,“三郎也挂念着咱们村里的人,希望村中的孩子们努力读书,有更多的人成才!不仅给了我们兄弟两个,村中家里有孩子的,也每人两本书籍,这是他在上京城书肆买的书,孩子们看看有好处。对了”,顾大郎看着最先挑拨离间的那几个婆子,“几位婶子既然看不上,那就将你们的书送给别人,省得污了婶子们的眼。”
这几个婆子有口难辨,谁说她们看不上,她们也想要啊,不要白不要!
就这样,除了那几个婆子,村里其他人都领到了书籍,像王家娘子和李老头,本就与顾家交好,顾大郎多给他们分了几本书,又给他们一些年礼。
“这都是三郎和父亲、母亲的心意,王婶子和李叔一定要接下。”
王家娘子和李老头面上挂着笑,顾家人可真是没话说。
李老头又打听了一些顾驰和顾父、顾母的事情,得知他们一切都好、生了龙凤胎的时候,热情的道贺。
李老头婆子和王家娘子,连夜做了几件衣衫和小靴子,第二日又买了银镯子,伴随着顾大郎、顾二郎的书信一起送到上京城。
他们平日没帮顾家什么大忙,只是口头上帮着说了几句话,动动嘴皮子的功夫,就被顾家人记在心中。
如今顾家有好消息,他们这些老邻居也开心的紧,虽然顾家现在不稀罕这些东西,可这毕竟是他们的一番心意,礼轻情意重嘛!
庄子上的蔬菜家畜都不缺,顾家今年的新年格外丰盛又热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