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虚惊一场(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封举报信寄到了省政府有关部门,投诉华夏厂以造零部件为幌子擅自造整车,还说微面的样车都已经出来。
  这封不同寻常的举报信很快转到了高官王朝晖的案头,王高官想搞汽车产业,但只想和上汽这样的大集团跨地区合作,不愿意省内其他企业私自出头,引发风吹草动坏了他的计划。
  王朝晖是沪江市过来的干部,跟沪江关系很好,他一心想让上汽大众在浙海落地。但他的愿望有一个很大缺陷,就是现在上汽大众在沪江工厂产能未满,不可能如此迅速就到相接壤的浙海省投巨资设立分厂。真的要建,也只会选择其他地区,而不会在长三角布局第二个点。
  很快省里向虎山派出了检查组调查,看看是否有跟国家政策不符合的经济举动存在。
  现在华夏厂已经是省里的重点工业制造企业,采取强硬措施肯定不妥当,只能是敲打一二让其知难而退罢了。
  工作组一来,虎山书记丘孟桐就知道风向有些不对,省里对汽车行业的管控可是抓得很严。
  虎山乃至海州市想上马汽车项目,就存了生米煮成熟饭的心思,待一切妥当之后再向省里汇报。
  现在发展经济目标第一,只要经济上去了,将来埃板子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
  工作组来到华夏厂,没发现太多和汽车有关的东西,反倒是华夏摩托卖得非常不错,一番热销局面。
  来到被举报的汽车工业园,虎山政府解释是为了扩大生产规模而建的摩托新产业园,现在只是前提规划平整阶段。
  现实情况确实华夏厂只是在进入汽车行业前的筹备阶段,这个时候还没有大举投入设备生产,当然找不到造汽车的痕迹。
  好不容易送走了检查组,丘孟桐赶紧跟市里主要领导商量,看看接下来如何瞒天过海继续发展汽车业。
  合计一番后,祸从哪里来就去哪里堵的原则,大家觉得还是得走上层路线,得寻找省里主要领导部门协调一二。
  于是,一向来支持在浙海省发展汽车行业的常务高官周南生就成为最合适的目标。
  “南生同志,汽车项目,咱们周边省都在搞,如果我们不跟进,错失了发展时机,就是浙海全省四千万父老乡亲的历史罪人。省里不是说我们浙海省情况特殊,只要是为了求发展,可以行使非常手段。何况华夏厂兼并重组了安淮省的汽车企业也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我们作为政府部门没有权力过多干涉。
  我们海州一不偷,二不抢,单凭自己的力量发展汽车业,没有伸手向省里要一分钱,华夏厂完全是自己的企业行为。现在都说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好不容易事情有了苗头,省里就要派检查组掐掉,这可是很草率的处理方式,很有可能葬送我们省未来的工业支柱。”
  能让海州市一二把手集体找上门,常务高官周南生就知道事情不会简单。
  听了海州市书记路超然的上述一番话,说得确实有道理,不过海州胆子也挺大,敢私下偷偷谋划汽车产业。
  华夏厂造汽车,虽然跟其他省动辄几十个亿的投资比起来略显寒碜,但至少在浙海省开了好头。微面跟轿车相比上不了台面,毕竟是四个轮,发展好了也是一大特色。何况,谁敢保证华夏厂今后不会进入轿车领域搅动风云?有了华夏厂带头,说不定还会有其他企业效仿,那浙海省的汽车工业不就可以发展起来。
  “发展汽车业我确实赞同,但要讲究工作方式方法。这样吧,我找王高官通个气,协调一下。”
  看到海州铁了心要发展汽车业,周南生心知只能由自己来当老好人,出面做工作说服。
  两位高官关门谈了半个小时,最终王朝晖让了一步,同意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允许海州有所动作。但万一省里对汽车有大手笔动作需要配合之时,海州得无条件服从工作。
  没用政府一分钱,亏了算自己,赚了省里得利。
  在这样名义下,华夏厂进入汽车领域终于扫清了一大政策阻碍。
  原本瞒着省里打算偷偷搞动作,被一封举报信影响,反而因祸得福,可以光明正大开展各项工作。
  市长薄东风亲自到现场视察,为华夏厂进入汽车业打气。
  韩皓没想到自己用自己的钱来造微面,还引来诸多麻烦,差点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我倒是明白了当年小岗村的农户按下手印时承担了多大压力,要推开政策禁锢的铁门该具备多大的勇气。”
  “所以我们国家才需要不断改革嘛,时代发展总会有各种矛盾出现,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解决它们。
  小韩厂长,这下子我们全市可是和你们华夏厂绑在了一起,汽车成,则海州兴,你身上的担子可不轻松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