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运筹帷幄(1 / 9)
内阁值房外,机要中书王衡,正运笔作文。
随林延潮入阁办事三年来,王衡公文也是日益练达。
在内阁这政本之地办事,一切消息往来都必须假手于公文。无论是前线战况多么激烈,地方民情多么复杂,但天子王公总是不能亲眼目睹,最后都要落于公文上。
同时内阁发出的政令也是要以公文的形式。
所以作为林延潮的机要中书,他第一件事就揣摩阁辅的心思。
将他的用意贯彻于笔尖上。
这一点新民报主编方从哲即是高手。方从哲所写的文章公文无不深合林延潮的意思,王衡对他实在是崇拜得五体投地。
现在王衡也用了一段时间,这才慢慢摸清林延潮执政为政的思路,然后代为书写。
王衡自上手后,林延潮也是十分信任,除了给天子的密揭,以及与申时行,王家屏,王锡爵等致仕阁臣书信由本人亲力亲外,其余公文起草都假手给王衡。
现在自赵志皋致仕后大半年来,林延潮代理内阁首辅之事,王衡经手公文不知多少,他写后给林延潮过目再行以朝廷令谕的方式至各衙门中。
一条条政令的落实,变革都出自自己之手,如此权力的滋味给了王衡极大的愉悦。
这大半年来,王衡帮助林延潮着重处理倭国,漕运之事。
现在明朝已经在倭国大阪,琉球国那霸,朝鲜之王京设慕华馆。
另外在倭国平户,朝鲜铁山设通商馆。
慕华馆,通商馆皆归礼部管辖,处置一切外交通商事宜。
慕华馆设有大使一名,参赞两名。两位参赞一名负责通商,一名负责教化。
大使为正五品,挂礼部郎中衔,位同于钦差,代表明朝天子全权处分明国的外交事宜。
参赞为正六品衔,挂礼部主事衔或户部主事衔。
行人司行人三名,每半年往返京师或通商馆传递消息。
使馆驻八十名明军士卒,另设一名千总作为武官。
至于通商馆不设大使,而设通商参赞一名,挂户部主事衔,行人司行人两名,每半年往返京师或大使馆传递消息。
通商馆驻明军五十名,设把总一名。
同时明朝使节在倭国,琉球,朝鲜或有豁免之权,不受当地司法审问。
当然对于倭国的通商外交乃重中之重,对于驻大阪大使,林延潮让门生于仕廉出任。
至于驻平户的参赞,则由另一门生曹学佺出任。
万历二十八年春,倭寇第一次岁贡船队,从平户出港,经朝鲜荠浦,再抵至铁山与明国市易,两国贸易额达六十余万白银。
在王衡看来,这通商之利已经初现。
因两度征朝大败,又兼为了方便通商。
倭国五大老第一的德川家康,五奉行之一的石田三成,长洲大名毛利,九州大名岛津,大友,公家华族。
以及倭国一方的亲华派小西行长等等都向明朝表示,愿意派武子弟来明朝学习上朝文化。 ↑返回顶部↑
随林延潮入阁办事三年来,王衡公文也是日益练达。
在内阁这政本之地办事,一切消息往来都必须假手于公文。无论是前线战况多么激烈,地方民情多么复杂,但天子王公总是不能亲眼目睹,最后都要落于公文上。
同时内阁发出的政令也是要以公文的形式。
所以作为林延潮的机要中书,他第一件事就揣摩阁辅的心思。
将他的用意贯彻于笔尖上。
这一点新民报主编方从哲即是高手。方从哲所写的文章公文无不深合林延潮的意思,王衡对他实在是崇拜得五体投地。
现在王衡也用了一段时间,这才慢慢摸清林延潮执政为政的思路,然后代为书写。
王衡自上手后,林延潮也是十分信任,除了给天子的密揭,以及与申时行,王家屏,王锡爵等致仕阁臣书信由本人亲力亲外,其余公文起草都假手给王衡。
现在自赵志皋致仕后大半年来,林延潮代理内阁首辅之事,王衡经手公文不知多少,他写后给林延潮过目再行以朝廷令谕的方式至各衙门中。
一条条政令的落实,变革都出自自己之手,如此权力的滋味给了王衡极大的愉悦。
这大半年来,王衡帮助林延潮着重处理倭国,漕运之事。
现在明朝已经在倭国大阪,琉球国那霸,朝鲜之王京设慕华馆。
另外在倭国平户,朝鲜铁山设通商馆。
慕华馆,通商馆皆归礼部管辖,处置一切外交通商事宜。
慕华馆设有大使一名,参赞两名。两位参赞一名负责通商,一名负责教化。
大使为正五品,挂礼部郎中衔,位同于钦差,代表明朝天子全权处分明国的外交事宜。
参赞为正六品衔,挂礼部主事衔或户部主事衔。
行人司行人三名,每半年往返京师或通商馆传递消息。
使馆驻八十名明军士卒,另设一名千总作为武官。
至于通商馆不设大使,而设通商参赞一名,挂户部主事衔,行人司行人两名,每半年往返京师或大使馆传递消息。
通商馆驻明军五十名,设把总一名。
同时明朝使节在倭国,琉球,朝鲜或有豁免之权,不受当地司法审问。
当然对于倭国的通商外交乃重中之重,对于驻大阪大使,林延潮让门生于仕廉出任。
至于驻平户的参赞,则由另一门生曹学佺出任。
万历二十八年春,倭寇第一次岁贡船队,从平户出港,经朝鲜荠浦,再抵至铁山与明国市易,两国贸易额达六十余万白银。
在王衡看来,这通商之利已经初现。
因两度征朝大败,又兼为了方便通商。
倭国五大老第一的德川家康,五奉行之一的石田三成,长洲大名毛利,九州大名岛津,大友,公家华族。
以及倭国一方的亲华派小西行长等等都向明朝表示,愿意派武子弟来明朝学习上朝文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