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6节(1 / 4)
“你想整编小型的中医馆?”王儒惊讶地望着苏韬,“这可是浩瀚的工程啊,虽然社会上都在说中医凋零,但因为中医在华夏有着数千年的生存土壤,根须已经蔓延到全国各地,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医,这一点也不夸张。”
“准确来说是不给那些不正规、没操守的小型医馆生存的空间。”苏韬眼中闪过凌厉之色,“如今的时代跟以前不一样。信息变得发达,一旦出现不好的事情,便会迅速发酵。华夏的中医众多,但中医当中不乏庸医,他们乱开药,盲目宣传中医的功效,以至于误人误己,甚至还会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我的计划是先收购一批小型医馆,然后下一步不给不正规的医馆生存空间。当中医馆都归大型中医集团,这时候制定标准和规则,便有了方向性。”
王儒陷入沉默,似乎在思索什么。
苏韬知道王儒有所动摇,沉声说道:“王老,你比任何人都知道现在中医的问题所在,我们迎来了最好的时代,但也有太多的问题要处理。宗门乱斗,医派暗争,宵小之辈浑水摸鱼,使得中医之湖,变得浑浊泥泞不堪。您是中医界的泰斗,想必比任何人都心焦。我们为何不尝试,改变如今困顿的现状呢?”
王儒与道医宗主沟通过,道医宗主没有说得这么透彻,只是点了一下王儒,让他跟苏韬好好聊聊,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是如何看待中医的发展,并没有劝说他接受苏韬的建议。
道医宗主对人的性格摸得很准,他知道自己如果相劝,只会让王儒增加排斥心理,但苏韬当面跟王儒解释,可以更好地化解他的不安与迷茫。
倒不是王儒食古不化,换做任何人面对类似的选择,都会左右摇摆、举棋不定。
将自己的家族拱手与人?这可是会被戳脊梁骨,等死了之后,无颜见祖宗的。
但苏韬的话将王儒的心结打开,王氏医馆只不过是中医的沧海一粟,若是能以此作为推动中医融入时代,何尝不是功劳一件?
而且苏韬的意思很明确,只是借助王氏医馆产生舆论效应,并不干涉医馆的实际运营,同时还给予资金和其他方面的相助。
王儒的心情很复杂,知道这是好事,但又不敢确定,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自己没有任何损失,平白得到这么多好处,总有些心慌和忐忑。
“王老,如果您不同意我的建议,我只能说华夏的中医复兴要延迟至少两三年,请看在中医整个行业发展的大局上,接受我的建议,让王氏医馆以高度自治的方式加入三味集团,等王氏医馆恢复了以往的生机,兼并小型中医馆的计划实施完毕,王氏医馆可以随时退出,这一点可以清楚、明确地写在合同条款上。”苏韬诚恳地劝说道。
王儒目光灼灼地望着苏韬,“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所有人都夸你口才好,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你小子实在坏得狠,抓住了我的麻筋啊,知道从行业的角度出发说服我,我绝对不会拒绝。罢了,如果这样我还不答应,实在是太讲人情了。如果王氏医馆并入三味集团,能给行业带来这么多好处,做出点牺牲又算得了什么?”
苏韬跟凌玉对视一眼,能从凌玉眼中看到喜色。
他耐心地解释道:“王老,你有一个词说得不准确,王氏医馆不是被三味集团吞并,也不是加入,而是合作的关系。我们会将王氏医馆打造成国内最顶尖的高端中医门诊品牌,成为享誉国内外的顶尖中医医疗机构,未来还会以王氏医馆搭建疗养院、主题城等,王氏医馆将在未来大放异彩,成为市值百亿的品牌。”
王儒眼睛熠熠生光,“你小子的一张嘴还真是舌灿如花,我一个老头子都被你说得心花怒放了。”
第2295章 锁定高端人群
现在各行各业都讲究一个“ip”效应,王家一门两国医,通过数十年的积攒,已经形成了“ip”影响力。
中医越老越吃香,虽然不适用于苏韬,但在很多人的心中该是根深蒂固。在常人的心中,越是年长的中医看过的患者越多,掌握的经验越丰富,更能让人信任。
三味堂连锁门店以轻快、便捷、科技为主要元素,未来将成为中医发展的骨架,而王氏医馆将作为中医发展的血肉,以精品门诊作为主打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患者。
简而言之,想要看一般的小毛病,前往三味堂医治变好,但想要看比较困难的杂症,必须得前往王氏医馆治病。
王氏医馆的诊金门槛会更高一点,医疗费更加昂贵,同时提供的服务也更加的周到体贴。
倒不是苏韬想要坑患者的钱,而是王氏医馆之前的形象便是如此,苏韬需要做的是,强化它的品牌特点,同时在原先的特点上进行再优化。
王氏医馆原本就是服务权贵人物,因为配套做的不到位,所以导致名声受损,接下来补救的措施,将是围绕服务增值。
首先王氏医馆太过老旧,虽说有种年代感,但光线不大好,装修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这些都要进行改造;
其次王氏医馆连最基本的中医护士都没有,完全是靠坐堂医一人独自服务,如此肯定会让患者感受不到尊贵待遇;
此外王氏医馆也得以连锁模式扩张,虽说数量不会像三味堂那么密集,但会在核心城市开设,而且坐堂医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师级水准,这方面要远远超过三味堂现在的中医平均水平。
苏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王氏医馆只要合理规划好,再加上密集的宣传攻势,影响力绝对差不了,因为现代人很看重身体,而且在治病上面愿意舍得花钱,王氏医馆定位越高端,收费越高,反而越能吸引那些有需求的患者前往。
当然,这部分患者主要针对的是有钱、有权、有势的那帮人,也算得上间接劫富济贫。
苏韬跟王儒说明自己很多想法,王儒慢慢理解苏韬,从质疑到接纳,他感觉热血沸腾,因为嗅到了王氏医馆名扬天下的机会。 ↑返回顶部↑
“准确来说是不给那些不正规、没操守的小型医馆生存的空间。”苏韬眼中闪过凌厉之色,“如今的时代跟以前不一样。信息变得发达,一旦出现不好的事情,便会迅速发酵。华夏的中医众多,但中医当中不乏庸医,他们乱开药,盲目宣传中医的功效,以至于误人误己,甚至还会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我的计划是先收购一批小型医馆,然后下一步不给不正规的医馆生存空间。当中医馆都归大型中医集团,这时候制定标准和规则,便有了方向性。”
王儒陷入沉默,似乎在思索什么。
苏韬知道王儒有所动摇,沉声说道:“王老,你比任何人都知道现在中医的问题所在,我们迎来了最好的时代,但也有太多的问题要处理。宗门乱斗,医派暗争,宵小之辈浑水摸鱼,使得中医之湖,变得浑浊泥泞不堪。您是中医界的泰斗,想必比任何人都心焦。我们为何不尝试,改变如今困顿的现状呢?”
王儒与道医宗主沟通过,道医宗主没有说得这么透彻,只是点了一下王儒,让他跟苏韬好好聊聊,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是如何看待中医的发展,并没有劝说他接受苏韬的建议。
道医宗主对人的性格摸得很准,他知道自己如果相劝,只会让王儒增加排斥心理,但苏韬当面跟王儒解释,可以更好地化解他的不安与迷茫。
倒不是王儒食古不化,换做任何人面对类似的选择,都会左右摇摆、举棋不定。
将自己的家族拱手与人?这可是会被戳脊梁骨,等死了之后,无颜见祖宗的。
但苏韬的话将王儒的心结打开,王氏医馆只不过是中医的沧海一粟,若是能以此作为推动中医融入时代,何尝不是功劳一件?
而且苏韬的意思很明确,只是借助王氏医馆产生舆论效应,并不干涉医馆的实际运营,同时还给予资金和其他方面的相助。
王儒的心情很复杂,知道这是好事,但又不敢确定,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自己没有任何损失,平白得到这么多好处,总有些心慌和忐忑。
“王老,如果您不同意我的建议,我只能说华夏的中医复兴要延迟至少两三年,请看在中医整个行业发展的大局上,接受我的建议,让王氏医馆以高度自治的方式加入三味集团,等王氏医馆恢复了以往的生机,兼并小型中医馆的计划实施完毕,王氏医馆可以随时退出,这一点可以清楚、明确地写在合同条款上。”苏韬诚恳地劝说道。
王儒目光灼灼地望着苏韬,“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所有人都夸你口才好,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你小子实在坏得狠,抓住了我的麻筋啊,知道从行业的角度出发说服我,我绝对不会拒绝。罢了,如果这样我还不答应,实在是太讲人情了。如果王氏医馆并入三味集团,能给行业带来这么多好处,做出点牺牲又算得了什么?”
苏韬跟凌玉对视一眼,能从凌玉眼中看到喜色。
他耐心地解释道:“王老,你有一个词说得不准确,王氏医馆不是被三味集团吞并,也不是加入,而是合作的关系。我们会将王氏医馆打造成国内最顶尖的高端中医门诊品牌,成为享誉国内外的顶尖中医医疗机构,未来还会以王氏医馆搭建疗养院、主题城等,王氏医馆将在未来大放异彩,成为市值百亿的品牌。”
王儒眼睛熠熠生光,“你小子的一张嘴还真是舌灿如花,我一个老头子都被你说得心花怒放了。”
第2295章 锁定高端人群
现在各行各业都讲究一个“ip”效应,王家一门两国医,通过数十年的积攒,已经形成了“ip”影响力。
中医越老越吃香,虽然不适用于苏韬,但在很多人的心中该是根深蒂固。在常人的心中,越是年长的中医看过的患者越多,掌握的经验越丰富,更能让人信任。
三味堂连锁门店以轻快、便捷、科技为主要元素,未来将成为中医发展的骨架,而王氏医馆将作为中医发展的血肉,以精品门诊作为主打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患者。
简而言之,想要看一般的小毛病,前往三味堂医治变好,但想要看比较困难的杂症,必须得前往王氏医馆治病。
王氏医馆的诊金门槛会更高一点,医疗费更加昂贵,同时提供的服务也更加的周到体贴。
倒不是苏韬想要坑患者的钱,而是王氏医馆之前的形象便是如此,苏韬需要做的是,强化它的品牌特点,同时在原先的特点上进行再优化。
王氏医馆原本就是服务权贵人物,因为配套做的不到位,所以导致名声受损,接下来补救的措施,将是围绕服务增值。
首先王氏医馆太过老旧,虽说有种年代感,但光线不大好,装修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这些都要进行改造;
其次王氏医馆连最基本的中医护士都没有,完全是靠坐堂医一人独自服务,如此肯定会让患者感受不到尊贵待遇;
此外王氏医馆也得以连锁模式扩张,虽说数量不会像三味堂那么密集,但会在核心城市开设,而且坐堂医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师级水准,这方面要远远超过三味堂现在的中医平均水平。
苏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王氏医馆只要合理规划好,再加上密集的宣传攻势,影响力绝对差不了,因为现代人很看重身体,而且在治病上面愿意舍得花钱,王氏医馆定位越高端,收费越高,反而越能吸引那些有需求的患者前往。
当然,这部分患者主要针对的是有钱、有权、有势的那帮人,也算得上间接劫富济贫。
苏韬跟王儒说明自己很多想法,王儒慢慢理解苏韬,从质疑到接纳,他感觉热血沸腾,因为嗅到了王氏医馆名扬天下的机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