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3 / 4)
以前叶峥觉得那些纸上的资料已经尽善尽美,但今天他忽然觉得,还是太过单薄了。所以他情不自禁的开口问道,“皇后是否身边有年纪更小的朋友,所以才那么会照顾人?”
苏云同愣了一下,摇了摇头。其实她并不觉得自己会安慰照顾人,只不过那个人是叶峥,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做罢了。她性格比较细致倒是真的,假期实习的时候,也曾经去做过类似文员秘书的工作,算是小有心得?
应对叶峥,简直跟应对上司差不了多少嘛。反正上位者的心思都差不多一样,只要面面俱到,为他们设想到每一个地方,他们就会觉得满意了。至于你私底下是个什么样子,谁关心呢?
不过叶峥开口问了,苏云同知道自己不说点儿什么,是过不去的。她绞尽脑汁,终于想起了一个可以拿出来说的人,“倒是的确有个朋友……皇上也知道,臣妾是住在宝珠寺里的。宝珠寺建在临河城外的宝珠山上,山下就是一个小村庄,村里大部分的人,都是庙里的信徒。有个叫春来的姑娘,和臣妾的关系不错。她的性子大大咧咧,经常丢三落四,如果说臣妾照顾过什么人的话,那就是春来了。”
“春来?”叶峥咂摸了一下这个名字,有些酸溜溜的道,“听着倒是个不错的名字,虽然朴素些,反而更为契合。皇后和这位春来姑娘的感情很好?”
苏云同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原身跟春来的关系如何,她根本不知道,从春来的态度来看,似乎是挺亲近的,苏云同刚刚穿越的时候,也是跟她在一起,但不知道为什么,苏云同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
她迟疑了一下,笑道,“算不上很好,不过就是做个伴儿罢了。庙里的师父整天忙着念经,并没有人在意我,村子里的人也都有各自的事情,只有春来陪着我。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这是她按照自己的想法推测出来的说法,至于真实情况到底如何,苏云同也说不好。不过这种闲谈的内容,想必叶峥也不会真的去求证。
不过,经过这么一番闲聊之后,叶峥的心情显然好多了,眉间的郁色也没有那么重,总算苏云同这个瞎话编得还算是有点用处。
不过问题还是不能逃避的,苏云同猜想叶峥应该已经平静下来,能够心平静气的提起之前的事情了,才问道,“皇上,臣妾听张总管说,是因为新科进士的事情和大臣们起了争执,到底是怎么回事?”
叶峥淡淡的瞥了她一眼,弄得苏云同都有些忐忑起来,才道,“这个张龄,倒是十分向着你。其实也没什么大事,不过是朕想让几个看好的官员留在京城,但按照旧例,除了前三甲之外,其他人都要外放,所以那些老臣们就咬死了不肯松口。”
叶峥说着冷冷一哼,“说到底,不过是怕朕重用了这些年轻的臣子,分散了他们手中的权柄罢了。”
“其实也是那些老大人们杞人忧天,纵然这些朝臣天资纵横,想要顶用,怕是也要三五年呢。”苏云同道,“反正还有三五年时间,皇上何不令他们到外头去历练一番,日后才好为朝廷尽力?”
官场上总有些不成文的规矩,譬如民间流传得十分广泛的那句话,“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其实并非所有朝臣都是翰林出身,但不可否认,这是一条几位清贵的道路,毕竟翰林院乃是备天子咨询的所在,历代帝王都十分看重,从翰林院晋身,要比其他的路好走许多。
不过这条路的要求也更高。但就算如此,朝中也还有另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所有的官员,在晋身到四品以上的一国重臣之前,都要外放一段时间,了解国计民生,以及具体治理地方的经验,免得将来在朝堂上纸上谈兵。
既然早晚都要外放,早或者晚,又有什么区别呢?让苏云同惊讶的,便是叶峥竟会因为这种事情,跟朝臣们争执起来。
叶峥闻言,神色微动,几乎要以为苏云同在朝中安插了人,所以得知了什么内幕了。
不过见苏云同脸上的神色的确是疑惑的,才知她不过是误打误撞。他摇了摇头,淡淡道,“朕坚持的,是要按照朕的想法来做事,而不是一定要这几人留在京中,皇后可明白?”
嗯?苏云同愣了一下,在脑子里将这句话过了一遍,又拆开来解读了一会儿,才总算弄明白了叶峥的意思。
叶峥坚持要将这几个人留在京城,朝臣们坚持不允,实际上双方的目的,都并不只是这几人的官职,而是朝堂上的话语权。
叶峥对这件事开口,也标志着他要正式对朝堂插手了。但对于握着这些权利的大臣来说,自然是不愿放手的。如此,彼此间自然会出现争执。不过因为君臣有别,这种争执,便显得十分微妙,不是了解内情的人,不会想到。
而叶峥之所以如此坚持,正是因为一旦自己在这件事情上退步,那朝堂上其他的事情,恐怕就不能再插手了。届时他将会成为一个傀儡皇帝,这是踌躇满志的年轻帝王所不能允许的,所以他必须坚持到底。
作者有话要说:皇上,你再多思考几个为神马,就能知道真相了呀,你为什么不去想!
皇后萌萌哒,再不下手就晚了哦!
☆、第48章 表哥vs表妹
苏云同想了想,劝道,“即便如此,皇上也不必为了这种事便生气啊,不过是气坏了自己的身子罢了。这些事情,总能想到法子解决的。”
“皇后可是有了良策?”也不知道为什么,叶峥忽然脱口问出了这个问题。
苏云同哪有什么办法,不过叶峥会这么问,显然是已经支撑得十分辛苦了。难怪他最近都极少进出后宫,想必是为了这些事情烦心去了。他既问了,自己若说没有,难免令人失望。
所以她硬着头皮道,“具体的办法臣妾没有,但臣妾知道,皇上继续和朝臣这么顶着,耽搁的也是朝廷的时间,是百姓的时间。与其如此,不如换个想法,利用这些时间,做点儿于民有益之事,至少皇上在民间的名声会好听得多。” ↑返回顶部↑
苏云同愣了一下,摇了摇头。其实她并不觉得自己会安慰照顾人,只不过那个人是叶峥,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做罢了。她性格比较细致倒是真的,假期实习的时候,也曾经去做过类似文员秘书的工作,算是小有心得?
应对叶峥,简直跟应对上司差不了多少嘛。反正上位者的心思都差不多一样,只要面面俱到,为他们设想到每一个地方,他们就会觉得满意了。至于你私底下是个什么样子,谁关心呢?
不过叶峥开口问了,苏云同知道自己不说点儿什么,是过不去的。她绞尽脑汁,终于想起了一个可以拿出来说的人,“倒是的确有个朋友……皇上也知道,臣妾是住在宝珠寺里的。宝珠寺建在临河城外的宝珠山上,山下就是一个小村庄,村里大部分的人,都是庙里的信徒。有个叫春来的姑娘,和臣妾的关系不错。她的性子大大咧咧,经常丢三落四,如果说臣妾照顾过什么人的话,那就是春来了。”
“春来?”叶峥咂摸了一下这个名字,有些酸溜溜的道,“听着倒是个不错的名字,虽然朴素些,反而更为契合。皇后和这位春来姑娘的感情很好?”
苏云同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原身跟春来的关系如何,她根本不知道,从春来的态度来看,似乎是挺亲近的,苏云同刚刚穿越的时候,也是跟她在一起,但不知道为什么,苏云同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
她迟疑了一下,笑道,“算不上很好,不过就是做个伴儿罢了。庙里的师父整天忙着念经,并没有人在意我,村子里的人也都有各自的事情,只有春来陪着我。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这是她按照自己的想法推测出来的说法,至于真实情况到底如何,苏云同也说不好。不过这种闲谈的内容,想必叶峥也不会真的去求证。
不过,经过这么一番闲聊之后,叶峥的心情显然好多了,眉间的郁色也没有那么重,总算苏云同这个瞎话编得还算是有点用处。
不过问题还是不能逃避的,苏云同猜想叶峥应该已经平静下来,能够心平静气的提起之前的事情了,才问道,“皇上,臣妾听张总管说,是因为新科进士的事情和大臣们起了争执,到底是怎么回事?”
叶峥淡淡的瞥了她一眼,弄得苏云同都有些忐忑起来,才道,“这个张龄,倒是十分向着你。其实也没什么大事,不过是朕想让几个看好的官员留在京城,但按照旧例,除了前三甲之外,其他人都要外放,所以那些老臣们就咬死了不肯松口。”
叶峥说着冷冷一哼,“说到底,不过是怕朕重用了这些年轻的臣子,分散了他们手中的权柄罢了。”
“其实也是那些老大人们杞人忧天,纵然这些朝臣天资纵横,想要顶用,怕是也要三五年呢。”苏云同道,“反正还有三五年时间,皇上何不令他们到外头去历练一番,日后才好为朝廷尽力?”
官场上总有些不成文的规矩,譬如民间流传得十分广泛的那句话,“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其实并非所有朝臣都是翰林出身,但不可否认,这是一条几位清贵的道路,毕竟翰林院乃是备天子咨询的所在,历代帝王都十分看重,从翰林院晋身,要比其他的路好走许多。
不过这条路的要求也更高。但就算如此,朝中也还有另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所有的官员,在晋身到四品以上的一国重臣之前,都要外放一段时间,了解国计民生,以及具体治理地方的经验,免得将来在朝堂上纸上谈兵。
既然早晚都要外放,早或者晚,又有什么区别呢?让苏云同惊讶的,便是叶峥竟会因为这种事情,跟朝臣们争执起来。
叶峥闻言,神色微动,几乎要以为苏云同在朝中安插了人,所以得知了什么内幕了。
不过见苏云同脸上的神色的确是疑惑的,才知她不过是误打误撞。他摇了摇头,淡淡道,“朕坚持的,是要按照朕的想法来做事,而不是一定要这几人留在京中,皇后可明白?”
嗯?苏云同愣了一下,在脑子里将这句话过了一遍,又拆开来解读了一会儿,才总算弄明白了叶峥的意思。
叶峥坚持要将这几个人留在京城,朝臣们坚持不允,实际上双方的目的,都并不只是这几人的官职,而是朝堂上的话语权。
叶峥对这件事开口,也标志着他要正式对朝堂插手了。但对于握着这些权利的大臣来说,自然是不愿放手的。如此,彼此间自然会出现争执。不过因为君臣有别,这种争执,便显得十分微妙,不是了解内情的人,不会想到。
而叶峥之所以如此坚持,正是因为一旦自己在这件事情上退步,那朝堂上其他的事情,恐怕就不能再插手了。届时他将会成为一个傀儡皇帝,这是踌躇满志的年轻帝王所不能允许的,所以他必须坚持到底。
作者有话要说:皇上,你再多思考几个为神马,就能知道真相了呀,你为什么不去想!
皇后萌萌哒,再不下手就晚了哦!
☆、第48章 表哥vs表妹
苏云同想了想,劝道,“即便如此,皇上也不必为了这种事便生气啊,不过是气坏了自己的身子罢了。这些事情,总能想到法子解决的。”
“皇后可是有了良策?”也不知道为什么,叶峥忽然脱口问出了这个问题。
苏云同哪有什么办法,不过叶峥会这么问,显然是已经支撑得十分辛苦了。难怪他最近都极少进出后宫,想必是为了这些事情烦心去了。他既问了,自己若说没有,难免令人失望。
所以她硬着头皮道,“具体的办法臣妾没有,但臣妾知道,皇上继续和朝臣这么顶着,耽搁的也是朝廷的时间,是百姓的时间。与其如此,不如换个想法,利用这些时间,做点儿于民有益之事,至少皇上在民间的名声会好听得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