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3 / 4)
怕小宁颂知道宁砚要离开伤心,夫妻两人都瞒着没有告诉他。吃完饭后,宁砚陪着一无所知的小宁颂玩了好一会儿,然后把他哄睡着才回自己的房间。
陆秋歌正在给他收拾整理东西。小宁悠被放在床上,解开了襁褓,正不亦乐乎的挥胳膊蹬小腿儿的。
宁砚走过去抱起,一边放在怀里逗弄着,一边看着陆秋歌忙来忙去的身影。
陆秋歌一边整理着衣服,一边交待道:“我听人说潼川府那边多雨,你记得出门就把伞带上。那里不是家里,没人去给你送伞的。”
“有柴浪在呢。他会帮我记着的。”
“我记得以前老爷在时说过,大灾后一般都有疫病蔓延。你……你一定要小心。”
陆秋歌口中的“老爷”是宁砚的父亲。宁远平死的时候还早,陆秋歌嫁给宁砚后也没有改口的人,所以还是一直用老爷称呼着。
宁砚点头。“我一定记着,肯定完完整整的去,完完整整的回来。”
“那边的饭菜你要是吃不惯,就请一个会做京菜的厨子。赈灾本来就辛苦,吃食一定不能落下了。你要是回来瘦了,悠悠也许就真的不认识你了。”
宁砚听着,将脸凑到了小宁悠的面前,逗道:“女儿,你爹长这样,你可要记好了,一定不能把你爹忘了。”
小宁悠没用眼睛看,而是直接上手去挠了一把,然后咧开嘴笑了起来,宁砚笑呵呵的在她的脸上亲了一口。
陆秋歌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静静的看着这一幕。
陆秋歌和宁砚两人都不是多话的人,而且两人很有默契,有时候不需要说话就能知道对方的意思。
但这天晚上两人说了很多很多的话。事无巨细,陆秋歌都不厌其烦的交待着。她知道,宁砚处理大事起来得心应手,但在生活的小事上又粗枝大叶的。
平常有她和白淑兰在,没什么可担心的。但这次她独自去赈灾,陆秋歌就有了太多不放心的地方。
宁砚也将每一句都认真的记下。虽然他其实不是一个马虎的人,只是有了可以依赖的人后,就刻意放纵了自己。
一夜过后,陆秋歌天还没亮就起来,先给宁砚做好了饭才叫他起床,帮着他穿衣洗漱。平常这些事宁砚都不让陆秋歌来,但这次,他想在临别前享受一下这即将阔别的温馨。
收拾好一切后,白淑兰和陆秋歌将宁砚送出了家门。临上马车前,宁砚用力的抱住了陆秋歌。
“我走了。”
第63章
宁砚一行人入蜀路线采用的是水陆交替。先从上元府南下金陵, 然后取水道走大江一路西上。
等到三峡之后, 再难逆流而上, 便重新取陆路入蜀,前往潼川府。这样走花费的时间是最短的, 只需要一个多月就能到。
如果是回程的话,这个时间要缩短上数倍。从大江顺流而下,畅通无阻, 逢汛期的时候,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就能从蜀地到金陵。
真真应了前世的诗仙的那句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宽阔浩淼的大江之上, 大小不一的十数艘船间隔着一定的距离, 成列向前驶进着。宁砚嫌在船舱里待着又阴暗又无聊,所以一天有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甲板上。
除了看沿途秀丽的山水美景外, 宁砚也给自己找了一件差事。这天, 宁砚又让人在甲板上摆上了桌子和凳子,泡上一杯茶,铺开纸, 把羽毛蘸上墨汁就开始写字。
因为船在行驶中一直有颠簸,毛笔基本就用不成,所以宁砚专门找来了几根鸡毛来用。
“这都是什么?”不知道什么时候从船舱出来的夏敬走到了宁砚的旁边,拿起了一张有字的纸。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夏敬自顾的念了一句话, 品味了一番后点头道:“此语甚好,虽简,但意深。” ↑返回顶部↑
陆秋歌正在给他收拾整理东西。小宁悠被放在床上,解开了襁褓,正不亦乐乎的挥胳膊蹬小腿儿的。
宁砚走过去抱起,一边放在怀里逗弄着,一边看着陆秋歌忙来忙去的身影。
陆秋歌一边整理着衣服,一边交待道:“我听人说潼川府那边多雨,你记得出门就把伞带上。那里不是家里,没人去给你送伞的。”
“有柴浪在呢。他会帮我记着的。”
“我记得以前老爷在时说过,大灾后一般都有疫病蔓延。你……你一定要小心。”
陆秋歌口中的“老爷”是宁砚的父亲。宁远平死的时候还早,陆秋歌嫁给宁砚后也没有改口的人,所以还是一直用老爷称呼着。
宁砚点头。“我一定记着,肯定完完整整的去,完完整整的回来。”
“那边的饭菜你要是吃不惯,就请一个会做京菜的厨子。赈灾本来就辛苦,吃食一定不能落下了。你要是回来瘦了,悠悠也许就真的不认识你了。”
宁砚听着,将脸凑到了小宁悠的面前,逗道:“女儿,你爹长这样,你可要记好了,一定不能把你爹忘了。”
小宁悠没用眼睛看,而是直接上手去挠了一把,然后咧开嘴笑了起来,宁砚笑呵呵的在她的脸上亲了一口。
陆秋歌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静静的看着这一幕。
陆秋歌和宁砚两人都不是多话的人,而且两人很有默契,有时候不需要说话就能知道对方的意思。
但这天晚上两人说了很多很多的话。事无巨细,陆秋歌都不厌其烦的交待着。她知道,宁砚处理大事起来得心应手,但在生活的小事上又粗枝大叶的。
平常有她和白淑兰在,没什么可担心的。但这次她独自去赈灾,陆秋歌就有了太多不放心的地方。
宁砚也将每一句都认真的记下。虽然他其实不是一个马虎的人,只是有了可以依赖的人后,就刻意放纵了自己。
一夜过后,陆秋歌天还没亮就起来,先给宁砚做好了饭才叫他起床,帮着他穿衣洗漱。平常这些事宁砚都不让陆秋歌来,但这次,他想在临别前享受一下这即将阔别的温馨。
收拾好一切后,白淑兰和陆秋歌将宁砚送出了家门。临上马车前,宁砚用力的抱住了陆秋歌。
“我走了。”
第63章
宁砚一行人入蜀路线采用的是水陆交替。先从上元府南下金陵, 然后取水道走大江一路西上。
等到三峡之后, 再难逆流而上, 便重新取陆路入蜀,前往潼川府。这样走花费的时间是最短的, 只需要一个多月就能到。
如果是回程的话,这个时间要缩短上数倍。从大江顺流而下,畅通无阻, 逢汛期的时候,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就能从蜀地到金陵。
真真应了前世的诗仙的那句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宽阔浩淼的大江之上, 大小不一的十数艘船间隔着一定的距离, 成列向前驶进着。宁砚嫌在船舱里待着又阴暗又无聊,所以一天有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甲板上。
除了看沿途秀丽的山水美景外, 宁砚也给自己找了一件差事。这天, 宁砚又让人在甲板上摆上了桌子和凳子,泡上一杯茶,铺开纸, 把羽毛蘸上墨汁就开始写字。
因为船在行驶中一直有颠簸,毛笔基本就用不成,所以宁砚专门找来了几根鸡毛来用。
“这都是什么?”不知道什么时候从船舱出来的夏敬走到了宁砚的旁边,拿起了一张有字的纸。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夏敬自顾的念了一句话, 品味了一番后点头道:“此语甚好,虽简,但意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