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3 / 4)
信纸上除了这首诗便是干干净净。聂清麟倒在床上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着,然后便是合上了眼,垂下细白的小手捏着信纸在床榻边的雕花木楞子上敲啊敲。过了一会又一咕噜爬起来,打开了那个小纸包,里面是一些细碎的小种子。
聂清麟想了想,唤来了单嬷嬷拿了两个青花烤瓷的珐琅镶嵌底座的花盆来,用玉柄的小铁铲挖开了土壤,将那些细长的小种子撒播了进去,再覆土浇水,将两个花盆摆在了窗棂下每天都能铺洒阳光的桌案上。长在南国的花儿,远隔了重山万水来到了这里,不知道落入土中能否破土而出,有没有错过属于它的花期呢?
和幽香扑鼻的情诗一并送到的还有一封书信,却是少了柔情蜜意,是催促户部调拨军饷的加急文书。
太傅到达南疆,采取怀柔措施,收服了当地的一些盘卧山头的游兵散将,同时收编了一些当地深谙水性的渔民,军费一下子就变得有些捉襟见肘。
大魏的国库始终是充盈不起来。太傅也是盯着户部敲打着算盘精打细算了良久才下定决心攻打南疆的。
可惜再精明的账房先生也难免会有漏算掉的一笔。如果军费调拨的不及时,刚刚收编整齐的水军难免会军心动荡。而能替太傅解了这燃眉之急的自然便是非邱明砚莫属了。
赶上大朝,聂清麟坐在幔帘后,听着邱明砚与户部激烈的争吵。
依着邱明砚国相的意思,就是就地征税,尤其是各个藩王封地的税收,而且要在官道水路设卡,征收船运过路费,这样做立竿见影,自然能解了军费的燃眉之急。
可是户部的新尚书却是死都不松口。新尚书叫石仁,人如其名很认死理。太傅临行前曾有嘱托,国家战时,后方需要民生安定。可是现在国相邱明砚此举却是只求前方战事顺遂,却不顾后方民生安定。他自然不会认同石仁又是个耿直的性子,不会拐弯抹角,一来二去本来是商讨研究就演化得愈加激烈。若是太傅在,此时凤眼一瞪,便能止住了争吵。可是现在朝堂上独独少了这么个独断乾坤的人,邱明砚也是在军营里待惯了的,早已经习惯军令一出立刻执行,偏偏自己下的命令在这方尺之地接连受挫,怎能不恼。
眼看着石大人也要步了吴阁老的后尘。立在珠帘后面的聂清麟实在是忍耐不下去了。几次想要张口,可是几次又是合拢上嘴。
这个邱明砚啊,的确是卫太傅精干的部下,但是缺点也是十足,做事只求最快达成目的却是不计较以后的后果,治军尚可,可治国如同烹小鲜,怎么禁得住他那样武断的锅铲?就算军粮筹集完毕,这面民众又造反了该如何是好?但是自己若是此时开口,倒是又不给邱大人面子了,只怕这个邱大人会恼羞成怒,这个邱大人空有太傅的臭脾气,却少了点掌控局面的圆滑……
左思右想,聂清麟渐渐拿定了主意,终于在邱大人要人来拖走石仁前懒洋洋地说道:“众位爱卿商议事情就不能小声点?吵得朕头疼。”
不高的声音,却是有效地止住了二位大人的争吵。邱明砚抬头往上望去,额间的红痣因为方才的激辩而变得愈加鲜红,眯眼问道:“臣等商讨国事一时忘形,还请圣上恕罪。”
石大人连忙跪下请罪:“臣等咆哮朝堂,罪该万死,可是军饷的筹措实在是不能搅闹百姓民生,还望陛下定夺……”
他的话没说完,就被被邱明砚冷冷地打断:“陛下尚未亲政,未得太傅许可,不宜过问政事,何况此时头疼得厉害,石大人,你未免太不懂事了!”
聂清麟也笑着说:“二位皆是大魏的栋梁之才,自然能圆满解决军饷的筹集,只是不知道有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法子,既解决了军饷又兼顾了百姓的休养生息?”
此话一出,许多臣子都是笑着摇了摇头,暗道:这小皇上也是太天真了!邱明砚目露嘲讽之色:“皇上的想法是好的,可惜时间紧迫,臣等愚钝实在是想不出来这样的好法子。”
聂清麟点了点头,又道:“可是有一事,朕实在是想不明白,那是士卒们身在兵营,一时半刻不得回转,要了那军饷又有何用?”
邱明砚被问得有些不耐烦,可是群臣面前总是还要给那傀儡小皇帝点面子,便说道:“他们用不到,家里的妻儿父母还要用到,白白的出来送命,哪个士兵肯干?”
“哦,原来如此……”聂清麟作出恍然大悟状,又接着道,“那既然是这样,直接免了他们妻儿父母的赋税不是也一样了?免得银两从一个钱袋挪到另一个钱袋里,那是有多麻烦啊!”
天真之语让朝堂一下安静了下来。群臣们都在思索着皇上那异想天开的可行性。
大魏这几天庄稼歉收,的确是该减免一些徭役赋税了。若是通过减免参军者家中一年的赋税来抵消军饷,的确是个两全其美的好法子,一来免了现在国库周转不灵的困窘,二来,也有鼓励参军之意。免得民怨沸腾。
一时间朝堂里变得安静极了,一些老臣的眼中便是闪着晶莹的泪花,大魏先祖在上,保佑大魏国运不灭,倒是出了个聪慧清明的少年明君!
石大人也是连连点头,喃喃道:“皇上点拨让臣等茅塞顿开,这倒是个可行的好法子。”
邱明砚的脸色极为阴沉,皇帝的这个主意的确是不错,可是他接二连三地在朝堂发声又是何意?,莫不是要趁着太傅不在,挣脱束缚开始亲政不成?
想起上次燕子湖官道遇险,太傅大人宁可甘冒被南疆算计的风险,也一意拖延,绝不公布这小皇帝驾崩的诏书,在出征临行的时候,又郑重地嘱咐自己对待皇上要礼数周全不得有半点闪失怠慢。这不能不叫邱明砚起疑。
若说这少年天子以德服众,征服了太傅甘于为人臣,那就是天大的笑话!想想卫太傅是何等英伟?将来必登天子龙椅,岂会折服于一个黄口小儿?再说,太傅与自己一样,俱是鄙视聂家皇族的腐败,那种从内而外的腐烂奢靡的气息,让任何一个有野心的有志男人都会产生厌恶之情,进而忍不住萌发取而代之的念头。
难道……邱明砚急急收住了自己的念头,虽然那小皇帝长了一副女相,可是他的定国侯大人是何等英伟神武的人物?怎么会沾染上那种难以启齿的恶癖!
既然皇帝的一句懵懂之言给群臣开启了思路,户部与相国大人的剑拔弩张也缓和了下来。开始平和探讨赋税顶替军饷的细节。
聂清麟又坐了一会,终于挨到了退朝的时候,便站起身来,出了朝堂。 ↑返回顶部↑
聂清麟想了想,唤来了单嬷嬷拿了两个青花烤瓷的珐琅镶嵌底座的花盆来,用玉柄的小铁铲挖开了土壤,将那些细长的小种子撒播了进去,再覆土浇水,将两个花盆摆在了窗棂下每天都能铺洒阳光的桌案上。长在南国的花儿,远隔了重山万水来到了这里,不知道落入土中能否破土而出,有没有错过属于它的花期呢?
和幽香扑鼻的情诗一并送到的还有一封书信,却是少了柔情蜜意,是催促户部调拨军饷的加急文书。
太傅到达南疆,采取怀柔措施,收服了当地的一些盘卧山头的游兵散将,同时收编了一些当地深谙水性的渔民,军费一下子就变得有些捉襟见肘。
大魏的国库始终是充盈不起来。太傅也是盯着户部敲打着算盘精打细算了良久才下定决心攻打南疆的。
可惜再精明的账房先生也难免会有漏算掉的一笔。如果军费调拨的不及时,刚刚收编整齐的水军难免会军心动荡。而能替太傅解了这燃眉之急的自然便是非邱明砚莫属了。
赶上大朝,聂清麟坐在幔帘后,听着邱明砚与户部激烈的争吵。
依着邱明砚国相的意思,就是就地征税,尤其是各个藩王封地的税收,而且要在官道水路设卡,征收船运过路费,这样做立竿见影,自然能解了军费的燃眉之急。
可是户部的新尚书却是死都不松口。新尚书叫石仁,人如其名很认死理。太傅临行前曾有嘱托,国家战时,后方需要民生安定。可是现在国相邱明砚此举却是只求前方战事顺遂,却不顾后方民生安定。他自然不会认同石仁又是个耿直的性子,不会拐弯抹角,一来二去本来是商讨研究就演化得愈加激烈。若是太傅在,此时凤眼一瞪,便能止住了争吵。可是现在朝堂上独独少了这么个独断乾坤的人,邱明砚也是在军营里待惯了的,早已经习惯军令一出立刻执行,偏偏自己下的命令在这方尺之地接连受挫,怎能不恼。
眼看着石大人也要步了吴阁老的后尘。立在珠帘后面的聂清麟实在是忍耐不下去了。几次想要张口,可是几次又是合拢上嘴。
这个邱明砚啊,的确是卫太傅精干的部下,但是缺点也是十足,做事只求最快达成目的却是不计较以后的后果,治军尚可,可治国如同烹小鲜,怎么禁得住他那样武断的锅铲?就算军粮筹集完毕,这面民众又造反了该如何是好?但是自己若是此时开口,倒是又不给邱大人面子了,只怕这个邱大人会恼羞成怒,这个邱大人空有太傅的臭脾气,却少了点掌控局面的圆滑……
左思右想,聂清麟渐渐拿定了主意,终于在邱大人要人来拖走石仁前懒洋洋地说道:“众位爱卿商议事情就不能小声点?吵得朕头疼。”
不高的声音,却是有效地止住了二位大人的争吵。邱明砚抬头往上望去,额间的红痣因为方才的激辩而变得愈加鲜红,眯眼问道:“臣等商讨国事一时忘形,还请圣上恕罪。”
石大人连忙跪下请罪:“臣等咆哮朝堂,罪该万死,可是军饷的筹措实在是不能搅闹百姓民生,还望陛下定夺……”
他的话没说完,就被被邱明砚冷冷地打断:“陛下尚未亲政,未得太傅许可,不宜过问政事,何况此时头疼得厉害,石大人,你未免太不懂事了!”
聂清麟也笑着说:“二位皆是大魏的栋梁之才,自然能圆满解决军饷的筹集,只是不知道有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法子,既解决了军饷又兼顾了百姓的休养生息?”
此话一出,许多臣子都是笑着摇了摇头,暗道:这小皇上也是太天真了!邱明砚目露嘲讽之色:“皇上的想法是好的,可惜时间紧迫,臣等愚钝实在是想不出来这样的好法子。”
聂清麟点了点头,又道:“可是有一事,朕实在是想不明白,那是士卒们身在兵营,一时半刻不得回转,要了那军饷又有何用?”
邱明砚被问得有些不耐烦,可是群臣面前总是还要给那傀儡小皇帝点面子,便说道:“他们用不到,家里的妻儿父母还要用到,白白的出来送命,哪个士兵肯干?”
“哦,原来如此……”聂清麟作出恍然大悟状,又接着道,“那既然是这样,直接免了他们妻儿父母的赋税不是也一样了?免得银两从一个钱袋挪到另一个钱袋里,那是有多麻烦啊!”
天真之语让朝堂一下安静了下来。群臣们都在思索着皇上那异想天开的可行性。
大魏这几天庄稼歉收,的确是该减免一些徭役赋税了。若是通过减免参军者家中一年的赋税来抵消军饷,的确是个两全其美的好法子,一来免了现在国库周转不灵的困窘,二来,也有鼓励参军之意。免得民怨沸腾。
一时间朝堂里变得安静极了,一些老臣的眼中便是闪着晶莹的泪花,大魏先祖在上,保佑大魏国运不灭,倒是出了个聪慧清明的少年明君!
石大人也是连连点头,喃喃道:“皇上点拨让臣等茅塞顿开,这倒是个可行的好法子。”
邱明砚的脸色极为阴沉,皇帝的这个主意的确是不错,可是他接二连三地在朝堂发声又是何意?,莫不是要趁着太傅不在,挣脱束缚开始亲政不成?
想起上次燕子湖官道遇险,太傅大人宁可甘冒被南疆算计的风险,也一意拖延,绝不公布这小皇帝驾崩的诏书,在出征临行的时候,又郑重地嘱咐自己对待皇上要礼数周全不得有半点闪失怠慢。这不能不叫邱明砚起疑。
若说这少年天子以德服众,征服了太傅甘于为人臣,那就是天大的笑话!想想卫太傅是何等英伟?将来必登天子龙椅,岂会折服于一个黄口小儿?再说,太傅与自己一样,俱是鄙视聂家皇族的腐败,那种从内而外的腐烂奢靡的气息,让任何一个有野心的有志男人都会产生厌恶之情,进而忍不住萌发取而代之的念头。
难道……邱明砚急急收住了自己的念头,虽然那小皇帝长了一副女相,可是他的定国侯大人是何等英伟神武的人物?怎么会沾染上那种难以启齿的恶癖!
既然皇帝的一句懵懂之言给群臣开启了思路,户部与相国大人的剑拔弩张也缓和了下来。开始平和探讨赋税顶替军饷的细节。
聂清麟又坐了一会,终于挨到了退朝的时候,便站起身来,出了朝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