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3 / 4)
戚边一边替他挡剑一边问道:“你没事吧,殿下?”
吴王回头看着被人护着已经走远的蜀王和晋王,连已经瘸了的中王都有人背着替他挡箭,反倒是他被丢了下来。
戚边抓住他的手臂道:“殿下,我们走!”
吴王暗恨了一下,用力的转回头,跨国旁边的尸体,跟着戚边随大部队往北撤逃。
大约是箭羽已经快用完了的原因,飞射过来的箭羽渐渐少了。
三王军队往北蹿走了一会,没多久,突然有前锋的将士大叫起来,道:“不好了,前边也有朝廷的府兵在堵截。”
蜀王下意思的要往回撤,结果发现后面也有朝廷的军队。而后他突然听到左边也有大军冲锋呐喊的声音,而右边则已经被堵住了道路。
四面埋伏,无路可退,他们如同被瓮中抓鳖。
晋王看着四周的情形,眼神越来越阴沉起来,接着将手上的剑掷在地上,骂道:“操娘的,朝廷的兵马是二十万,我们也是二十万兵马,我们跟他们拼了,或许能够一搏。”
这个时候,一个将军突然开口道:“王爷,朝廷的军队好像不止二十万,看着应该有四十万之巨。”
蜀王听着心不断的在往下落,他们得到的消息竟然没有一个是对的。他接着又一想,不对,朝廷的兵马都是有数的,除了要镇守边关,抑制各地藩王的拥兵之外,根本抽不出太多的兵马来对付他们,而皇帝登基时内忧外患,这些年都将精力花在坐稳皇位上了,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来扩充军队,而他在宫中的探子这些年探得皇帝在军队上也的确没有大的动作,否者,他也不敢联合晋王出兵。除非,皇帝连他的探子都瞒过了,这些年传到他手里的消息全都是假的……
想到这里,蜀王的心里越加的往下沉。
他是小看皇帝了,当年他只以为他是个昏庸无能的小子,后面他登基后表现的一系列动作,知道他以前其实一直在藏拙,但也觉得他就那点本事而已。但没想到,他英明一世,今天或许就要败在这小子手上。
他正想着,薛定和薛牧父子已经率领大军往他们方向上走了过来,停在了与他们不远处,然后高声斥道:“逆贼,你们已经四面被包围了,还不束手就擒。”
蜀王冷冷的哼了一声,道:“从本王决定起兵时起,本王就没想过束手就擒。何况君王无道,弑父杀母,三王起兵诛之,属乃正义,只会得道多助。”就算朝廷有四十万兵马又怎么样,当年楚霸王能以两万兵马大败秦军二十万兵马,他蓄养的二十万精兵同样能败朝廷的四十万大军。他继续道:“薛定,你是先帝一手提拔起来的,若有忠心,就该和本王一起讨伐皇帝,以报先帝知遇之恩。”就算
薛定道:“本将军只知道,圣上是先帝指定的继任君王,圣上继承皇位名正言顺,本将军向圣上尽忠便是向先帝尽忠。至于说什么弑父杀母,蜀王,你倒是倒打一耙。圣上已经查明,毒害太后者乃是太后亲侄戚废妃,而毒药正是出自你蜀王府,这些事实,有戚废妃身边的亲信、你在宫里的探子炼玉等人的证言,在戚废妃宫里找到的剩余毒药所证,蜀王,你罪无可辩。”
他说完转头看向吴王,接着道:“吴王殿下,圣上念及兄弟之情,且念你参与谋反是受蜀王和晋王欺骗所致,只要你现在与叛军划清界限,投降随臣回京向圣上请罪,圣上保证既往不咎。”说完对身边的人使了使眼色,将圣旨连同戚融和蜀王毒害太后的证据一起上前扔给了吴王。
吴王整个人都处于一种震惊的状态,他一直以为太后是皇帝毒害所致,但没想到原来是蜀王。
蜀王虽然并不大在意吴王的态度,但仍还是看向他说了一句:“昊儿,千万不要听他们胡言乱语,本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和你母后,又怎么会毒害你母后。”
戚弘也在旁边低声劝道:“殿下,不管薛定说的是不是真的,小不忍则乱大谋。你想我们现在是谋反,若是你又怎么可能饶过觊觎自己皇位之人,现在圣上根本是想将你骗过去,然后再杀了你。”
吴王紧紧的握了握拳头,只能忍下心中的这股恨意。
而薛定则继续道:“吴王殿下,臣奉圣上的旨意,给您一晚上的时间考虑,等到明天早上殿下若再不做决定,臣只能以谋反罪名对殿下格杀勿论。”
他说完这句话,便对身边的人吩咐道:“传令下去,让大军先在原地休整,等到明日再听命令行事。”
其旁边有一个将军抱怨道:“要我说,反正叛军已经被我们困住了,就该趁此机会冲上去将他们一网打尽,还跟他们讲什么君子,圣上也太仁慈了些。”
薛定瞪了他一眼,警告他不许再说下去。
谁都知道,圣上是又想对付三王,又想要好名声。先帝仅有圣上和吴王二子,吴王嫡子的身份甚至高于圣上,若是圣上杀了吴王,不管什么理由都有可能留下一个弑弟的名声。所以现在先礼后兵,现在吴王谋反的情况下圣上都愿意既往不咎,若是吴王再拒绝,圣上再杀吴王,天下谁都不能再说出什么圣上不是的话来。
****
汤史记载,贞元五年二月,蜀、晋、吴三王联合起兵谋反,朝廷派薛定、薛牧父子及萧佑摔四十万兵马出兵平叛,后三王叛军被朝廷大军围困于王母山附近。
吴王为文宗唯一弟,文宗性仁,念及手足之情,命人劝降吴王,并允诺吴王若降,则不咎其谋反之罪。
吴王先不肯降,后见叛军不敌朝廷军队,在亲信说服下,幡然悔悟,欲领部分叛军袭杀蜀王将功赎罪,投降于朝廷,未成,反被蜀王所害。 ↑返回顶部↑
吴王回头看着被人护着已经走远的蜀王和晋王,连已经瘸了的中王都有人背着替他挡箭,反倒是他被丢了下来。
戚边抓住他的手臂道:“殿下,我们走!”
吴王暗恨了一下,用力的转回头,跨国旁边的尸体,跟着戚边随大部队往北撤逃。
大约是箭羽已经快用完了的原因,飞射过来的箭羽渐渐少了。
三王军队往北蹿走了一会,没多久,突然有前锋的将士大叫起来,道:“不好了,前边也有朝廷的府兵在堵截。”
蜀王下意思的要往回撤,结果发现后面也有朝廷的军队。而后他突然听到左边也有大军冲锋呐喊的声音,而右边则已经被堵住了道路。
四面埋伏,无路可退,他们如同被瓮中抓鳖。
晋王看着四周的情形,眼神越来越阴沉起来,接着将手上的剑掷在地上,骂道:“操娘的,朝廷的兵马是二十万,我们也是二十万兵马,我们跟他们拼了,或许能够一搏。”
这个时候,一个将军突然开口道:“王爷,朝廷的军队好像不止二十万,看着应该有四十万之巨。”
蜀王听着心不断的在往下落,他们得到的消息竟然没有一个是对的。他接着又一想,不对,朝廷的兵马都是有数的,除了要镇守边关,抑制各地藩王的拥兵之外,根本抽不出太多的兵马来对付他们,而皇帝登基时内忧外患,这些年都将精力花在坐稳皇位上了,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来扩充军队,而他在宫中的探子这些年探得皇帝在军队上也的确没有大的动作,否者,他也不敢联合晋王出兵。除非,皇帝连他的探子都瞒过了,这些年传到他手里的消息全都是假的……
想到这里,蜀王的心里越加的往下沉。
他是小看皇帝了,当年他只以为他是个昏庸无能的小子,后面他登基后表现的一系列动作,知道他以前其实一直在藏拙,但也觉得他就那点本事而已。但没想到,他英明一世,今天或许就要败在这小子手上。
他正想着,薛定和薛牧父子已经率领大军往他们方向上走了过来,停在了与他们不远处,然后高声斥道:“逆贼,你们已经四面被包围了,还不束手就擒。”
蜀王冷冷的哼了一声,道:“从本王决定起兵时起,本王就没想过束手就擒。何况君王无道,弑父杀母,三王起兵诛之,属乃正义,只会得道多助。”就算朝廷有四十万兵马又怎么样,当年楚霸王能以两万兵马大败秦军二十万兵马,他蓄养的二十万精兵同样能败朝廷的四十万大军。他继续道:“薛定,你是先帝一手提拔起来的,若有忠心,就该和本王一起讨伐皇帝,以报先帝知遇之恩。”就算
薛定道:“本将军只知道,圣上是先帝指定的继任君王,圣上继承皇位名正言顺,本将军向圣上尽忠便是向先帝尽忠。至于说什么弑父杀母,蜀王,你倒是倒打一耙。圣上已经查明,毒害太后者乃是太后亲侄戚废妃,而毒药正是出自你蜀王府,这些事实,有戚废妃身边的亲信、你在宫里的探子炼玉等人的证言,在戚废妃宫里找到的剩余毒药所证,蜀王,你罪无可辩。”
他说完转头看向吴王,接着道:“吴王殿下,圣上念及兄弟之情,且念你参与谋反是受蜀王和晋王欺骗所致,只要你现在与叛军划清界限,投降随臣回京向圣上请罪,圣上保证既往不咎。”说完对身边的人使了使眼色,将圣旨连同戚融和蜀王毒害太后的证据一起上前扔给了吴王。
吴王整个人都处于一种震惊的状态,他一直以为太后是皇帝毒害所致,但没想到原来是蜀王。
蜀王虽然并不大在意吴王的态度,但仍还是看向他说了一句:“昊儿,千万不要听他们胡言乱语,本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和你母后,又怎么会毒害你母后。”
戚弘也在旁边低声劝道:“殿下,不管薛定说的是不是真的,小不忍则乱大谋。你想我们现在是谋反,若是你又怎么可能饶过觊觎自己皇位之人,现在圣上根本是想将你骗过去,然后再杀了你。”
吴王紧紧的握了握拳头,只能忍下心中的这股恨意。
而薛定则继续道:“吴王殿下,臣奉圣上的旨意,给您一晚上的时间考虑,等到明天早上殿下若再不做决定,臣只能以谋反罪名对殿下格杀勿论。”
他说完这句话,便对身边的人吩咐道:“传令下去,让大军先在原地休整,等到明日再听命令行事。”
其旁边有一个将军抱怨道:“要我说,反正叛军已经被我们困住了,就该趁此机会冲上去将他们一网打尽,还跟他们讲什么君子,圣上也太仁慈了些。”
薛定瞪了他一眼,警告他不许再说下去。
谁都知道,圣上是又想对付三王,又想要好名声。先帝仅有圣上和吴王二子,吴王嫡子的身份甚至高于圣上,若是圣上杀了吴王,不管什么理由都有可能留下一个弑弟的名声。所以现在先礼后兵,现在吴王谋反的情况下圣上都愿意既往不咎,若是吴王再拒绝,圣上再杀吴王,天下谁都不能再说出什么圣上不是的话来。
****
汤史记载,贞元五年二月,蜀、晋、吴三王联合起兵谋反,朝廷派薛定、薛牧父子及萧佑摔四十万兵马出兵平叛,后三王叛军被朝廷大军围困于王母山附近。
吴王为文宗唯一弟,文宗性仁,念及手足之情,命人劝降吴王,并允诺吴王若降,则不咎其谋反之罪。
吴王先不肯降,后见叛军不敌朝廷军队,在亲信说服下,幡然悔悟,欲领部分叛军袭杀蜀王将功赎罪,投降于朝廷,未成,反被蜀王所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