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章 虽王可也!(1 / 2)
赵侯十三年、楚王章十三年(公元前476年)隆冬十一月,宛地,这座后世被称之为“南阳”的地域,一行满怀悲愤的南国使者正重新踏上这片土地,然而却不是以光复者的身份,而是屈辱的求和者……
楚国乐尹钟子期怀抱国书,步入宛地申县,护送他的是一队甲胄鲜明的赵国羽林卫,因为刚打了胜仗,这群年轻人的脸庞上神采飞扬,瞥向钟子期的眼神中,也带着一丝轻蔑。
钟子期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愚蠢的荆楚啊,怎敢不自量力,与大邦上国为敌?”
今年春天,刚刚平息内乱的楚国只来得及栽下秧苗,就遭到了北方赵国的剧烈攻击。赵军十万大军在邮成率领下突入召陵,直取颍汝,而五万大军尽收淮南,好在越国这些旗帜鲜明地站到了楚国一边,大军云集威胁淮南、广陵,加上有大别山天险阻隔,这才使得赵军两面夹击的打算未能如愿。
接下来,内战的大功臣叶公再度站了出来,他率领申、息、左广三军在上蔡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赵军,双方进入对峙阶段。楚国虽然刚从内乱中恢复,但北部诸县没有遭到兵祸席卷,仍有抵抗之力,而赵军劳师远征,背后是楚民迁徙一空的两百里无人区,补给十分困难,也不敢贸然分兵,双方开始在汝水筑壁垒对峙。
这种对峙在八月中旬时被打破了,随着赵侯无恤命大将穆夏再帅十万西军南下,赵楚的平衡被打破,穆夏与邮成合作,强渡汝水,楚军兵少,无法抵御,只能徐徐退却。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赵军的突飞猛进,和楚军的兵败如山倒。
九月份,赵军攻陷鲁阳,拔许、叶!
至此,叶公令公孙宽经营的第一条防线全线告破,楚军主力撤回方城之内,希望以此天下巨塞阻止赵军前进。
然而,在赵军眼中,内地各国边疆的长城都是空的。十月初,赵军主力云集于方城之北,西面又有商君赵伊与巴人袭击丹阳之地,楚军两面受敌之下,经过半个月的鏖战,赵国夺宛城!申息之师也差一点被围歼,堪堪撤回南方的鄢、邓。
而东面,淮南赵军也终于有了行动,配合北方偏师,夺取了淮西的江、息、黄诸地,只是在险关“冥厄三塞”受阻,强攻不下后,顿兵不前。
一战而汝水竭,二战而许、叶举,三战而宛城拔……赵军仅用了三个月,便横扫了楚国北境,楚国虽然采取了叶公“宁失地,毋失人”的策略,宁可放弃城邑,也要避免决战,勉强保住了自己的主力,但如今只能缩回鄢、邓(襄阳一带)垂死挣扎。
鄢、邓控扼南北,乃是天下重地,汉水为池,阻挡着北方铁骑的南下。
打到这时候,赵军也伤亡不小,又要分兵占领已攻陷的楚地,要想再战攻取后世有“天下腰脊”之称的鄢、邓襄阳之地,着实有些不济。
十一月份,在尝试了几次进攻未果后,天气开始转冷,赵军的前线粮食近乎要吃尽,冬衣也未能及时运达宛、叶,两三万人的补给和二十五万人的补给完全不是一个等量级,更何况赵军现在已经深入敌国腹地。加上后方汝水、宛城一带有楚人叛乱,赵无恤想起了与张孟谈的承诺,开始考虑休兵之事。
南方最可怕的不是楚人的困兽之斗,而是疾病,赵兵多是北方人,水土不服,冬天还好,若是打到明年春夏,在大江边上来一场瘟疫或者血吸虫病泛滥,那就彻底完蛋了,赵无恤重演苻天王的悲剧也不是不可能。与其冒险去吞并暂时难以消化的南方,还不如见好就收,巩固新征服的领土,休憩十年,彻底整合北方后,卷土重来……
月盈则缺,物壮则亏,他总觉得,再强行往南的话,会有一场赤壁或者淝水在等着自己。
不过他也不打算就这么放过楚国,伐兵之后,便是伐交了……
十一月,距离亡国只有一线的楚国人果然先沉不住气,派出钟子期作为使者前来求和。
……
赵楚和谈的地点,没有选择宛城,而是放在了附近的申县。
钟子期是个聪明人,他很清楚,赵侯选择申来作为和谈地点,意味深长。
申县,是楚国的第一个县,在过去两百多年时间里,这里和息县一起,曾是楚国的两大柱石,申息之师天下闻名,然而在方城不守后,却选择避让赵军锋芒,败退南方。
此外,申,还是楚国上一次号令诸侯的盟会地点,四十年前,野心勃勃的楚灵王强迫晋国同意他大会诸侯,按照子产所献齐桓公会盟的程序会见诸侯,那堪称楚国最狂妄的一次会盟,楚对中原的骄横,也到达了顶峰。
四十年过去了,物是人非,楚国的辉煌也一去不复返。如今选择此处作为和谈地点,又何尝不是在告诫楚人,让他们看清楚自己的处境呢?
怀着这复杂的心情,钟子期步入了申县,和谈地点还在城池的另一头,他脚下的路还长着呢。
虽然是战胜者,但赵无恤也没有太过怠慢楚国的使者,派了足够分量的人物出来接见。
当钟子期抵达申县门口时,一位面如冠玉的赵国大夫已经等候在此,远远看见他,便笑吟吟地迎了过来。
“久闻荆楚有子期之音,心慕久矣,今日得见君雅容,不枉此行。” ↑返回顶部↑
楚国乐尹钟子期怀抱国书,步入宛地申县,护送他的是一队甲胄鲜明的赵国羽林卫,因为刚打了胜仗,这群年轻人的脸庞上神采飞扬,瞥向钟子期的眼神中,也带着一丝轻蔑。
钟子期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愚蠢的荆楚啊,怎敢不自量力,与大邦上国为敌?”
今年春天,刚刚平息内乱的楚国只来得及栽下秧苗,就遭到了北方赵国的剧烈攻击。赵军十万大军在邮成率领下突入召陵,直取颍汝,而五万大军尽收淮南,好在越国这些旗帜鲜明地站到了楚国一边,大军云集威胁淮南、广陵,加上有大别山天险阻隔,这才使得赵军两面夹击的打算未能如愿。
接下来,内战的大功臣叶公再度站了出来,他率领申、息、左广三军在上蔡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赵军,双方进入对峙阶段。楚国虽然刚从内乱中恢复,但北部诸县没有遭到兵祸席卷,仍有抵抗之力,而赵军劳师远征,背后是楚民迁徙一空的两百里无人区,补给十分困难,也不敢贸然分兵,双方开始在汝水筑壁垒对峙。
这种对峙在八月中旬时被打破了,随着赵侯无恤命大将穆夏再帅十万西军南下,赵楚的平衡被打破,穆夏与邮成合作,强渡汝水,楚军兵少,无法抵御,只能徐徐退却。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赵军的突飞猛进,和楚军的兵败如山倒。
九月份,赵军攻陷鲁阳,拔许、叶!
至此,叶公令公孙宽经营的第一条防线全线告破,楚军主力撤回方城之内,希望以此天下巨塞阻止赵军前进。
然而,在赵军眼中,内地各国边疆的长城都是空的。十月初,赵军主力云集于方城之北,西面又有商君赵伊与巴人袭击丹阳之地,楚军两面受敌之下,经过半个月的鏖战,赵国夺宛城!申息之师也差一点被围歼,堪堪撤回南方的鄢、邓。
而东面,淮南赵军也终于有了行动,配合北方偏师,夺取了淮西的江、息、黄诸地,只是在险关“冥厄三塞”受阻,强攻不下后,顿兵不前。
一战而汝水竭,二战而许、叶举,三战而宛城拔……赵军仅用了三个月,便横扫了楚国北境,楚国虽然采取了叶公“宁失地,毋失人”的策略,宁可放弃城邑,也要避免决战,勉强保住了自己的主力,但如今只能缩回鄢、邓(襄阳一带)垂死挣扎。
鄢、邓控扼南北,乃是天下重地,汉水为池,阻挡着北方铁骑的南下。
打到这时候,赵军也伤亡不小,又要分兵占领已攻陷的楚地,要想再战攻取后世有“天下腰脊”之称的鄢、邓襄阳之地,着实有些不济。
十一月份,在尝试了几次进攻未果后,天气开始转冷,赵军的前线粮食近乎要吃尽,冬衣也未能及时运达宛、叶,两三万人的补给和二十五万人的补给完全不是一个等量级,更何况赵军现在已经深入敌国腹地。加上后方汝水、宛城一带有楚人叛乱,赵无恤想起了与张孟谈的承诺,开始考虑休兵之事。
南方最可怕的不是楚人的困兽之斗,而是疾病,赵兵多是北方人,水土不服,冬天还好,若是打到明年春夏,在大江边上来一场瘟疫或者血吸虫病泛滥,那就彻底完蛋了,赵无恤重演苻天王的悲剧也不是不可能。与其冒险去吞并暂时难以消化的南方,还不如见好就收,巩固新征服的领土,休憩十年,彻底整合北方后,卷土重来……
月盈则缺,物壮则亏,他总觉得,再强行往南的话,会有一场赤壁或者淝水在等着自己。
不过他也不打算就这么放过楚国,伐兵之后,便是伐交了……
十一月,距离亡国只有一线的楚国人果然先沉不住气,派出钟子期作为使者前来求和。
……
赵楚和谈的地点,没有选择宛城,而是放在了附近的申县。
钟子期是个聪明人,他很清楚,赵侯选择申来作为和谈地点,意味深长。
申县,是楚国的第一个县,在过去两百多年时间里,这里和息县一起,曾是楚国的两大柱石,申息之师天下闻名,然而在方城不守后,却选择避让赵军锋芒,败退南方。
此外,申,还是楚国上一次号令诸侯的盟会地点,四十年前,野心勃勃的楚灵王强迫晋国同意他大会诸侯,按照子产所献齐桓公会盟的程序会见诸侯,那堪称楚国最狂妄的一次会盟,楚对中原的骄横,也到达了顶峰。
四十年过去了,物是人非,楚国的辉煌也一去不复返。如今选择此处作为和谈地点,又何尝不是在告诫楚人,让他们看清楚自己的处境呢?
怀着这复杂的心情,钟子期步入了申县,和谈地点还在城池的另一头,他脚下的路还长着呢。
虽然是战胜者,但赵无恤也没有太过怠慢楚国的使者,派了足够分量的人物出来接见。
当钟子期抵达申县门口时,一位面如冠玉的赵国大夫已经等候在此,远远看见他,便笑吟吟地迎了过来。
“久闻荆楚有子期之音,心慕久矣,今日得见君雅容,不枉此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