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3章 前景无忧(1 / 1)
刘洪涛的话张海当然是信任的,可是为了更多的了解一些当地的情况张海还是决定继续乘船西行。在蒸汽动力广泛出现之后,船可以做的更大更稳,更别说这地中海一带不像南中国海或东海一样随时有可能碰上一些极为恶劣的海况。从海峡间的望海市出发,船舶在中欧半岛及前法国等地停留了不久。
在了解了西欧当地的一些情况之后张海觉得新朝还是幸运的,此时代的欧洲因为一些东方农业技术的传入和近代化的萌芽经济有很大程度上的发展,但是还没有做到像工业革命前的启蒙时代那样相对来说普遍富饶,即便是此时农业条件和城镇化水平最高的英国也是如此。不仅如此,这个时代还是中世纪宗教神权开始逐步瓦解的年代,而欧洲三十年战争则是神权统治开始瓦解的标志之一。
在这样的情况下,新朝的到来乃至在农业技术上的互通有无乃至集体化集约化管理虽然曾经在某些时间内严重损害过当地利益并因为异己文明的专横统治而带来过不少的民间抵抗运动,但是当在新朝的统治之下经济在这一代人有余的时间里迅速改善,分配状况还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善的时候,民间对新朝的认同就越来越多起来。
后世的欧美爱非洲和中东那些居民移民也不喜欢华人移民,因为华人在资源竞争方面对欧美的压力最大,对宗教传统的挑衅也最大。对于新朝的那些移民在最初的十年内当地民众也普遍怀疑敌意,但二三十年以来新朝受过良好教育拥有远非此时代欧洲民众可以相提并论的新移民创造了更加辉煌的经济与文化,并带领整个泰西向前进的时候,这种反抗情绪虽然依然还存在却最大限度的弱化下来。越来越多的人前往新朝,了解这个崭新的民族。
一个民风并不崇尚竞争和暴力还什么也不信仰的人群在世界上处于弱势的时候是令外族人鄙夷的,可是这类人群如果是支配自己命运的群体并被真正的了解,同化能力和赢得理解能力之强也最终充分的体现出来。“种族隔离”在这个年代还普遍存在,不过因为西方人的经济同样在进步而且不像黑人那样文明积淀有限发展普遍存在问题因此还尚未出现广泛的民权运动。
不过张海也感觉到了一丝隐忧,那就是在经济条件空间改善的情况下,人口问题即便在这人均农业资源丰富的多的前欧洲也同样存在。唯一的解决方法可能就如同19世纪的欧洲一样只能靠向北美大量转移人口解决。
可是当美洲的人口也达到了一个极限了呢?历史上的欧洲就是通过19世纪的新大陆移民扩张,技术的发展,殖民主义三者联合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人口的压力,因而没有像马克思曾经预料的那样被赤化。
此时的广义新朝域外统治地区及本土人口之和已经多达五亿多人口,相当于几十年前全球人口之和。而如果按照繁荣时代人口增长率在发展三十年呢?哪怕按照成长期只有百分之二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那也会达到九亿到十亿人口的规模,相当于清末或一战前中国加上欧美的全部人口。而即便此时的新朝以后技术发展比19世纪中后期的欧洲还要快,那也顶多达到一战时代欧洲的技术条件。毕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的欧美已经同过去大不一样了。现代科研机制开始成熟起来,普及教育也广泛发展起来,再加上并非此时新朝可以相比的高层学术传统,未必有那么大的劣势。难道新朝在三十年后也将像二十世纪那样迎来一个战争与革命的岁月么?
不过转念间,张海的心却按了下来,此时的张海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优柔寡断并对一些事情顾虑重重了。两次世界大战年代的根本原因是西方的多国列强体系有些国家处于极为弱势而又有****传统的背景。如果当时的世界只有美英法俄这些国家,会爆发全面战争么?如果是冷战后某一段时间内那样美国领导下的西方一超独大的情况会发生世界性的战争么?恐怕没有核武器也不会。而对于此时的新朝来说,只要把新型军工业的研发和生产重点放在东方,并在一开始就实行有效的武装力量分级军控,并在整个社会体系上保持东方本土对西方域外地区的优势,类似19世纪历史上欧洲闹钟民主化运动或共产主义运动或许会有,然而多大规模战争的条件确实不存在的。
当然,如果东方本土的人口增加到五亿的规模,粮食压力也会不小,那时候很大程度上就要看对印度和东盟的殖民效率了。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的战争彻底打垮一代人的战争欲望,殖民地有效的统治战争并不是问题。特别是新朝是一个有意识的统一大国,而不是像历史上的欧洲那样会有德国或苏俄的国家向第三世界大规模输出武器的情况下。至于欧洲式的白左人文主义思想,文明发展到一定地步后当然会有,但就中华与东方的现实主义传统来看倒未必有那么重。
想通这些,对于未来世界度过危险期张海也就没有什么牵挂和顾虑了。
如果是年轻的时候或者前世的时候,张海还会顾虑不经历革命的大潮,如今新朝这个私营经济占主要地位的社会怎么进步到社会主义社会甚至共产主义社会的问题。可是想起前世去世前的21世纪60年代一些积极而乐观的新动向,这其实也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由自己确立一些政治法统,就能让一个世纪上已经非常资本主义化的地区在理性时代到来的情况下死于执政法统带来的“皮肤癌”了。这些工作还需要自己余下的时间去做,但积累了巨大的政治威望并拥有独特权力优势的自己来做这些事情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阻碍。 ↑返回顶部↑
在了解了西欧当地的一些情况之后张海觉得新朝还是幸运的,此时代的欧洲因为一些东方农业技术的传入和近代化的萌芽经济有很大程度上的发展,但是还没有做到像工业革命前的启蒙时代那样相对来说普遍富饶,即便是此时农业条件和城镇化水平最高的英国也是如此。不仅如此,这个时代还是中世纪宗教神权开始逐步瓦解的年代,而欧洲三十年战争则是神权统治开始瓦解的标志之一。
在这样的情况下,新朝的到来乃至在农业技术上的互通有无乃至集体化集约化管理虽然曾经在某些时间内严重损害过当地利益并因为异己文明的专横统治而带来过不少的民间抵抗运动,但是当在新朝的统治之下经济在这一代人有余的时间里迅速改善,分配状况还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善的时候,民间对新朝的认同就越来越多起来。
后世的欧美爱非洲和中东那些居民移民也不喜欢华人移民,因为华人在资源竞争方面对欧美的压力最大,对宗教传统的挑衅也最大。对于新朝的那些移民在最初的十年内当地民众也普遍怀疑敌意,但二三十年以来新朝受过良好教育拥有远非此时代欧洲民众可以相提并论的新移民创造了更加辉煌的经济与文化,并带领整个泰西向前进的时候,这种反抗情绪虽然依然还存在却最大限度的弱化下来。越来越多的人前往新朝,了解这个崭新的民族。
一个民风并不崇尚竞争和暴力还什么也不信仰的人群在世界上处于弱势的时候是令外族人鄙夷的,可是这类人群如果是支配自己命运的群体并被真正的了解,同化能力和赢得理解能力之强也最终充分的体现出来。“种族隔离”在这个年代还普遍存在,不过因为西方人的经济同样在进步而且不像黑人那样文明积淀有限发展普遍存在问题因此还尚未出现广泛的民权运动。
不过张海也感觉到了一丝隐忧,那就是在经济条件空间改善的情况下,人口问题即便在这人均农业资源丰富的多的前欧洲也同样存在。唯一的解决方法可能就如同19世纪的欧洲一样只能靠向北美大量转移人口解决。
可是当美洲的人口也达到了一个极限了呢?历史上的欧洲就是通过19世纪的新大陆移民扩张,技术的发展,殖民主义三者联合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人口的压力,因而没有像马克思曾经预料的那样被赤化。
此时的广义新朝域外统治地区及本土人口之和已经多达五亿多人口,相当于几十年前全球人口之和。而如果按照繁荣时代人口增长率在发展三十年呢?哪怕按照成长期只有百分之二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那也会达到九亿到十亿人口的规模,相当于清末或一战前中国加上欧美的全部人口。而即便此时的新朝以后技术发展比19世纪中后期的欧洲还要快,那也顶多达到一战时代欧洲的技术条件。毕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的欧美已经同过去大不一样了。现代科研机制开始成熟起来,普及教育也广泛发展起来,再加上并非此时新朝可以相比的高层学术传统,未必有那么大的劣势。难道新朝在三十年后也将像二十世纪那样迎来一个战争与革命的岁月么?
不过转念间,张海的心却按了下来,此时的张海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优柔寡断并对一些事情顾虑重重了。两次世界大战年代的根本原因是西方的多国列强体系有些国家处于极为弱势而又有****传统的背景。如果当时的世界只有美英法俄这些国家,会爆发全面战争么?如果是冷战后某一段时间内那样美国领导下的西方一超独大的情况会发生世界性的战争么?恐怕没有核武器也不会。而对于此时的新朝来说,只要把新型军工业的研发和生产重点放在东方,并在一开始就实行有效的武装力量分级军控,并在整个社会体系上保持东方本土对西方域外地区的优势,类似19世纪历史上欧洲闹钟民主化运动或共产主义运动或许会有,然而多大规模战争的条件确实不存在的。
当然,如果东方本土的人口增加到五亿的规模,粮食压力也会不小,那时候很大程度上就要看对印度和东盟的殖民效率了。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的战争彻底打垮一代人的战争欲望,殖民地有效的统治战争并不是问题。特别是新朝是一个有意识的统一大国,而不是像历史上的欧洲那样会有德国或苏俄的国家向第三世界大规模输出武器的情况下。至于欧洲式的白左人文主义思想,文明发展到一定地步后当然会有,但就中华与东方的现实主义传统来看倒未必有那么重。
想通这些,对于未来世界度过危险期张海也就没有什么牵挂和顾虑了。
如果是年轻的时候或者前世的时候,张海还会顾虑不经历革命的大潮,如今新朝这个私营经济占主要地位的社会怎么进步到社会主义社会甚至共产主义社会的问题。可是想起前世去世前的21世纪60年代一些积极而乐观的新动向,这其实也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由自己确立一些政治法统,就能让一个世纪上已经非常资本主义化的地区在理性时代到来的情况下死于执政法统带来的“皮肤癌”了。这些工作还需要自己余下的时间去做,但积累了巨大的政治威望并拥有独特权力优势的自己来做这些事情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阻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