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备考(上)(1 / 2)
“没时间了!”朱重九坐在一艘北行战舰的指挥舱里,面前摆着一幅硕大的舆图。衮州、冀宁、真定、益州、大都、飞狐关、井陉关....,中书省的各大城市和战略要地历历在目。
如果按照后世朱八十一那个时空的区域划分,眼前这块舆图基本包括了北京直辖市、河北与山西两省,甚至还有内蒙古自治区东南一部分地区,只有天津暂时忽略不计。蒙元的直沽市舶司刚刚建立没多久,无论城市规模和军事力量都弱小得不值得一提。
这么大一片地方,按照他原本的预计,至少要等到三年之后,淮扬大总管府才有可能将其收归治下。并且还要分为几个阶段,一步步压缩蚕食,而不是一口鲸吞。为此,他甚至不惜花费大量钱财,诱惑北方的王公贵族们大肆饲养绵羊,用成片的牧场取代农田。只待发起北伐时,在粮食供应上给蒙元致命一击。
只是,他们打破脑袋都没想到,自己没条件北伐,妥欢帖木儿父子却争相给自己创造条件。做儿子的与他老娘联手逼宫,失败后带领兵马远走冀宁。当爹的将没来得及逃走的后党和皇太子党人物砍杀一空,然后将朝政交给定柱。汪家奴、桑哥失里和李思齐,自己继续躲进深宫修炼“演蝶儿”秘法。定柱当政后不思稳定政局,所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脱脱平安昭雪,然后下令对当年“迫害”脱脱的哈麻、雪雪兄弟追查到底。结果雪雪走投无路,干脆带着一帮子贪兵贪将直接逃到了胶州。而哈麻,则从直沽出海后奔赴了辽东,被刚刚自立为帝的阿鲁辉帖木儿礼聘为左相,与阿鲁辉帖木儿的户部尚书耶律昭一道,专门负责通好淮扬事宜.......(注1、注2)
“天予良机于大吴,人若不取,天必弃之!”面对迅速一分为三的蒙元朝廷,淮扬大总管府治下的官员和读书人们,立刻沸腾了起来。甚至包括一直拒绝与大总管府合作的某些世外高人,最近几天都挺身而出,大声呼吁吴公立刻挥师北伐。在他们看来,蒙元皇室父子相残,绝对是末世之兆。而眼下淮扬距离大都最近,也最有实力取而代之!
朝野双方的观念,自打淮扬大总管建立以来,从都未曾如此地统一过。众志成城,逼得留守扬州的逯鲁曾、苏明哲和罗本等人,接二连三地用快船和信鸽向福建发奏折,请求大总管迅速给出明确决断。而一向敢于冒险的朱重九,这当口却彻底犹豫了。他不知道老天爷给与自己的,到底是一个机会,还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他现在想做的是,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政权,而不是去大都捞一票就走。在他有限的历史知识中,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造反者打下首都最后却以悲剧为结局的例子不止一个。
黄巢打下长安后建立过大齐,只经历短短两年就化作了一颗流星。李自成进入北京的时间更短,从三月中旬逼死崇祯,四月二十六日兵败退出,前后只有一个月挂零。如果在南方未稳,卧榻之旁尚有猛虎酣睡的情况下,淮安军就仓促北伐,朱重九真的不敢确定自己能比李自成在大都城内多停留几天?
“当年朱元璋北伐,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失败的例子数过之后,朱重九就搜肠刮肚,在另外一个时空的记忆里,寻找成功案例。只可惜他的历史老师“死”得实在不是时候,关于朱元璋北伐,只记得是扫平了陈友谅和张士诚之后。而南方红巾军在大打出手之时,北方的蒙元内部,好像也在忙着父子相残,根本没时间南下坐收渔利!
也就是说,另一个时空中,老天爷都给朱重八开了挂,让他先有时间从容的一统南方,然而才集结倾国之立北上。如果想参考朱元璋的成功方式,淮安军绝对应该果断拒绝北伐。立刻出手干掉张士诚、彭莹玉、朱元璋和刘福通,将所有红巾力量武力整合到一处。然后再与蒙元一决雌雄。但是那他朱重九可不是老天爷的私生子,得不到和另一个时空当中朱重八一样的待遇。等他把张士诚、刘福通等人收拾完了,估计北方的动荡也早就平息。北伐大业就会变成一场前所未有的豪赌!赢,则华夏重兴!输,则永世沉沦!
这个赌局太大,朱重九轻易不敢下注。而如果不复制另一个时空里朱元璋的成功模式,剩下的,恐怕就是陕北那条红色之路了。那条道路的历史朱重九倒是很熟悉,先下东北、再定中原、淮海一战彻底解决对手有生力量。随即就是百万雄师陈兵长江,而对手到了此刻,还忙着换总统,争兵权,几大派系内斗得不亦乐乎。
但红色席卷中国之前,人家陕北预先就通过抗大培养了几万干部。所以每打下一块地盘来,可以无视当地原有的士绅和官吏体系的存在,就把政令直接下达到整个社会的最底层。而他的淮扬大学才刚刚开张,连续几届科举招募的人才,也只有两百出头。自己留在当地都不够用,哪有多余的干部去随军北上?
思来想去,答案其实已经非常清晰。如果靠理智来判断,无论从任何角度,此刻北伐,时机都绝对不成熟。但万一主动放弃眼前这个机会,必然会严重打击淮扬的军心和民心。毕竟淮扬上下公认的大义是“驱逐鞑虏”,如今“鞑虏”自己都把屁股转过来了,你却迟迟不肯从背后踢上一脚,岂不是自己证明自己当初的口号并非出于真心!
“主公,刘枢密求见!”正瞻前顾后地想着,近卫排长连国兴推门走了近来,小声汇报。
“刘枢密?让他进来就是!”朱重九的思路被打断,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我什么时候说过不准他进来了!”
“他,他好像背了根荆条。主公,您是不是到门口接他一下?”连国兴想了想,小心翼翼地提醒。
他是连老黑的长子,今年于讲武堂毕业。因为身份可靠,毕业成绩优异,所以才被派遣到朱重九身边担任侍卫。对于自家主公,当然也不像别人那样畏惧,有什么话都敢当面直陈。
“嗯?”朱重九为连国兴的提醒而微微一愣,旋即,脸上便布满了怒容。狠狠吸了口凛冽的海风,沉声吩咐,“宣!你到门口,说淮扬大总管宣刘伯温入内陈辞!”
“是!”连国兴敏锐地感觉到指挥舱内气氛不对,立刻抬手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快步跑了出去。
“呼!”望着他匆匆而去的背影,朱重九再度长长吐气。随即,转身走回自己的帅案后,危襟正坐,脸色冷若寒冰。
“大总管有令,宣枢密副使刘伯温入内陈词!”不一会儿,门外就响起了连国兴略带紧张的呼喝。随即,有急促的脚步声在甲板上响起,门帘被侍卫从外边挑开,刘伯温一袭长衫,背着根竹蔑宽窄的荆条走了进来,屈身下拜,“臣,枢密副使刘伯温,叩见主公。望主公千岁,千岁,千千岁!”
“哼!”朱重九一看到那根竹篾,脸色就开始发黑。故意仰起头,不予对方任何回应。直到刘伯温按照标准的臣子叩见君王的大礼拜足了三次,才从帅案后走了下来,一把抽出对方背后的竹篾,狠狠折成了数段,“这下,你满意了?!朱某彻底成了恶魔屠夫,名字可以止小儿夜啼!”
“微臣一时疏忽,居然安排陈友定去接管泉州,的确难辞其咎。请主公按律责罚!”刘伯温难得老实了一次,既不反驳,也不求饶,躬身下去,任凭处置!
“狗屁,按律,按律你当然一点儿错都没有!调遣谁去占领泉州,谁去占领港口,都是你这个枢密副使职权范围内之事。而朱某也在调兵遣将的命令上用了印,过后出了篓子,又怎么能把责任都往你头上推?!姓刘的,行,你狠,你什么都算计到了。你就不怕在青史上留下屠夫之名?!”朱重九怒不可遏,将手中竹蔑折了又折。
如果不是手中没有足够的谋士可用,他真的命人将刘伯温按在甲板上,先狠狠打一顿再说。这厮现在就敢变着法子给自己当上,将来真的入主内阁,还不知道会干出什么胆大包天的事情来!
“屠夫之名?主公此言差矣!”刘伯温稍稍向后退了半步,避开迎面喷来的口水与怒火,非常平静地回应,“屠泉州者,陈友定也,与刘某何干,更与主公何干?况且那泉州蒲家当年残杀赵姓皇族和两淮伤兵三千有余,主公假陈有定之手为赵宋复仇,乃天经地义之事。史家提起来只能赞主公忠义无双,怎么可能会骂主公嗜杀?!”
一番话,居然说得理直气壮,把个朱重九气得脸色铁青,却找不出任何破绽来反驳。咬牙切齿好一会儿,才将早已揉碎了的竹篾摔到刘伯温身上,大声数落道,“你,你,我说的是你。我明白了,你果然是故意为之!你,你.....,你既然做下这等事,将来我淮扬如何还能收拢泉州民心?如何令那些海商效力?若是民心尽失,朱某千里迢迢拿下一个死港,又有什么鸟用?!”
情急之下,他把脏话都说出来了。对着刘伯温,手指关节握得咯咯作响。泉州城蒲家和依附于蒲家的其他几大家族,被陈友定屠杀殆尽的消息,是昨天晚上由水师派专门的快船从海上追赶着送过来的。据留在泉州港接收蒲家船队的水师统领朱强于奏折上汇报,陈友定兵临城下时,留在泉州的各家已经主动出门投降。而陈有定却立刻扣押了前来请罪的几家主事人和天方教的讲经者,然后挥师冲入城内,下令紧闭四门。一夜之间,就将蒲、黄、夏、尤等当年背叛了宋室的几大家族连根拔起。捎带着将城内所有天方教的寺庙,也都付之一炬。
当第二天早晨,朱强和傅友德两人才听闻惨讯,赶紧出面阻止。而到了此刻,里边已经血流成河。蒲、黄、夏、尤等各家的成年男丁,无论主枝旁枝,都死于非命。泉州城内天方教的所有讲经人、狂信徒,以及四十余户与蒲家往来密切的大食胡商,也都因为试图起兵作乱,被陈友定连夜镇压,从主谋到胁从者,俱是横尸街头!
因为不满陈友定滥杀无辜,朱强和傅友德立刻联手封锁了泉州港口,将剩余的海商给保护了起来,不准陈家军入内胡做非为。同时派遣快船追赶自家主公的座舰,上奏折弹劾陈友定滥杀无度。而朱重九在昨晚接到朱强和傅友德二人的联名奏折时,才发现自己不小心又被刘伯温钻了空子。闷着头在指挥舱里咆哮了小半夜,最终却发现,自己拿刘伯温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返回顶部↑
如果按照后世朱八十一那个时空的区域划分,眼前这块舆图基本包括了北京直辖市、河北与山西两省,甚至还有内蒙古自治区东南一部分地区,只有天津暂时忽略不计。蒙元的直沽市舶司刚刚建立没多久,无论城市规模和军事力量都弱小得不值得一提。
这么大一片地方,按照他原本的预计,至少要等到三年之后,淮扬大总管府才有可能将其收归治下。并且还要分为几个阶段,一步步压缩蚕食,而不是一口鲸吞。为此,他甚至不惜花费大量钱财,诱惑北方的王公贵族们大肆饲养绵羊,用成片的牧场取代农田。只待发起北伐时,在粮食供应上给蒙元致命一击。
只是,他们打破脑袋都没想到,自己没条件北伐,妥欢帖木儿父子却争相给自己创造条件。做儿子的与他老娘联手逼宫,失败后带领兵马远走冀宁。当爹的将没来得及逃走的后党和皇太子党人物砍杀一空,然后将朝政交给定柱。汪家奴、桑哥失里和李思齐,自己继续躲进深宫修炼“演蝶儿”秘法。定柱当政后不思稳定政局,所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脱脱平安昭雪,然后下令对当年“迫害”脱脱的哈麻、雪雪兄弟追查到底。结果雪雪走投无路,干脆带着一帮子贪兵贪将直接逃到了胶州。而哈麻,则从直沽出海后奔赴了辽东,被刚刚自立为帝的阿鲁辉帖木儿礼聘为左相,与阿鲁辉帖木儿的户部尚书耶律昭一道,专门负责通好淮扬事宜.......(注1、注2)
“天予良机于大吴,人若不取,天必弃之!”面对迅速一分为三的蒙元朝廷,淮扬大总管府治下的官员和读书人们,立刻沸腾了起来。甚至包括一直拒绝与大总管府合作的某些世外高人,最近几天都挺身而出,大声呼吁吴公立刻挥师北伐。在他们看来,蒙元皇室父子相残,绝对是末世之兆。而眼下淮扬距离大都最近,也最有实力取而代之!
朝野双方的观念,自打淮扬大总管建立以来,从都未曾如此地统一过。众志成城,逼得留守扬州的逯鲁曾、苏明哲和罗本等人,接二连三地用快船和信鸽向福建发奏折,请求大总管迅速给出明确决断。而一向敢于冒险的朱重九,这当口却彻底犹豫了。他不知道老天爷给与自己的,到底是一个机会,还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他现在想做的是,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政权,而不是去大都捞一票就走。在他有限的历史知识中,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造反者打下首都最后却以悲剧为结局的例子不止一个。
黄巢打下长安后建立过大齐,只经历短短两年就化作了一颗流星。李自成进入北京的时间更短,从三月中旬逼死崇祯,四月二十六日兵败退出,前后只有一个月挂零。如果在南方未稳,卧榻之旁尚有猛虎酣睡的情况下,淮安军就仓促北伐,朱重九真的不敢确定自己能比李自成在大都城内多停留几天?
“当年朱元璋北伐,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失败的例子数过之后,朱重九就搜肠刮肚,在另外一个时空的记忆里,寻找成功案例。只可惜他的历史老师“死”得实在不是时候,关于朱元璋北伐,只记得是扫平了陈友谅和张士诚之后。而南方红巾军在大打出手之时,北方的蒙元内部,好像也在忙着父子相残,根本没时间南下坐收渔利!
也就是说,另一个时空中,老天爷都给朱重八开了挂,让他先有时间从容的一统南方,然而才集结倾国之立北上。如果想参考朱元璋的成功方式,淮安军绝对应该果断拒绝北伐。立刻出手干掉张士诚、彭莹玉、朱元璋和刘福通,将所有红巾力量武力整合到一处。然后再与蒙元一决雌雄。但是那他朱重九可不是老天爷的私生子,得不到和另一个时空当中朱重八一样的待遇。等他把张士诚、刘福通等人收拾完了,估计北方的动荡也早就平息。北伐大业就会变成一场前所未有的豪赌!赢,则华夏重兴!输,则永世沉沦!
这个赌局太大,朱重九轻易不敢下注。而如果不复制另一个时空里朱元璋的成功模式,剩下的,恐怕就是陕北那条红色之路了。那条道路的历史朱重九倒是很熟悉,先下东北、再定中原、淮海一战彻底解决对手有生力量。随即就是百万雄师陈兵长江,而对手到了此刻,还忙着换总统,争兵权,几大派系内斗得不亦乐乎。
但红色席卷中国之前,人家陕北预先就通过抗大培养了几万干部。所以每打下一块地盘来,可以无视当地原有的士绅和官吏体系的存在,就把政令直接下达到整个社会的最底层。而他的淮扬大学才刚刚开张,连续几届科举招募的人才,也只有两百出头。自己留在当地都不够用,哪有多余的干部去随军北上?
思来想去,答案其实已经非常清晰。如果靠理智来判断,无论从任何角度,此刻北伐,时机都绝对不成熟。但万一主动放弃眼前这个机会,必然会严重打击淮扬的军心和民心。毕竟淮扬上下公认的大义是“驱逐鞑虏”,如今“鞑虏”自己都把屁股转过来了,你却迟迟不肯从背后踢上一脚,岂不是自己证明自己当初的口号并非出于真心!
“主公,刘枢密求见!”正瞻前顾后地想着,近卫排长连国兴推门走了近来,小声汇报。
“刘枢密?让他进来就是!”朱重九的思路被打断,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我什么时候说过不准他进来了!”
“他,他好像背了根荆条。主公,您是不是到门口接他一下?”连国兴想了想,小心翼翼地提醒。
他是连老黑的长子,今年于讲武堂毕业。因为身份可靠,毕业成绩优异,所以才被派遣到朱重九身边担任侍卫。对于自家主公,当然也不像别人那样畏惧,有什么话都敢当面直陈。
“嗯?”朱重九为连国兴的提醒而微微一愣,旋即,脸上便布满了怒容。狠狠吸了口凛冽的海风,沉声吩咐,“宣!你到门口,说淮扬大总管宣刘伯温入内陈辞!”
“是!”连国兴敏锐地感觉到指挥舱内气氛不对,立刻抬手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快步跑了出去。
“呼!”望着他匆匆而去的背影,朱重九再度长长吐气。随即,转身走回自己的帅案后,危襟正坐,脸色冷若寒冰。
“大总管有令,宣枢密副使刘伯温入内陈词!”不一会儿,门外就响起了连国兴略带紧张的呼喝。随即,有急促的脚步声在甲板上响起,门帘被侍卫从外边挑开,刘伯温一袭长衫,背着根竹蔑宽窄的荆条走了进来,屈身下拜,“臣,枢密副使刘伯温,叩见主公。望主公千岁,千岁,千千岁!”
“哼!”朱重九一看到那根竹篾,脸色就开始发黑。故意仰起头,不予对方任何回应。直到刘伯温按照标准的臣子叩见君王的大礼拜足了三次,才从帅案后走了下来,一把抽出对方背后的竹篾,狠狠折成了数段,“这下,你满意了?!朱某彻底成了恶魔屠夫,名字可以止小儿夜啼!”
“微臣一时疏忽,居然安排陈友定去接管泉州,的确难辞其咎。请主公按律责罚!”刘伯温难得老实了一次,既不反驳,也不求饶,躬身下去,任凭处置!
“狗屁,按律,按律你当然一点儿错都没有!调遣谁去占领泉州,谁去占领港口,都是你这个枢密副使职权范围内之事。而朱某也在调兵遣将的命令上用了印,过后出了篓子,又怎么能把责任都往你头上推?!姓刘的,行,你狠,你什么都算计到了。你就不怕在青史上留下屠夫之名?!”朱重九怒不可遏,将手中竹蔑折了又折。
如果不是手中没有足够的谋士可用,他真的命人将刘伯温按在甲板上,先狠狠打一顿再说。这厮现在就敢变着法子给自己当上,将来真的入主内阁,还不知道会干出什么胆大包天的事情来!
“屠夫之名?主公此言差矣!”刘伯温稍稍向后退了半步,避开迎面喷来的口水与怒火,非常平静地回应,“屠泉州者,陈友定也,与刘某何干,更与主公何干?况且那泉州蒲家当年残杀赵姓皇族和两淮伤兵三千有余,主公假陈有定之手为赵宋复仇,乃天经地义之事。史家提起来只能赞主公忠义无双,怎么可能会骂主公嗜杀?!”
一番话,居然说得理直气壮,把个朱重九气得脸色铁青,却找不出任何破绽来反驳。咬牙切齿好一会儿,才将早已揉碎了的竹篾摔到刘伯温身上,大声数落道,“你,你,我说的是你。我明白了,你果然是故意为之!你,你.....,你既然做下这等事,将来我淮扬如何还能收拢泉州民心?如何令那些海商效力?若是民心尽失,朱某千里迢迢拿下一个死港,又有什么鸟用?!”
情急之下,他把脏话都说出来了。对着刘伯温,手指关节握得咯咯作响。泉州城蒲家和依附于蒲家的其他几大家族,被陈友定屠杀殆尽的消息,是昨天晚上由水师派专门的快船从海上追赶着送过来的。据留在泉州港接收蒲家船队的水师统领朱强于奏折上汇报,陈友定兵临城下时,留在泉州的各家已经主动出门投降。而陈有定却立刻扣押了前来请罪的几家主事人和天方教的讲经者,然后挥师冲入城内,下令紧闭四门。一夜之间,就将蒲、黄、夏、尤等当年背叛了宋室的几大家族连根拔起。捎带着将城内所有天方教的寺庙,也都付之一炬。
当第二天早晨,朱强和傅友德两人才听闻惨讯,赶紧出面阻止。而到了此刻,里边已经血流成河。蒲、黄、夏、尤等各家的成年男丁,无论主枝旁枝,都死于非命。泉州城内天方教的所有讲经人、狂信徒,以及四十余户与蒲家往来密切的大食胡商,也都因为试图起兵作乱,被陈友定连夜镇压,从主谋到胁从者,俱是横尸街头!
因为不满陈友定滥杀无辜,朱强和傅友德立刻联手封锁了泉州港口,将剩余的海商给保护了起来,不准陈家军入内胡做非为。同时派遣快船追赶自家主公的座舰,上奏折弹劾陈友定滥杀无度。而朱重九在昨晚接到朱强和傅友德二人的联名奏折时,才发现自己不小心又被刘伯温钻了空子。闷着头在指挥舱里咆哮了小半夜,最终却发现,自己拿刘伯温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