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龙虎斗(三十)(2 / 2)
“只要能够除去刘福,付出再大的损失也是值得的。”马谡反驳道。
诸葛亮没有采纳马谡的建议,谨慎的性格最终救了诸葛亮。算来算去,诸葛亮都觉得不值得冒险。虽然一旦成功所带来的好处是难以想象的,但回报越高,风险就越大。虽然马谡强调说只要除掉刘福这个关键目标就算是达到了目的。可问题的关键是,究竟能不能除掉刘福呢?即便诸葛亮不惜血本攻破了铁壁军的防线,杀到了刘福的面前,可不要忘了,刘福身边的虎卫军那是精锐中的精锐,再加上刘福身边有大将在侧从不离身,能不能杀得了刘福,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如果关羽还在夷陵,诸葛亮说不定还真会冒险一试,可眼下关羽人在柴桑,诸葛亮手里能用的将领也就只有向宠、霍峻二人能够拿得出手,但就凭这二人想要杀掉刘福,诸葛亮觉得有点太过难为向、霍二人。
别到时候好不容易杀到刘福面前,向、霍二人反倒陷入了重重包围。那可就真是赔了大将又折兵了。眼下的诸葛亮已经赔不起了,荆州军里本来能够拿得出手的将领就不多,之前已经折损了不少,要是此时再丢了向宠、霍峻二人,诸葛亮手上就真的要无人可用了。
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方为真豪杰。诸葛亮拒绝了扬名立万的诱惑,毅然决定连夜撤兵,管他刘福在不在铁壁军中,自己只当不知道。可就在诸葛亮作出决定准备撤兵的当晚,噩耗传来,江陵失守了。
最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诸葛亮先是不信,认为来报信的人谎报军情,可在看到信使拿出刘备所写的亲笔信时,诸葛亮却又不得不相信这是一个现实。
随着刘备在襄阳不战而走,不仅仅是刘备个人的声望受到了影响,更是严重影响到了荆州人对刘备的信心。尤其是刘备之前强迁荆北百姓入荆南的举动,更是引起许多人的不满。只是那时没有表现出来,是因为许多人觉得刘备还有获胜的希望。可等到刘备退出襄阳,那些人对刘备的信心动摇了。
正所谓大难临头各自飞,当初投靠刘备是因为投了刘备能够给自己挣到一份前程,可眼下刘备明显是要不行了,那些墙头草又如何肯陪着刘备同生共死。作为荆州本土人士,自身的利益才是最关键的。虽然此时投靠刘福也不见得能落到什么好处,但至少要比顽抗到底最后落得个身死族灭要强。
荆州世家跟刘备不是一条心,打一开始就不是。愿意为刘备尽忠的,也就只有那些出身山阳的老臣以及刘备自己带来的人。可眼下,刘备身边的老人已经所剩不多,刘备只能将重任寄托在荆州世家子弟的身上。
刘备连江陵都没进去,直接就被拦在了城外。江陵四门紧闭,城头代表刘备的旗帜已经落下,换上了代表刘福的旗帜。
刘备气得想要攻城,却又被谋士马峤拦下,劝说刘备事已至此,江陵历来便是荆州重镇,城高池深,军中又缺乏必要的攻城器械,此时攻打江陵,非是时候。而且更关键的是,一旦陷入攻城战,而西汉军在得到消息以后轻骑赶来,腹背受敌之下难保会出现什么差池。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且先让江陵城中的贼子得意一段时间,待到日后再与这些人算总账。
刘备说攻城也只是一时的气话,作为一向被他看重的江陵,他又怎么会不知道攻取江陵的难度。叫刘备难以接受的只是他原本想要在江陵挫一挫西汉军的锐气,好给自己在襄阳不战而走挽回一点颜面,可现在,计划赶不上变化,泡汤了。只能带着人马退往荆南,同时分别派人通知夷陵的诸葛亮跟乌林的吕蒙,让他们各自想办法带兵退到荆南与自己汇合。 ↑返回顶部↑
诸葛亮没有采纳马谡的建议,谨慎的性格最终救了诸葛亮。算来算去,诸葛亮都觉得不值得冒险。虽然一旦成功所带来的好处是难以想象的,但回报越高,风险就越大。虽然马谡强调说只要除掉刘福这个关键目标就算是达到了目的。可问题的关键是,究竟能不能除掉刘福呢?即便诸葛亮不惜血本攻破了铁壁军的防线,杀到了刘福的面前,可不要忘了,刘福身边的虎卫军那是精锐中的精锐,再加上刘福身边有大将在侧从不离身,能不能杀得了刘福,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如果关羽还在夷陵,诸葛亮说不定还真会冒险一试,可眼下关羽人在柴桑,诸葛亮手里能用的将领也就只有向宠、霍峻二人能够拿得出手,但就凭这二人想要杀掉刘福,诸葛亮觉得有点太过难为向、霍二人。
别到时候好不容易杀到刘福面前,向、霍二人反倒陷入了重重包围。那可就真是赔了大将又折兵了。眼下的诸葛亮已经赔不起了,荆州军里本来能够拿得出手的将领就不多,之前已经折损了不少,要是此时再丢了向宠、霍峻二人,诸葛亮手上就真的要无人可用了。
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方为真豪杰。诸葛亮拒绝了扬名立万的诱惑,毅然决定连夜撤兵,管他刘福在不在铁壁军中,自己只当不知道。可就在诸葛亮作出决定准备撤兵的当晚,噩耗传来,江陵失守了。
最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诸葛亮先是不信,认为来报信的人谎报军情,可在看到信使拿出刘备所写的亲笔信时,诸葛亮却又不得不相信这是一个现实。
随着刘备在襄阳不战而走,不仅仅是刘备个人的声望受到了影响,更是严重影响到了荆州人对刘备的信心。尤其是刘备之前强迁荆北百姓入荆南的举动,更是引起许多人的不满。只是那时没有表现出来,是因为许多人觉得刘备还有获胜的希望。可等到刘备退出襄阳,那些人对刘备的信心动摇了。
正所谓大难临头各自飞,当初投靠刘备是因为投了刘备能够给自己挣到一份前程,可眼下刘备明显是要不行了,那些墙头草又如何肯陪着刘备同生共死。作为荆州本土人士,自身的利益才是最关键的。虽然此时投靠刘福也不见得能落到什么好处,但至少要比顽抗到底最后落得个身死族灭要强。
荆州世家跟刘备不是一条心,打一开始就不是。愿意为刘备尽忠的,也就只有那些出身山阳的老臣以及刘备自己带来的人。可眼下,刘备身边的老人已经所剩不多,刘备只能将重任寄托在荆州世家子弟的身上。
刘备连江陵都没进去,直接就被拦在了城外。江陵四门紧闭,城头代表刘备的旗帜已经落下,换上了代表刘福的旗帜。
刘备气得想要攻城,却又被谋士马峤拦下,劝说刘备事已至此,江陵历来便是荆州重镇,城高池深,军中又缺乏必要的攻城器械,此时攻打江陵,非是时候。而且更关键的是,一旦陷入攻城战,而西汉军在得到消息以后轻骑赶来,腹背受敌之下难保会出现什么差池。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且先让江陵城中的贼子得意一段时间,待到日后再与这些人算总账。
刘备说攻城也只是一时的气话,作为一向被他看重的江陵,他又怎么会不知道攻取江陵的难度。叫刘备难以接受的只是他原本想要在江陵挫一挫西汉军的锐气,好给自己在襄阳不战而走挽回一点颜面,可现在,计划赶不上变化,泡汤了。只能带着人马退往荆南,同时分别派人通知夷陵的诸葛亮跟乌林的吕蒙,让他们各自想办法带兵退到荆南与自己汇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