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我为帝师(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夜间时分,宁荣两府灯火通明,颇为热闹。明日便是酒宴,上千名仆人们早忙碌起来,做着各种准备。
  贾环和一同返京的罗向阳,纪澄,萧梦祯在无忧堂前院里随意的说着明日待客的事。气氛轻松,自如。贾政派了长随信儿过来传话,喊他去一趟梦坡斋。
  …
  …
  贾环自无忧堂前院出来,过荣国府北街,进贾府,由甬道直走,过荣禧堂,向南大厅,抵达梦坡斋。这里是贾政的小书房。陈列精致,一件件的文玩,器物,字画,无不透着门贵族的气派,浸润着百年世族的底蕴。
  贾政一身浅白色的儒衫,头戴进贤冠,须发半苍白,背微驼。老年儒士。他背着双手,看着窗外的夜色。见贾环进来,转过身,道:“环哥儿来了,坐。”
  贾环躬身行一礼,依言坐下。二月初九在大明宫解决政变后,随后几天,和政老爹见过面。谈过几句局势。
  贾政沉吟着道:“近日天子下诏起复你。你母亲的寿辰操办,对你影响不大吧?”
  新近登基的治平天子酬功,起复贾环为翰林侍读学士、礼部侍郎,任南书房行走。贾环推辞不受,去了一趟东庄镇。操办此事的是甄太后。
  他担心夫人的寿辰操办,造成不好的影响,从而耽搁儿子的仕途进步。
  政老爹是中人之姿,在政治上颇为平庸。很多事情,看得并不透彻。贾环早已经过了走仕途的阶段。
  贾环并没有嘲笑贾政。政老爹这是关心他。神情平静的道:“无妨。”
  贾政点一点头。看着已经三十岁的儿子,捻须一叹。时光荏苒,他已经老了啊!
  想雍治七年的春节时,环哥儿才那么点的个子啊!那时,是要作诗。由此而崭露头角。他还训斥过环哥儿。
  他六十多岁的人,这一辈子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长子早秀,早亡。幸而长孙读书有成。大女儿在宫中,历经坎坷,现被尊为太皇太后。为天下最尊贵的女子。二女儿嫁在沈府,若北疆大胜,必将会被封为王妃。
  嫡次子宝玉,他最喜欢,最得意的儿子,如今却是令他失望。宝玉心灰意冷的修道向佛。
  环哥儿,这个庶子,他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千秋功过,自有青史评说。
  他知道环哥儿和他并不亲近。但,他终究是他的父亲。
  “去吧。去你母亲那儿看看。”
  …
  …
  夜间八点许,王夫人的东跨院中,还是很热闹。贾府的姑娘们都回府,夜里摆饭后,都在王夫人面前顽笑。
  计有:薛姨妈,迎春,探春,惜春,巧姐,宝琴,李纨,尤氏,湘云,邢岫烟,李嫂,李纹、李绮。还有各自的丫鬟们,陪房们。如平儿等。
  赵姨娘在这里,是可以有一个座位的。但她嫌不自在,没有来王夫人这里。
  贾环进来时,王熙凤刚去怡红院,将宝玉拉来给王夫人贺寿。她一身锦色的对襟褂子,风韵犹存。依稀可以窥见她十八岁时的美丽风情:凤辣子。
  王熙凤扭头,笑道:“嗳哟,环哥儿来了。我们正说着你呢。”
  姐妹们“刷刷”的目光看过来!贾环是下午回的贾府,还没有和她们照面。这时,微笑着点一点头,让鸳鸯把礼盒给玉钏儿收下。跪下来给王夫人磕头,“儿子为母亲贺寿。”
  礼法如此。
  王夫人面相衰老,坐在房中正中的位置,彩云两个大丫鬟随侍在身后。含笑着点点头,“环儿起来!”她如今的地位,如同当年的贾母。
  往事便如在风中消逝。她知道,贾环是贾府如今鼎盛的根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