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从百福巷回了月露居,濮家上下的气氛便有些两极分化。如姒是兴致勃勃地谋划着将来的出路,包括采菀的终身。而正房院子里则是一片愁云惨雾,对于明明很值得诟病的“如姒单独出府”一事,池氏并没有过来问一问如姒的去向或是追究。因为正如邱妈妈所想,清秀温柔的朝露在查账之事上头的犀利,实在叫池氏大为意外,也不得不重新再筹谋对策。
  对此,如姒只想说,没文化真可怕!池氏真的以为成功将一个丧母的嫡女磋磨成软弱怯懦的性子,她就能手握天下了?
  坐井观天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旧箱子,旧账本,随后几日又陆陆续续地再送进月露居。只不过送东西的人从池妈妈换成了双蝉双莺等正房大丫鬟们轮流上阵。不问也知道,邱妈妈是已经怕了朝露。但送账本和箱笼过来的速度又平均又稳定,几乎是三天一卷账本,两天一只箱子。
  若说池氏在拖延,人家的理由是真的非常充分。大姑娘你要嫁妆,我可以给你找啊,而且我正在给你找啊!你看,不是每天都有东西送过去么?你再急也没有用啊!
  但若说池氏真是要老老实实地将原配太太燕微的嫁妆都交出来还给如姒,别说如姒本人不信,濮家上下没一个人能信。不过对于眼前池氏的这个龟速行动缓兵法,如姒倒也并不急躁。尤其是跟朝露商量了一番,朝露往桓宁伯府递了个信儿之后,如姒就更不着急了。
  转眼又过了十来天,送来月露居实打实的东西,大概也有那么千把两银子了。如姒预料之内,等候已久的池氏反扑,终于要开始了。
  ☆、第33章 伪君子动口
  利益,永远是剥开所谓君子面具最直接的工具。
  当如姒被请进濮雒书房的时候,她真心又慨叹了一次。莫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古人的所谓读书人,所谓名门君子,还不是一样见钱眼开,见利忘义,见了白花花的money,还管什么贤不贤,齐不齐。
  一盏茶喝下去又续了一次水,引经据典,骈四俪六,说来说去濮雒也无非就是一个意思——女子之德是温良柔顺,君子之道是重义轻利,身为濮家女,当为濮家计。
  如姒听了头三句话便对于濮雒的舌灿莲花功力十分失望。
  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眼前的濮翰林实在演绎到了到极致。
  罗圈话说了又说,全然没有什么新意。
  用销售的理论来说,最佳说服对方的方式,首先要分析对方的需要,然后再提出自己的产品或理论,到底有什么样的优势或特性,能够给对方提供什么利益。
  远的不说,无师自通的池氏间中□□去的几句,便很符合这个“feature-age-benefit特质-优势-利益”理论系统。
  池氏说:“大姑娘如今也不小了,名声口碑都是要紧的。外家再如何有权有势,到底也不是自己家。再者看着前些年的样子,何曾是真将大姑娘放在心上了?说起孝心孝道,贤良名声,还是自己家的人才会给大姑娘打算。嫁妆财产,横竖也是不能落进外人手里,大姑娘说是不是?”
  虽然这些话后头的逻辑也是颇有些牵强,但若易地而处,以池氏此时此地的情势,如姒自问也未必能说出更合适的一番话。
  相形之下,濮雒绕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切中要害的干货。
  蜿蜒迂回的套话只是反复强调了一件事:贤良的女子该怎么做,你懂得。
  如姒只抱着茶碗,嘴角噙着笑静静听。
  姐今天倒想看看,这个不要脸的伪君子到底能说出什么来!
  同时心里也不由感叹,池氏能与濮雒恩爱这许多年,果然不是盖的!
  便是膝下无子,晁姨娘也不能将池氏正室地位撼动分毫。这不只是因为濮雒这个文人爱惜羽毛、不愿意传出一个宠妾灭妻的名声,更是因为池氏的情商与技巧。就算如姒听着濮雒已经将某些废话重复说了三次,池氏也能还是一脸仰慕地看着濮雒而没有打断他,只差拉一道横幅说:老爷好帅好棒棒!
  “咳咳,咳咳。”濮雒自己也觉得说不出什么新的道理了,只好干咳几声。只是始终没有看见如姒痛心疾首、痛哭流涕、痛改前非地表示自己要放弃对亡母嫁妆的追索,他便有些不知所措。
  毕竟自诩清高风雅,君子远庖厨十几年,若要直接说出“你别要嫁妆”这句话烟火人间谈钱的话,就如同剥了他那层伪君子的皮一样,濮雒转了半天也开不了口。
  如姒将那盏续了两次水,都快没了颜色的茶随手放下,仍旧是笑吟吟地看着濮雒不说话。
  沉得住气,是谈判桌上的基本功。
  谁急,谁输,除非是故意示弱使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