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2 / 4)
莫大夫瞪了一眼李炮子,连忙探头出去向四周看,见四周并未有车辆人群注意他们,才压低声音斥责道:“这大白天的,你乱叫什么呢?”
李炮子莫名其妙,正不知道自己说错了那里,柳阿继却开口替他解了围。
“李大哥,你同以前一样叫我就好。”
李炮子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竟青天白日的说了浑话,若要是被别人听到可是惹了祸事,李炮子连忙不停道歉。
“对不住啊,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自然是去京南。”莫大夫看不下去,说了一句就从里面拉下帘子,一副眼不见心不烦的模样。
也不知是不是人善被人欺,陈铭和莫大夫这对师徒对李炮子都不客气,偏偏李炮子心大虽然总出些乱子,却也从来不记仇,也从未开口抱怨过。
莫大夫人下药铺除了随身带的药箱,也并未带什么行李,李炮子虽然有些积蓄可柳阿继还是给二人指路,寻了之前藏在荒郊的银票,这才一路不停赶路。
一路上四人曾露宿荒郊,也曾入城住店,人前莫大夫便办成老父,柳阿继和李炮子认作兄妹,只有陈铭还是那一身花裙子小姑娘打扮。这一番也省去不少麻烦,便是出了了些意外凭着莫大夫老练精明和柳阿继身上的银票,也都一一化解了。
月余,一行人已经行至苏城,而苏城距离离京南只不到一百里,正当众人松了一口气,却再要出苏城的时候遇到了变故,他们当街遇到了追兵!
出事的时候四人正在城内,即便是想跑也无路可跑,还是凭着莫大夫在路上配的迷药才暂时摆脱,只是前无退路遥望城门又有重兵把守,拖得了一时拖不了一世。
眼见正当不止如此何是好,苏城城外却冲出大队人马,竖陈字军旗。
陈禄的人只慢了太子的人一步!柳阿继身旁的陈铭一把抓住了她,欣喜地指着阵前主将身旁的人,惊喜地叫道:“娘,是常公公,是常玉喜常公公!父王派人来救我们了!”
没等柳阿继多做表示,常玉喜带来的大军已经瞬间冲破了城门,两军对战陈禄的人马却生生撕开战场留了一条通路。常玉喜带着人马径直奔向柳阿继所在的马车,离得近了看清马车上的柳阿继和陈铭立刻翻身下马,常玉喜跪在乱军之中老泪纵横,叫了一声:“世子,娘娘大安!”
“公公,此时不是客气的时候,王爷还等着呢,快接娘和世子走吧!”常玉喜跳下马的时候,跟在他身后的一个兵卒也跳下了马,见常玉喜说完话连忙上前扶起他。
马车上的四个这时也被后面赶上的兵丁接上了马,顺着这条路跟着常玉喜出了城门,一路上陈禄的大军兵分两路,一队拦住了太子的人马,一路护送柳阿继一行人。
这一路策马三日,一行人终于进了京南。
而在城门口见到陈禄的时候,柳阿继只觉得恍如隔世。
☆、大结局
泰安初年,帝陈禄即位,册封尚氏霓裳为后。追封安氏为神武慈孝皇后。
禹王逼宫罪不可恕,念其知错能改,夺封号禹,赐姓废,为废王。姬如夺郡主封号,改封废王妃。其子嗣后代皆为贬为庶民,不承父姓不世袭。
登基以后,帝后感情不和,陈帝广纳后宫。泰安二年,萧贵妃作乱,皇长子陈铭于凤安宫持剑亲屠,以报皇后安危。
泰安三年,立皇长子陈铭为太子。同年边疆大乱,陈帝御驾亲征,太子监国皇后垂帘听政。
泰安七年帝毙,临行前帝不顾众臣反对有旨意,除太子子陈铭,余六幼子皆杀,太子继位。
太子继位,称永安,改历丰安。封生母安氏为神圣文治慈孝圣母皇太后,封养母尚氏为慈氏则天圣母皇太后。
永安帝幼年流落民间,深知人间疾苦,文韬武略开创一番盛世!然而永安帝一生最为人称赞,确非他治国之才,而是他对继母之孝,流传千古。
作者有话要说: 写完了,泪很感激大家的陪伴。再次道歉。
放上在写的新文原稿,如果大家喜欢,希望我们能下个故事再见。棒槌保证再也不会这么任性了。
最后,还是和大家说声对不起,谢谢!
第一章 ↑返回顶部↑
李炮子莫名其妙,正不知道自己说错了那里,柳阿继却开口替他解了围。
“李大哥,你同以前一样叫我就好。”
李炮子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竟青天白日的说了浑话,若要是被别人听到可是惹了祸事,李炮子连忙不停道歉。
“对不住啊,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自然是去京南。”莫大夫看不下去,说了一句就从里面拉下帘子,一副眼不见心不烦的模样。
也不知是不是人善被人欺,陈铭和莫大夫这对师徒对李炮子都不客气,偏偏李炮子心大虽然总出些乱子,却也从来不记仇,也从未开口抱怨过。
莫大夫人下药铺除了随身带的药箱,也并未带什么行李,李炮子虽然有些积蓄可柳阿继还是给二人指路,寻了之前藏在荒郊的银票,这才一路不停赶路。
一路上四人曾露宿荒郊,也曾入城住店,人前莫大夫便办成老父,柳阿继和李炮子认作兄妹,只有陈铭还是那一身花裙子小姑娘打扮。这一番也省去不少麻烦,便是出了了些意外凭着莫大夫老练精明和柳阿继身上的银票,也都一一化解了。
月余,一行人已经行至苏城,而苏城距离离京南只不到一百里,正当众人松了一口气,却再要出苏城的时候遇到了变故,他们当街遇到了追兵!
出事的时候四人正在城内,即便是想跑也无路可跑,还是凭着莫大夫在路上配的迷药才暂时摆脱,只是前无退路遥望城门又有重兵把守,拖得了一时拖不了一世。
眼见正当不止如此何是好,苏城城外却冲出大队人马,竖陈字军旗。
陈禄的人只慢了太子的人一步!柳阿继身旁的陈铭一把抓住了她,欣喜地指着阵前主将身旁的人,惊喜地叫道:“娘,是常公公,是常玉喜常公公!父王派人来救我们了!”
没等柳阿继多做表示,常玉喜带来的大军已经瞬间冲破了城门,两军对战陈禄的人马却生生撕开战场留了一条通路。常玉喜带着人马径直奔向柳阿继所在的马车,离得近了看清马车上的柳阿继和陈铭立刻翻身下马,常玉喜跪在乱军之中老泪纵横,叫了一声:“世子,娘娘大安!”
“公公,此时不是客气的时候,王爷还等着呢,快接娘和世子走吧!”常玉喜跳下马的时候,跟在他身后的一个兵卒也跳下了马,见常玉喜说完话连忙上前扶起他。
马车上的四个这时也被后面赶上的兵丁接上了马,顺着这条路跟着常玉喜出了城门,一路上陈禄的大军兵分两路,一队拦住了太子的人马,一路护送柳阿继一行人。
这一路策马三日,一行人终于进了京南。
而在城门口见到陈禄的时候,柳阿继只觉得恍如隔世。
☆、大结局
泰安初年,帝陈禄即位,册封尚氏霓裳为后。追封安氏为神武慈孝皇后。
禹王逼宫罪不可恕,念其知错能改,夺封号禹,赐姓废,为废王。姬如夺郡主封号,改封废王妃。其子嗣后代皆为贬为庶民,不承父姓不世袭。
登基以后,帝后感情不和,陈帝广纳后宫。泰安二年,萧贵妃作乱,皇长子陈铭于凤安宫持剑亲屠,以报皇后安危。
泰安三年,立皇长子陈铭为太子。同年边疆大乱,陈帝御驾亲征,太子监国皇后垂帘听政。
泰安七年帝毙,临行前帝不顾众臣反对有旨意,除太子子陈铭,余六幼子皆杀,太子继位。
太子继位,称永安,改历丰安。封生母安氏为神圣文治慈孝圣母皇太后,封养母尚氏为慈氏则天圣母皇太后。
永安帝幼年流落民间,深知人间疾苦,文韬武略开创一番盛世!然而永安帝一生最为人称赞,确非他治国之才,而是他对继母之孝,流传千古。
作者有话要说: 写完了,泪很感激大家的陪伴。再次道歉。
放上在写的新文原稿,如果大家喜欢,希望我们能下个故事再见。棒槌保证再也不会这么任性了。
最后,还是和大家说声对不起,谢谢!
第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