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机器设备方面我倒是不怎么担心,这些东西英国人用不到,苏联人方面我已经做了一定的让步,这两国不会给我们捣太多的乱。我最担心的是军工原料以及武器装备这两方面,美国人能不能完全的履行协议。苏联人,特别是英国人会在暗中捣鬼。”
  杨震的话音落下,那边自返回这间会议室之后,不知道在想着什么,一直没有说话的老帅突然接口道:“你是说美国人肯定不会完全的落实这份协议?这不太可能吧,已经白纸黑字的签署上了。作为一个大国,他们这个信誉总该是要讲的。你是不是担心其他方面?”
  对于老帅的明显有些不太相信,杨震苦笑道:“老首长,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是绝对会发生的。美国人的战略重点在哪儿?是欧洲的德国人。无论按照军工生产能力,以及除了海军之外,其余军兵种的实力,德国才是美国人首选的敌人。”
  “而亚洲至少在目前看,还不是他们的战略重点。否则以美国人的国力,为什么要拉拢我们?以他们的雄厚国力来说,即便是后发制人,日本人也没有任何战胜的可能。两国的整体实力,相差太过于悬殊了。”
  “他们这么做不就是希望一旦美日真正爆发战争,让我们牵制住日军部分兵力,使其无法在东南亚和太平洋上投入太多的兵力。至少在他们解决德国人之前,保住澳大利亚和夏威夷不被日军侵占。”
  “当然美国人也有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希望我们能在战场上尽可能多的消灭日军,以节省他们美国青年宝贵的生命。在财雄势大的美国人眼中,物资和装备是算不上什么的,他们美国人的性命,才是最值钱的。”
  “而英国人,也是出于这个目的。他们也一样希望我们能够分散日军的兵力,在他们解决德国人之前保证印度不受到威胁。否则一旦印度被日军占领,那么对英国人来说,将会是一个极其糟糕的结果。”
  “先欧后亚的战略目标,使得美国人无论是物资还是装备,都要先可着欧洲战场来。几乎攻占了整个欧洲,获得了大量西欧发达国家大量工业资源的德国人,所拥有的战争资源,也远远不是日本人可以相比的。”
  “而在美国战略重点的欧洲,正在与德国人作战的两个对手之中。英国的确有相对完整和庞大的现代化军工能力,但是他们的产能想要满足所有战争的巨大需求,还是有些力不从心。毕竟现代武器装备生产,是一个异常缓慢的过程。不是过去几门大炮,几支燧发枪膛枪就能解决的。”
  “他们的确有健全和相对强大的工业体系,但是以他们的工业生产能力,要想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在战争中巨大的消耗,恐怕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英国陆军拙劣的战术和德国军队的过于优秀,也使得欧洲战场上的残酷性和激烈性,远远的超过亚洲。”
  “而且英国人在武器研发的速度上,也远远不如美国人。在这种情况之下对于美国的装备,英国人的依赖性还是很大。特别是汽车、坦克一类的陆军装备,英国人对美国装备的需求量是相当可观。”
  “同时还有保持一支强大海军的英国人,对装甲钢一类的制造坦克和舰艇的物资需求量也绝对不会小,甚至还有可能超过他们自身的产量。现在英军中有多少装备,是从美国人那里买来或是交换来的,恐怕英国人自己都数不过来。”
  第1526章 前有狼、后有虎
  说到这里,杨震摇摇头道:“至于苏联人,最重要的军工基地已经丢失。其余的兵工厂正在忙着西迁,再加上苏德战场上巨大的消耗,对美国装备的需求量更大。而且相对英国人来说,他们不仅仅需要的是单纯的装备。机器设备、军工原料,更是几乎是无一不要。”
  “美国人的确是军工生产能力强大,但是他们的生产能力再强大。也无法在满足自身扩军需要,以及一旦自身投入到战争之后。同样面对巨大装备消耗,无限度的满足所有参战国所需的装备。”
  “而美国人的战略重点,又注定会使得他们在援助装备的时候,首先照顾英国和苏联的需要。尽管缺乏有效海军的德国人,无力对美国本土实施攻击,但是美国人无法接受德国人占领整个欧洲。而眼下连中国都没有能力完全有一口吃掉的日本人,对美国人的威胁是有,但是远没有德国人那么大。”
  “这样一来美国人能给我们的援助,很难满足纸面上的数量。美国人答应了是一回事,但是真正做起来又是一回事。再加上苏联和英国,为了满足自己巨大的战争消耗,肯定会在美国对我们物资和装备的援助上动脑筋的。”
  “协议是一码事,但是真正落到实处又是一码事。而我们本身在美国的战略格局上,不过是用来牵制日本人的一个棋子而已。在争取美援物资和装备上,我们这个最弱的一环,可谓是前有狼、后有虎。老首长,白纸、黑字,很多时候也不过是废纸一张而已。”
  “苏联人现在有求于我们,至少在明面上不敢太过于动手脚,但是暗中不捣鬼基本上没有可能。所以我才事先和他们光明正大提出来,直接签署一份协议。让他们在行事的时候,有一些的顾忌。”
  “给他们让一些利,保证我们所需的绝大部分物资能够顺利抵达,就算是咱们缴的买路钱吧。委曲求全,虽然也是一种无奈,但是总比我们隔三岔五的和他们吵一架,物资三天两头被扣,各种机器设备、军工原料以及武器装备在半路失踪要好的多。”
  “而英国人那里对于我们,也许不会明取豪夺。但是如果说在整个战争时期,不玩什么花样的话,打死我都不会相信。因为他们自身生产和升级能力,根本就跟不上战争之中巨大的消耗,对于美国援助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美制轻武器,他们是不屑一顾的。他们自己的布伦式轻机枪和维克斯重机枪的性能,并不比美制机枪差。甚至布伦式轻机枪的性能,还要在勃朗宁轻机枪之上,他们缺乏的是坦克和战术飞机等重武器。”
  “不过我考虑他们在飞机上的差头不会太大,即便有缺乏,美国人也可以完全满足他们。但是坦克就不一样了,面对德军在战术和坦克性能上的优势,消耗的数量将会异常的庞大。”
  “英国人的坦克性能和产能也就那么一回事吧,虽说比我们光板要好的多,但是与苏美德三国相比他们可就是差的太远了,也就比意大利和日本人强一些。对付德军的坦克,他们自身的生产能力,以及坦克性能很难满足需要。”
  “重武器的生产和设计,复杂性以及对原材料的消耗,都远非轻武器可以相比的。在英国人的坦克无论是性能,还是生产数量都满足不了需求的情况之下。英国人要想填补这个缺口,那就只能将眼睛盯到,至少火力上暂时可以与德军坦克抗衡的美国货上。”
  “战场上巨大的消耗,让难以承受的英国人肯定会想办法填补自己的缺口。从苏德战争爆发之后,英国人在第一时间便给英国人提供坦克和飞机装备,速度甚至远远超过美国的反应来看。让他们去苏联人口中夺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老首长,英国人会提供给我们一批坦克和飞机。但是他们提供飞机和坦克,恐怕都是他们自己淘汰下来的,在欧洲战场上已经力不从心的二手货。他们这么做,不单单是为了向美国人表示自己与美国盟友站在一条线上的决心,以及出于自己战略利益上的考虑。”
  “更重要的是他们想用这些二手货,替换美国人给我们的新式装备,补充他们自己手中的缺口和不足。老首长、政委,你们看着吧。别看现在签署协议,但是明年我们能得到的美国坦克数量肯定达不到协议上的标准。而明明自身产能不足的英国人,则肯定会提供给我们,一批相当数量的坦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简单,随着德军新式的坦克不断出现,他们的所谓玛蒂尔达二型坦克、十字军巡洋坦克,已经越来越不从心。甚至在面对着德军四号坦克的时候,他们最新式的丘吉尔步兵坦克和瓦伦丁步兵坦克,也无法满足需要。”
  “而美国人的坦克,却还要供应苏联和我们,不可能都先可着他们。同样要面对德军新式坦克威胁的苏联人那里,英国人是不会动脑筋的。因为苏联人在战场上拖住的德军数量越多,对于英国人来说越有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