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1 / 4)
元靖帝膝下现放着两个皇子,晋王固然有贤名,却没什么建树,看平常举止,对朝政也不甚上心。倒是韩玠辛劳,以摄政王的身份总理朝堂事务,于六部三司都极熟悉,更难得的是有射杀南苑王、平定雁鸣关战事之功劳,论才能功勋皆可服众。是以在大多数人眼中,韩玠登基,几乎是众望所归。
傅太后当然是个例外。
她是隆庆皇帝的母亲,即便平常疯疯癫癫不怎么能踏出昭阳宫,那也是闭宫静养而非禁足,今日的丧礼上,她自然不能缺席。或许是心头渴求强烈,压住了潜藏于心的恐惧,今日她竟然也没怎么发作,安安稳稳的撑到了现在。
金德是隆庆小皇帝跟前的司礼监掌印大太监,待众人叩拜完毕,正想着请韩玠上去,那头傅太后已经挪步上前,抢个先机。她的面色一如既往的苍白,强自镇定,目光扫过底下众宗亲和重臣,开口说了两句客套话后便婉转奔向正题。说了几句,觉得心虚,便又抬眉看向人群中的岐王和晋王。
因宗亲之中,韩玠以摄政王的身份站得靠前,傅太后这一抬头时,恰恰与韩玠的目光对视,便是一阵莫名的心慌,旋即挪开目光,直奔岐王。
可惜岐王并未如预料般看向她。
再看向晋王,那位满面哀戚,更没功夫理会她。
傅太后掌心湿腻,揪紧了衣裳,强自支撑下去,“……先帝在时,常夸晋王才能卓著,贤良仁善,明宗皇帝在时……”絮絮叨叨的一通话,无非是说晋王贤名仁慈,得前面两位皇帝看重,合该继位等等。可惜她自疯癫后大不如前,即便这长篇大论是先前就想好了的,说出来也不怎么连贯,她越说越紧张,疯癫日久的脑子愈发混沌,最后求救似的看向了晋王。
这回晋王理会她了,目光一触之后,缓缓挪开。
“臣弟惭愧,虽忝居王位,未能为先帝尽孝,未能为大行皇帝辅国理政,如何当得贤良二字。论才能、论德行,信王兄为辅佐大行皇帝鞠躬尽瘁,立下赫赫功劳,朝野上下,无人能及。”他稍稍侧身,像是对在场所有人说的,“臣弟自愧平庸,实不敢当此谬赞。”
傅太后的脸猛然变得惨白。
众目睽睽之下,最后一丝幻想被击得粉碎,她即便费心安排,晋王自愿退出,她能如何?况原先曾露过口风的岐王岿然不动,先前假意答应的晋王在此时釜底抽薪,那么她所安排的一切,她的垂死挣扎……连日来的期待与幻想化为泡影,那种熟悉的无措与惊恐又铺天盖地的席卷过来,傅太后瞧着底下满目缟素,不小心又对上了韩玠的眼睛。
他的脸上没太多表情,只是冷淡的看着她,那眼神似是嘲讽,似是不屑……
傅太后理不清那么多了,脑子要爆炸了似的,整个人都在颤抖,浑身上下像是冒起了虚汗,令她连站都站不稳。天旋地转,她费尽心力的挣扎,在此时显得可笑。倒下去的那一瞬间,傅太后的目光恍惚扫过一些熟悉的面孔,看到她们眼中的嘲讽,怪异又讽刺的看着她,仿佛她是戏台上自献其丑的傻子。
韩玠依旧站得笔直,甚至连眼睛都不曾眨一下。
“太后伤心太过,凤体违和,宣太医。”他沉声说。
五日之后,韩玠登基。
登基大典与去年没什么不同。又是三月的艳阳天气,宫城上下皆被明媚的阳光笼罩,檐头瓦上,熠熠生辉。经过冲洗的汉白玉阶不染纤尘,丹陛之上游龙飞舞,群臣列于阶下,韩玠一步步走上去,脚步坚定。
去年这个时候,他牵着思安的手,将他送至皇位。一年光阴折转,那个孩子不再惧怕空荡肃穆的乾清殿,却终究没能抵过身体的拖累。
“信王叔,将来我长大了,一定会是个明君!”
“信王叔,皇爷爷说了,为人君者,不能怕吃苦,要读更多的书,做更多的好事,才对得起这朝堂天下!”
“信王叔……”
“信王叔……”
那个孩子曾在这明黄龙椅上畏惧惶惑,曾在这龙椅上孤独无依,也曾在这龙椅上端坐,借着他给的胆气,颁下一道道圣旨——如果身体再健朗一些,将来的他,必定会是个好君王。
韩玠手指拂过龙椅,端端正正的坐下。
阳光铺满了皇城,殿外的汉白玉阶和护栏边是整整齐齐的禁军守卫,朝臣们跪列两侧,往外是韩玠所熟悉的宫宇楼阙,巍峨而肃穆,那檐头的明黄琉璃瓦映照着阳光,稍稍刺眼。群臣叩拜,韩玠朗然开口,颁下登基后的第一道圣旨——例行的为大行皇帝上谥号,封皇后,尊太妃。
待得小皇帝的丧礼完毕,已是四月了。
去年因元靖帝驾崩和雁鸣关战事而推迟的春试被列上议程,韩玠对这些事算是驾轻就熟,从摄政王到皇帝,除了身份转变之外,做的事情却仿佛没有太大的变化。
倒是谢璇不大适应。
从信王府搬进皇宫,诸般事务都有些陌生。她以前不怎么择床,这回却不知怎么的娇气了起来,连着两三天都没能睡得安稳,只能在晌午时补眠。从王妃到皇后,手上又多了许多事务,难免要费些神思——好在有婉太皇太妃在旁边帮忙,大小事宜经她详细一说,倒是全都捋顺了,能让她安心歇觉。 ↑返回顶部↑
傅太后当然是个例外。
她是隆庆皇帝的母亲,即便平常疯疯癫癫不怎么能踏出昭阳宫,那也是闭宫静养而非禁足,今日的丧礼上,她自然不能缺席。或许是心头渴求强烈,压住了潜藏于心的恐惧,今日她竟然也没怎么发作,安安稳稳的撑到了现在。
金德是隆庆小皇帝跟前的司礼监掌印大太监,待众人叩拜完毕,正想着请韩玠上去,那头傅太后已经挪步上前,抢个先机。她的面色一如既往的苍白,强自镇定,目光扫过底下众宗亲和重臣,开口说了两句客套话后便婉转奔向正题。说了几句,觉得心虚,便又抬眉看向人群中的岐王和晋王。
因宗亲之中,韩玠以摄政王的身份站得靠前,傅太后这一抬头时,恰恰与韩玠的目光对视,便是一阵莫名的心慌,旋即挪开目光,直奔岐王。
可惜岐王并未如预料般看向她。
再看向晋王,那位满面哀戚,更没功夫理会她。
傅太后掌心湿腻,揪紧了衣裳,强自支撑下去,“……先帝在时,常夸晋王才能卓著,贤良仁善,明宗皇帝在时……”絮絮叨叨的一通话,无非是说晋王贤名仁慈,得前面两位皇帝看重,合该继位等等。可惜她自疯癫后大不如前,即便这长篇大论是先前就想好了的,说出来也不怎么连贯,她越说越紧张,疯癫日久的脑子愈发混沌,最后求救似的看向了晋王。
这回晋王理会她了,目光一触之后,缓缓挪开。
“臣弟惭愧,虽忝居王位,未能为先帝尽孝,未能为大行皇帝辅国理政,如何当得贤良二字。论才能、论德行,信王兄为辅佐大行皇帝鞠躬尽瘁,立下赫赫功劳,朝野上下,无人能及。”他稍稍侧身,像是对在场所有人说的,“臣弟自愧平庸,实不敢当此谬赞。”
傅太后的脸猛然变得惨白。
众目睽睽之下,最后一丝幻想被击得粉碎,她即便费心安排,晋王自愿退出,她能如何?况原先曾露过口风的岐王岿然不动,先前假意答应的晋王在此时釜底抽薪,那么她所安排的一切,她的垂死挣扎……连日来的期待与幻想化为泡影,那种熟悉的无措与惊恐又铺天盖地的席卷过来,傅太后瞧着底下满目缟素,不小心又对上了韩玠的眼睛。
他的脸上没太多表情,只是冷淡的看着她,那眼神似是嘲讽,似是不屑……
傅太后理不清那么多了,脑子要爆炸了似的,整个人都在颤抖,浑身上下像是冒起了虚汗,令她连站都站不稳。天旋地转,她费尽心力的挣扎,在此时显得可笑。倒下去的那一瞬间,傅太后的目光恍惚扫过一些熟悉的面孔,看到她们眼中的嘲讽,怪异又讽刺的看着她,仿佛她是戏台上自献其丑的傻子。
韩玠依旧站得笔直,甚至连眼睛都不曾眨一下。
“太后伤心太过,凤体违和,宣太医。”他沉声说。
五日之后,韩玠登基。
登基大典与去年没什么不同。又是三月的艳阳天气,宫城上下皆被明媚的阳光笼罩,檐头瓦上,熠熠生辉。经过冲洗的汉白玉阶不染纤尘,丹陛之上游龙飞舞,群臣列于阶下,韩玠一步步走上去,脚步坚定。
去年这个时候,他牵着思安的手,将他送至皇位。一年光阴折转,那个孩子不再惧怕空荡肃穆的乾清殿,却终究没能抵过身体的拖累。
“信王叔,将来我长大了,一定会是个明君!”
“信王叔,皇爷爷说了,为人君者,不能怕吃苦,要读更多的书,做更多的好事,才对得起这朝堂天下!”
“信王叔……”
“信王叔……”
那个孩子曾在这明黄龙椅上畏惧惶惑,曾在这龙椅上孤独无依,也曾在这龙椅上端坐,借着他给的胆气,颁下一道道圣旨——如果身体再健朗一些,将来的他,必定会是个好君王。
韩玠手指拂过龙椅,端端正正的坐下。
阳光铺满了皇城,殿外的汉白玉阶和护栏边是整整齐齐的禁军守卫,朝臣们跪列两侧,往外是韩玠所熟悉的宫宇楼阙,巍峨而肃穆,那檐头的明黄琉璃瓦映照着阳光,稍稍刺眼。群臣叩拜,韩玠朗然开口,颁下登基后的第一道圣旨——例行的为大行皇帝上谥号,封皇后,尊太妃。
待得小皇帝的丧礼完毕,已是四月了。
去年因元靖帝驾崩和雁鸣关战事而推迟的春试被列上议程,韩玠对这些事算是驾轻就熟,从摄政王到皇帝,除了身份转变之外,做的事情却仿佛没有太大的变化。
倒是谢璇不大适应。
从信王府搬进皇宫,诸般事务都有些陌生。她以前不怎么择床,这回却不知怎么的娇气了起来,连着两三天都没能睡得安稳,只能在晌午时补眠。从王妃到皇后,手上又多了许多事务,难免要费些神思——好在有婉太皇太妃在旁边帮忙,大小事宜经她详细一说,倒是全都捋顺了,能让她安心歇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