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长远的布局(二)(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教育这个东西,从古到今,真的就都是这样啊。
  君不见,明朝276年里,通过科举一共录用了两万七千余名进士。但是这些人里,官员的子弟占了七成,大地主大富豪的子弟占了二成七。真正的普通中小地主或者经济比较良好的市民、农民的子弟,不过三分而已。
  即便是后世,教育是普及了。但是不同家庭的孩子,已经开始越来越明显的集中在了不同的学校或者不同的班级。
  人,生而不平等。诸葛京想要尽可能的把公平教育的机会带给每一个人,嗯,想法很美好,但绝对不可能实现。
  不过,虽然绝对不可能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不去做,不去努力了:当年诸葛亮对北伐的成功与否,或许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还有点希望。但是后来那就是彻底的绝望。但即便如此,难道他就没有努力了吗?
  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何等的悲壮与伟大。
  “大司马,下官也知道国家的财政无力长期支持如此规模庞大的蒙学。所以下官的想法是,国家先出钱修建县级蒙学。以后招生的时候就讲清楚,蒙学,不管是郡级还是县级。入学全部都要收费。国家补贴一部分,私人也承担一部分。如此,尽可能的让更多的人开蒙,让更多人的未来有所希望。”
  “……行宗的良苦用心,如此,你就放手去做吧。国家,嗯,伯耀,其他的我不多说,反正每年国家财政收入的三成,一文不少的划给礼部。由此带来的其他部门经费不够的问题,我们再想办法去克服……不过行宗,礼部由此必然是廉政公署的重点检查对象。若是出了贪腐……”
  “大司马放心,若是每县一学的计划得以施行。这摊子铺大了,下官不敢保证礼部每一个官员都是清廉的。但下官敢保证的是,这样的事情绝不会太多,而且,一旦发生,下官一定给大司马和诸位同僚一个清楚的交待。”
  “善,诸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唯有尽可能的推广教育,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才有长远的未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