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身先士卒,三军楷模(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利气闷的嘟囔了一声,自从多了个叔,他一叫就得被变着法子的骂一顿,他都习惯了。
  他爱战争,爱好和平的李轩就骂他,他爱和平,热爱战争的李轩还骂他。
  他感觉战争与和平都没问题,问题是李轩就讨厌他喊叔。
  摊上个这样的怪叔叔,真令人郁闷,别的学员一毕业准尉多有,他就是多喊了个“叔”。
  结果,中士。
  有个这号的叔,就是仗打的再大,又怎么升的上去?
  要不是亲叔李傕,看起来没便宜叔靠谱,他都想回凉州军了。
  “是让你们看孙坚三破韩遂之战中的闪光点,长处,不是让你们比较。”
  李轩放过了李利,把话头朝回拉了拉,“樊满的视角就很好,就是简单的一条战线的兵力如何配置,五里的距离兵要跑多久,真实的接战兵力,有效的攻击效率,就是简单的数字与逻辑。”
  顿了顿,又道,“樊满与李利一样,带有一定主观情绪,特别是伏斑,是在以看待敌人,而非中立的立场,来看待孙坚三破韩遂的战例。
  我们是要从别家的战例中吸取养分,这就要求你们先把自己变成海绵的状态,那才能吸取水分。
  而不是冻在一个杯子里的坚冰,遇到不同的本能就想反驳,就排异,无论对错,都认为自己没错,那就一滴水都吸收不到了。
  樊满的敏锐,就在于从案例中,敏锐的察觉到了孙坚突入的是韩遂右营边缘地带,这就是我们要吸收的战术运用,要做的将领特性情报分析。
  如果孙坚是特意从韩遂的右营边缘地带突入,那证明这是一个非常卓越的战术指挥官,情报部门在做此人的履历时,就要加注其战术习惯运用,一旦将来对敌,好给我们的前线将领,提供情报参考。
  如果孙坚是无意间选择了右营边缘突入,那履历上同样要以特意标注,宁可高看其一眼,也不能像伏斑那样,轻视人家。战略上可以蔑视敌人,但在战术上要重视,要高估。
  高估敌人,是为了战胜敌人,减少自己的损失。而高估自己,就是自己为自己制造幻觉,是为敌人战胜自己提供方便,是加大自己的损失。
  蔑视,重视,高估低估,都是为了实现赢的目的,一切与目的相悖的法与情绪,都是我们应该尽量摒弃掉的东西。
  我们要的东西,就是孙坚这样面对同一个韩遂大营,却是从右营边缘突入的不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