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2 / 4)
一是完全没信抓周管用,二是自家仨肉团子一点儿也没闹腾的完成了这桩大事,周芸芸心情好得很,完全没感受到周遭还有些隐隐的妒意。
话说回来,先前周芸芸还隐约有些担心自家仨肉团子会不会看中了同样的东西,直接当众掐起来。可事实证明,她多虑了。
至于抓周结果什么的,周芸芸表示,她完全不信。
不信……
……
有时候,话就是不能说得太满了。
周芸芸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家这仨小兔崽子居然还真不是瞎抓的,竟真的奔着那条道儿头也不回的去了。
没错,就是小兔崽子!!
多年来,周芸芸对自家那仨的称呼是变了又变,最终定格成为了小兔崽子。
原因无他,实在是因为这仨兔崽子太能折腾了。
最最可恶的是,他们仨还分人!!!
从能说话会跑跳开始,小兔崽子们整个画风就变了。等办完了抓周后,更是跟疯了一般,天天在家上蹿下跳。人家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他们只差没直接把房子给拆了。
对了,托他们仨的福,小八和小三山子成功的减掉了一身肥膘,就连周芸芸也恢复了曾经的少女身材。
没法子呢,这仨闹腾起来,能叫人恨得牙痒痒,可回头一看到他们讨巧卖乖,这一肚子的气自然而然就消退了。问题在于,同样的事情每天都在重演,于是周芸芸每天都会被气成河豚。
直到小兔崽子们满三周岁时,孟谨元宣布从次日起,开始给他们启蒙。
周芸芸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其实,早在怀孕之初,她就曾设想过将来孩子们的教育问题。那时候,她还不知晓肚子里是男孩还是女孩,若是男孩必然是听孟谨元的,走的恐怕也是科举之途,可要是女孩的话,只怕就该由她来亲自教养。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当答案揭晓之时,说真的,周芸芸很高兴。哪怕她本人并非重男轻女之人,在这个年代,当男子远远要比女子来得更为轻松自在。当然,教育问题也就交给了孟谨元。
那会儿,周芸芸还有想过是不是该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毕竟三岁启蒙是显得太早了些。不过,人始终都在变化,反正后来她是看开了,不单看开了,她还盼着这帮小兔崽子早点儿去上学,越早越好!
好在,终于到时间了。
因着孟谨元素日里都要去翰林院上衙,只有五日才一轮休,显然不可能成天陪伴着小兔崽子们,更不可能当他们的启蒙老师。所以,很快孟家就迎来了一主一仆两人。
一个经年的老秀才,带着个没留头的小书僮,周芸芸又拨了个仆妇去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算是暂时安定下来。
男客住的自然是前院东厢房,而西厢房则被简单的改造了一番,成为了一个小小的课堂。
随着仨小兔崽子的开蒙,周芸芸好歹略微歇了一口气。至于学业的安排,她也跟着去瞅了一眼,随后就决定不发一言。
说真的,对于三岁的孩子而言,孟谨元和先生共同制定的教学计划显然太严苛了点儿。不过,那也得视具体情况而定,反正这仨精力旺盛,与其叫他们闲得慌闯出祸来,还不如跟圣贤相爱相杀去。
可饶是如此,要说周芸芸真的完全不担心也是假的,哪怕母子四人只隔了半个院子,冷不丁的身边清净了下来,她多少还是有些不适应。
幸好,跟周芸芸的不适应比起来,小兔崽子们适应得特别好,就是先生要不好了。
孟谨元请来的先生姓林,已是五旬的年岁了,虽说身上只有个秀才的功名,可因着基础学问特别扎实,颇得孟谨元的赞誉。
唯一值得诟病的,估计就是不会变通了,这也是为何林先生考了一辈子,却仍只是个秀才的缘故。
要知道,考秀才只需要死记硬背,虽说内容多了点儿,可只要肯下苦功夫,通过的希望还是挺大的。可从乡试开始,却会出现大量的策论题,也就是实践题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哪怕理论知识再扎实也没用。 ↑返回顶部↑
话说回来,先前周芸芸还隐约有些担心自家仨肉团子会不会看中了同样的东西,直接当众掐起来。可事实证明,她多虑了。
至于抓周结果什么的,周芸芸表示,她完全不信。
不信……
……
有时候,话就是不能说得太满了。
周芸芸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家这仨小兔崽子居然还真不是瞎抓的,竟真的奔着那条道儿头也不回的去了。
没错,就是小兔崽子!!
多年来,周芸芸对自家那仨的称呼是变了又变,最终定格成为了小兔崽子。
原因无他,实在是因为这仨兔崽子太能折腾了。
最最可恶的是,他们仨还分人!!!
从能说话会跑跳开始,小兔崽子们整个画风就变了。等办完了抓周后,更是跟疯了一般,天天在家上蹿下跳。人家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他们只差没直接把房子给拆了。
对了,托他们仨的福,小八和小三山子成功的减掉了一身肥膘,就连周芸芸也恢复了曾经的少女身材。
没法子呢,这仨闹腾起来,能叫人恨得牙痒痒,可回头一看到他们讨巧卖乖,这一肚子的气自然而然就消退了。问题在于,同样的事情每天都在重演,于是周芸芸每天都会被气成河豚。
直到小兔崽子们满三周岁时,孟谨元宣布从次日起,开始给他们启蒙。
周芸芸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其实,早在怀孕之初,她就曾设想过将来孩子们的教育问题。那时候,她还不知晓肚子里是男孩还是女孩,若是男孩必然是听孟谨元的,走的恐怕也是科举之途,可要是女孩的话,只怕就该由她来亲自教养。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当答案揭晓之时,说真的,周芸芸很高兴。哪怕她本人并非重男轻女之人,在这个年代,当男子远远要比女子来得更为轻松自在。当然,教育问题也就交给了孟谨元。
那会儿,周芸芸还有想过是不是该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毕竟三岁启蒙是显得太早了些。不过,人始终都在变化,反正后来她是看开了,不单看开了,她还盼着这帮小兔崽子早点儿去上学,越早越好!
好在,终于到时间了。
因着孟谨元素日里都要去翰林院上衙,只有五日才一轮休,显然不可能成天陪伴着小兔崽子们,更不可能当他们的启蒙老师。所以,很快孟家就迎来了一主一仆两人。
一个经年的老秀才,带着个没留头的小书僮,周芸芸又拨了个仆妇去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算是暂时安定下来。
男客住的自然是前院东厢房,而西厢房则被简单的改造了一番,成为了一个小小的课堂。
随着仨小兔崽子的开蒙,周芸芸好歹略微歇了一口气。至于学业的安排,她也跟着去瞅了一眼,随后就决定不发一言。
说真的,对于三岁的孩子而言,孟谨元和先生共同制定的教学计划显然太严苛了点儿。不过,那也得视具体情况而定,反正这仨精力旺盛,与其叫他们闲得慌闯出祸来,还不如跟圣贤相爱相杀去。
可饶是如此,要说周芸芸真的完全不担心也是假的,哪怕母子四人只隔了半个院子,冷不丁的身边清净了下来,她多少还是有些不适应。
幸好,跟周芸芸的不适应比起来,小兔崽子们适应得特别好,就是先生要不好了。
孟谨元请来的先生姓林,已是五旬的年岁了,虽说身上只有个秀才的功名,可因着基础学问特别扎实,颇得孟谨元的赞誉。
唯一值得诟病的,估计就是不会变通了,这也是为何林先生考了一辈子,却仍只是个秀才的缘故。
要知道,考秀才只需要死记硬背,虽说内容多了点儿,可只要肯下苦功夫,通过的希望还是挺大的。可从乡试开始,却会出现大量的策论题,也就是实践题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哪怕理论知识再扎实也没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