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捉虫)(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柳嬷嬷不假他人,亲自帮着用红花油揉匀了,才去洗了手,往弘晖屋子里去,留下的梅香就看到苏培盛拿出一把钥匙。
  看到钥匙,清宁就想起自己逃跑的行为。
  她想着等见到四爷的时候,该如何解释自己绝对不是心虚更不是害羞才逃跑,而是……人有三急。
  清宁相比之下,更能接受这种“人生大事”的理由。想来四爷同属为人,更应该能够感同身受。
  至于什么西院里置备齐全……那都不算事。
  她是福晋,总有选择释放天性之地的场所。
  只是这样的理由,到底没来得及宣之于口,就接到四爷要出京办差的消息。
  山东闹灾初始,官员为了自身的乌纱帽,瞒而不报,眼见着灾民向京城涌入,才上奏天听。康熙原本已派遣官员前去赈灾,偏偏河间闹起水灾,又因山东饥民滞留河间,导致粮价高升,偏底下大小官员趁此机会,设立名目,多方征取,使得民怨爆发。
  四爷数天前,就让底下的人前往河间暗查。
  三爷收到消息的时候,吓得不轻,粮为根本,若是粮价一直居高不下,势必成为巨大隐忧,且不说康熙回来如何震怒。
  只说解决饥民因生计所迫,卖儿卖女的首要行为,是应该打击趁天灾人祸而囤积居奇的人。
  然官商勾结常见,若只是普通官员前往,哪敢保障这人不会通同作恶。
  三爷也是为难,若是此事等康熙回京后爆出,顶在人前的必然不是他,偏这个时候……不得不好声好气地同四爷商量。
  别人怕是不行,五爷、七爷也不必考虑。
  四人之中能去的,唯有素来冷面的四爷。
  三爷不是不能,只是没有非去不可的理由,就以要留守京城的理由说服四爷,更为了说通四爷,在二人的能力范围内,答应让四爷带去部分粮食赈灾。
  哪怕三爷觉得各地都有谷仓备存,不需多此一举,但四爷执意,他也顺水推舟答应,只在四爷出京后,立刻快马加鞭地往热河送去折子。
  清宁得到消息的时候,四爷已经快马离京二十多公里的路。在柳嬷嬷的帮助下,清宁帮着置办出行的一应物是,让苏培盛彻夜兼程地赶去。
  四爷一离开,整个四爷府顿时清冷了下来。
  清宁暂时也不必想着什么时候带着弘晖搬回正院,只认真地写了信,让人告知太子妃自己进宫的不便之处。
  而四爷府里,因为四爷离开的突然,基本上撒了手就走了。
  好在,后院的事情清宁已经交托给李氏,便是她想着李氏会不会放弃权利先安养身子,只是人家并不愿意。这事原本是她提起的,既然人家不觉辛苦,不顾身体虚弱也要手握权利,清宁也随她去,她不是原身,认为身为福晋,就该大权在握,鸡毛蒜皮的事情也要经从她的手。
  前院更不用她忧愁,四爷留下的幕僚团十分强大。
  清宁本以为这算是没她什么事情了,等柳嬷嬷一脸高兴的告知,绣房已经接到四爷亲手所画的图纸,正轮班排队地为她裁剪衣裳。
  清宁楞了。
  她不知道四爷多了一世的记忆,设计图稿虽也是为清宁量身打造,但因早有经验,动起手来并不花费多少时间。
  更甚至若非河间的消息早早送达,绣房收到的设计图稿就不会只有一幅了。
  “这……还真是四爷所设计的啊?”她还是有些不敢相信,整个人懵懵地有些没反应过来。
  “确定不是给来福的?”清宁神色木然地看着柳嬷嬷。
  柳嬷嬷笑容一僵:“福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