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九、急敲登闻效陈东(一)(1 / 2)
黄宗羲既是兴奋,又是不安。
在他身后是近千名士子,其中既有太学生,也有在这些天里闻讯赶来的廪生,黄宗羲自以为保密得当,这几天里赶到金陵城来的士子数量竟然有数千之众。
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士子赶来。
这与江南文风极盛有关,而且也与俞国振在这五年时间里打造的通行于长江中下游各地的水运航线有关。各种小火轮穿行于长江运河之间,使得江南的交通运输空前便利,而黄宗羲派人出去,仅仅是几天间,就聚来了这么多人。
有些人甚至连黄宗羲都没有想到会来。
人群把他挤着,给他力量,也让他觉得自豪。
登高一呼,赢粮景从,不过如此!
就在这时,一个人气喘吁吁地从人群中挤出来,挤到了他的身前,一把揪住了他的胸口。
“黄太冲,你快把人散了!”
揪着黄宗羲胸襟的人,不是顾炎武,也不是归庄,而是侯方域。
一脸灰败的侯方域身体都有些发抖,也不知是激动的,还是挤的。黄宗羲轻蔑地看着他,推开他的手,正了正自己的衣冠。
子路当初正冠而死,也不过是如此吧。
黄宗羲此刻心中满满荡荡都充盈着一种使命感,在俞国振建立新朝的五项决策中,连前朝的诸多官员,都被他随意打发掉,那么天下的士子今后的前途可想而知。此次召集江南士子闹一次学变,向俞国持施加压力,即使不能改变俞国振的决定,却也可以振奋士林的人心士气。
因此,对侯方域这个“变节者”,黄宗羲没有半点好感。
“侯兄,你自去吹捧新朝,换取你的荣华富贵,道不同不相以谋,我等承续东林贤者之风,必不与名教敌人妥协!”
此语说得正气凛然,周围一片叫好之声,黄宗羲环首四顾,美中略有不足,这叫好之声都是来自士林,而旁边的那些看热闹的百姓,却是一个个默不做声。
这让黄宗羲多少有些不快,不过也没有什么,百姓们只是畏于强权,故此不敢吱声,但他们回去之后,自己领导士林给俞国振一个下马威的消息,便会传遍天下。
“黄太冲,你疯了,你这般做,是以卵击石!你原该再隐忍,寄希望于二三十年后……”
侯方域凑在黄宗羲耳畔低声说道,黄宗羲惊讶地看了他一眼,却还是把他推开。
无论侯方域如何巧言令色,黄宗羲走到现在这一步,都不会退缩了。
“你带着你的如意算盘去吧,去隐伏,象蛇一般缩入洞中冬眠去!”黄宗羲推了他一把,正待再说,突然间就听到军号声响起,紧接着,大批的华夏军士兵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将这些士子与普通百姓隔离开来。
黄宗羲知道最重要的时刻到了,他高傲地昂起了头,没有再理睬侯方域。
从侯方域方才短暂的话语里,黄宗羲约摸明白了他的心思,他大约是想潜伏入华夏体制之内,避开俞国振如朝阳初升一般的腾起之势,寄希望于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人。这个算盘打的很如意,因为侯方域的年纪很轻,足以同俞国振拼寿命。但是黄宗羲却有一种危机感,如果俞国振控制住全部局面,下一代、下下一代人还知道东林君子的铮铮铁骨么?还知道儒生清流的风采风度么?
到时候,就算儒学大昌,可是没有了东林,这大昌的儒学也必然是变了味的货色!
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直到周围又是一阵喧哗,黄宗羲才醒悟过来。
现在可不是发呆的时候,那些华夏军过来,想必接下来就是武力弹压了,甚至可能流血……“自古以来,正人君子斥歼邪,扬正气,未有不流血者。先君太仆卿公,于阉党气最盛之时,为国流血,死于牢狱。某黄太冲不肖,不敢堕先君清名,此华夏朝激浊扬清第一滴血,请自黄太冲始,勿涉其余士子也!”
想到这里,黄宗羲跳上路旁的一处台阶,扬声大喊,声嘶力竭之下,竟然将周围的一片喧闹弄静了下来。
他又喊了第二遍,眼见那些沉默的百姓似乎流露出敬仰之色,他心中觉得,只要再添一把火,今曰之事便成了大半……但就在这时,周围却一片铜锣之声响起,此后他无论说什么,周围都没有人听得到了。
却是华夏军士兵在敲着锣,倒不是有意掩饰他的话语,而是因为拥堵的人群实在太多,让人走都走不过去。
黄宗羲也不急,他看着士兵将百姓排开,排出一条通道来,然后从那正在召开国务联席会议的楼里,一队人齐走出,为首最先者是十几个雄壮的卫士,但却不拿仪仗不举旗号,跟在他们之后的,便是俞国振。 ↑返回顶部↑
在他身后是近千名士子,其中既有太学生,也有在这些天里闻讯赶来的廪生,黄宗羲自以为保密得当,这几天里赶到金陵城来的士子数量竟然有数千之众。
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士子赶来。
这与江南文风极盛有关,而且也与俞国振在这五年时间里打造的通行于长江中下游各地的水运航线有关。各种小火轮穿行于长江运河之间,使得江南的交通运输空前便利,而黄宗羲派人出去,仅仅是几天间,就聚来了这么多人。
有些人甚至连黄宗羲都没有想到会来。
人群把他挤着,给他力量,也让他觉得自豪。
登高一呼,赢粮景从,不过如此!
就在这时,一个人气喘吁吁地从人群中挤出来,挤到了他的身前,一把揪住了他的胸口。
“黄太冲,你快把人散了!”
揪着黄宗羲胸襟的人,不是顾炎武,也不是归庄,而是侯方域。
一脸灰败的侯方域身体都有些发抖,也不知是激动的,还是挤的。黄宗羲轻蔑地看着他,推开他的手,正了正自己的衣冠。
子路当初正冠而死,也不过是如此吧。
黄宗羲此刻心中满满荡荡都充盈着一种使命感,在俞国振建立新朝的五项决策中,连前朝的诸多官员,都被他随意打发掉,那么天下的士子今后的前途可想而知。此次召集江南士子闹一次学变,向俞国持施加压力,即使不能改变俞国振的决定,却也可以振奋士林的人心士气。
因此,对侯方域这个“变节者”,黄宗羲没有半点好感。
“侯兄,你自去吹捧新朝,换取你的荣华富贵,道不同不相以谋,我等承续东林贤者之风,必不与名教敌人妥协!”
此语说得正气凛然,周围一片叫好之声,黄宗羲环首四顾,美中略有不足,这叫好之声都是来自士林,而旁边的那些看热闹的百姓,却是一个个默不做声。
这让黄宗羲多少有些不快,不过也没有什么,百姓们只是畏于强权,故此不敢吱声,但他们回去之后,自己领导士林给俞国振一个下马威的消息,便会传遍天下。
“黄太冲,你疯了,你这般做,是以卵击石!你原该再隐忍,寄希望于二三十年后……”
侯方域凑在黄宗羲耳畔低声说道,黄宗羲惊讶地看了他一眼,却还是把他推开。
无论侯方域如何巧言令色,黄宗羲走到现在这一步,都不会退缩了。
“你带着你的如意算盘去吧,去隐伏,象蛇一般缩入洞中冬眠去!”黄宗羲推了他一把,正待再说,突然间就听到军号声响起,紧接着,大批的华夏军士兵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将这些士子与普通百姓隔离开来。
黄宗羲知道最重要的时刻到了,他高傲地昂起了头,没有再理睬侯方域。
从侯方域方才短暂的话语里,黄宗羲约摸明白了他的心思,他大约是想潜伏入华夏体制之内,避开俞国振如朝阳初升一般的腾起之势,寄希望于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人。这个算盘打的很如意,因为侯方域的年纪很轻,足以同俞国振拼寿命。但是黄宗羲却有一种危机感,如果俞国振控制住全部局面,下一代、下下一代人还知道东林君子的铮铮铁骨么?还知道儒生清流的风采风度么?
到时候,就算儒学大昌,可是没有了东林,这大昌的儒学也必然是变了味的货色!
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直到周围又是一阵喧哗,黄宗羲才醒悟过来。
现在可不是发呆的时候,那些华夏军过来,想必接下来就是武力弹压了,甚至可能流血……“自古以来,正人君子斥歼邪,扬正气,未有不流血者。先君太仆卿公,于阉党气最盛之时,为国流血,死于牢狱。某黄太冲不肖,不敢堕先君清名,此华夏朝激浊扬清第一滴血,请自黄太冲始,勿涉其余士子也!”
想到这里,黄宗羲跳上路旁的一处台阶,扬声大喊,声嘶力竭之下,竟然将周围的一片喧闹弄静了下来。
他又喊了第二遍,眼见那些沉默的百姓似乎流露出敬仰之色,他心中觉得,只要再添一把火,今曰之事便成了大半……但就在这时,周围却一片铜锣之声响起,此后他无论说什么,周围都没有人听得到了。
却是华夏军士兵在敲着锣,倒不是有意掩饰他的话语,而是因为拥堵的人群实在太多,让人走都走不过去。
黄宗羲也不急,他看着士兵将百姓排开,排出一条通道来,然后从那正在召开国务联席会议的楼里,一队人齐走出,为首最先者是十几个雄壮的卫士,但却不拿仪仗不举旗号,跟在他们之后的,便是俞国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