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网前夕(2 / 3)
“虽然话有点难开口,但我还是得实话实说。我就想问一问,你究竟有没有复出之心?如果有,我愿意再跟你。可如果你真的看破官场,从此做个富家翁,那我就是来向你告辞,我要另投新主。”
……
“本来我的打算就是想让你投靠燕王,准确一点说不是投靠燕王本人,而是想办法去辅助燕王次子朱高煦,他今年十二岁了,此人顽劣孔武,心术不正。你这个阴谋者去辅佐他,正符合他的本性。
“大人深谋远虑啊!”
……
李维正的嘴角浮起了一丝会心的笑容,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当时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现在,他当年种下的种子终于生根芽了,还有十三郎,自己答应他的事情也办到了,现在该是他兑现承诺的时候了。
想到这。李维正走回书桌,展开一张信纸,写下了两个字:‘可行’
他又命人唤进送信者,把信交给他道:“你即刻回去,把这封信交给吕先生,不得有误。”
“遵令!”
李维正点点头,又命人赏他一百两银子,信使感激不尽,磕头去了。
办完了这件事,书房里又安静下来,李维正轻轻地揉着太阳穴,思路又回到今天的一个重大决策上,今天的朝堂上,他提出了广劝学的提案,要求各地官府三年之内不准建立新官署用省下来的钱进行劝学,在全国各地广建学堂,凡六岁以上男女童皆要入学,男童学十年,女童四年,所需费用由官府统一承担。凡有违令父母不遵从者技一百,税赋翻倍。
这个提议得到了朝廷百官普遍的支持,但在女童入学一事上却引起极大争议。虽然女子将来相夫教子是有必要读一点书,成立女校也算是可行。但李维正原来提出的方案是男女都要学十年,就是这一点让朝廷百官大都反对,认为女童读十年太长,最后几经磋商,大家达成了妥协,男女学堂分开。女童读书四年。如果极少数人确实有意再继续读书,且家庭也允许,则可进各省的女子中等学堂继续读书。
虽然没有事先李维正原先男女平等的设想,但他也知道,能达成这个妥协已是不易,要改变观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他的君主立宪制也一样。关键并不在于他推行什么措施制度,这个很容易办到,难的是君主立宪制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样即使他李维正不在了,君主立宪制也会永久的流传下去,正如他要把高丽并归大明需要用一代人的时间一样,让君主立宪制的观念深入人心也需要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时间,从孩童时就要用这种观点教育他们,让君主立宪制的观念伴随着他们长大。
“民贵君轻;众生平等。’
他要让平等、博爱、自由的观念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根深蒂固,这将是他毕生追求的理想。
李维正忍不住笑了,他对自己的理想充满了信心,忽然他感到一双温暖的手放在他的脖颈处,身后一个温柔的声音响起,“大郎,在笑什备呢?”
是紫童,李维正握住了爱妻的手,这是一双温暖而柔软的手,这么多年来,就是这双手在背后一直默默地支持着自己,使他从来没有为家庭琐事而烦恼,她一路随自己颠沛流离,从京城到凤阳、到山东、到辽东,甚至高丽,她从来没有任何怨言,在外面她还并不是自己的正妻,这一切她都默默地忍受了,替他撑起了这个家。
此刻,握着这只手,李维正心中感到无比的温馨,他笑了笑道:“我在想,如果让知秋和叶子读十年的书,你答应吗?”
“知秋你让她读二十年书都没问题,可叶子……我不说你也知道。”
叶紫童转到李维正面前坐下,微微笑道:“大郎是考虑让大明的女童入学吗?”
李维正点了点头,“其实像你们官家小姐大部分人都有机会读书,可一般人家都没有机会了,说到底还是一个家庭负担问题,因为想着女儿迟早是要嫁人,所以一般人家也不肯在女孩儿身上花钱,可如果是官府负担,而且不读书还要受罚的话,我想大部分人家都会送女儿去读书。”
“大郎想得很好,不过我估计在偏远乡村,还是有人家不肯送女儿去读书。”
“我当然知道不可能全部办到。只要有七成*人肯送去,我就心满意足了。”
紫童低头想了想,便笑道:“大郎,我今天找你有件别的事情。”
“什么事?”
“是关于顾英的事。”
“顾英?”李维正一怔,“她怎么了?”
紫童叹了一口气,“你难道真的不知道,她为什么到今天还一直不嫁吗?”
李维正没有吭声,以前他或许不知道,可这两个月和顾英的几次接触,那躲闪地眼神,那吞吞吐吐的话语,他还可能不知道吗? ↑返回顶部↑
……
“本来我的打算就是想让你投靠燕王,准确一点说不是投靠燕王本人,而是想办法去辅助燕王次子朱高煦,他今年十二岁了,此人顽劣孔武,心术不正。你这个阴谋者去辅佐他,正符合他的本性。
“大人深谋远虑啊!”
……
李维正的嘴角浮起了一丝会心的笑容,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当时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现在,他当年种下的种子终于生根芽了,还有十三郎,自己答应他的事情也办到了,现在该是他兑现承诺的时候了。
想到这。李维正走回书桌,展开一张信纸,写下了两个字:‘可行’
他又命人唤进送信者,把信交给他道:“你即刻回去,把这封信交给吕先生,不得有误。”
“遵令!”
李维正点点头,又命人赏他一百两银子,信使感激不尽,磕头去了。
办完了这件事,书房里又安静下来,李维正轻轻地揉着太阳穴,思路又回到今天的一个重大决策上,今天的朝堂上,他提出了广劝学的提案,要求各地官府三年之内不准建立新官署用省下来的钱进行劝学,在全国各地广建学堂,凡六岁以上男女童皆要入学,男童学十年,女童四年,所需费用由官府统一承担。凡有违令父母不遵从者技一百,税赋翻倍。
这个提议得到了朝廷百官普遍的支持,但在女童入学一事上却引起极大争议。虽然女子将来相夫教子是有必要读一点书,成立女校也算是可行。但李维正原来提出的方案是男女都要学十年,就是这一点让朝廷百官大都反对,认为女童读十年太长,最后几经磋商,大家达成了妥协,男女学堂分开。女童读书四年。如果极少数人确实有意再继续读书,且家庭也允许,则可进各省的女子中等学堂继续读书。
虽然没有事先李维正原先男女平等的设想,但他也知道,能达成这个妥协已是不易,要改变观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他的君主立宪制也一样。关键并不在于他推行什么措施制度,这个很容易办到,难的是君主立宪制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样即使他李维正不在了,君主立宪制也会永久的流传下去,正如他要把高丽并归大明需要用一代人的时间一样,让君主立宪制的观念深入人心也需要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时间,从孩童时就要用这种观点教育他们,让君主立宪制的观念伴随着他们长大。
“民贵君轻;众生平等。’
他要让平等、博爱、自由的观念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根深蒂固,这将是他毕生追求的理想。
李维正忍不住笑了,他对自己的理想充满了信心,忽然他感到一双温暖的手放在他的脖颈处,身后一个温柔的声音响起,“大郎,在笑什备呢?”
是紫童,李维正握住了爱妻的手,这是一双温暖而柔软的手,这么多年来,就是这双手在背后一直默默地支持着自己,使他从来没有为家庭琐事而烦恼,她一路随自己颠沛流离,从京城到凤阳、到山东、到辽东,甚至高丽,她从来没有任何怨言,在外面她还并不是自己的正妻,这一切她都默默地忍受了,替他撑起了这个家。
此刻,握着这只手,李维正心中感到无比的温馨,他笑了笑道:“我在想,如果让知秋和叶子读十年的书,你答应吗?”
“知秋你让她读二十年书都没问题,可叶子……我不说你也知道。”
叶紫童转到李维正面前坐下,微微笑道:“大郎是考虑让大明的女童入学吗?”
李维正点了点头,“其实像你们官家小姐大部分人都有机会读书,可一般人家都没有机会了,说到底还是一个家庭负担问题,因为想着女儿迟早是要嫁人,所以一般人家也不肯在女孩儿身上花钱,可如果是官府负担,而且不读书还要受罚的话,我想大部分人家都会送女儿去读书。”
“大郎想得很好,不过我估计在偏远乡村,还是有人家不肯送女儿去读书。”
“我当然知道不可能全部办到。只要有七成*人肯送去,我就心满意足了。”
紫童低头想了想,便笑道:“大郎,我今天找你有件别的事情。”
“什么事?”
“是关于顾英的事。”
“顾英?”李维正一怔,“她怎么了?”
紫童叹了一口气,“你难道真的不知道,她为什么到今天还一直不嫁吗?”
李维正没有吭声,以前他或许不知道,可这两个月和顾英的几次接触,那躲闪地眼神,那吞吞吐吐的话语,他还可能不知道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