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又来一波 (8)(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十年前,我对美国的感官还可以。
  大概就是虽然这也不是什么好鸟——八国联军里面也有他们,不过美国□□的宣传工作做的好,看了那么多大片,你也就觉得这个国家还不错。
  而且,前有日本,后有韩国,美国的那点问题好像也就不成问题了。
  但是现在,日本还有人去拜靖国,韩国也还是我大韩民国xx,可再看到这些呢,也就是一声冷笑,特别是对于韩国,现在看他们,就颇有一种看跳梁小丑的心理优势。
  对日本的那种参拜我还是厌恶的,但又有一种,什么玩意啊,也就是我大兔子不想,想了分分钟碾了你!
  国家,就这么在不知不觉中强大起来了。
  我小时候说到国外,哪怕是某个不知名的小国家,也会有一种好厉害的感觉。
  都知道我是愤青,当年我还在文里引过网上流传的一句话——打台湾,我捐一个月的工资;打美国,我捐一年的;打日本,我捐一条命!
  还有台湾读者表示伤心难过,但站在我的立场上大概就是,你台湾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那时候一腔热血,就想把欺负我们的藐视我们的打个稀巴烂,为此可以不惜代价。
  现在再想,则是,当你逐渐强大了,那些你在意的东西都将不算什么。
  但就是我当时那样的思想,想到国外,也有一种下意识的觉得,那边应该更发达。
  我从小接受的是这样的影响——周边如果有谁出国了,人们提起来语气都不一样了。
  而看电视剧呢,也觉得那些发达国家很讲究。
  但是去年我们带小孩去三亚,在亚特兰蒂斯看表演,是一个根据波塞冬演绎的神话。
  反正就是王子公主,营救冒险,然后以杂技的形势表演出来。
  q7当时发出一个疑惑:都是外国人啊……
  他觉得很奇怪,怎么会是外国人呢?
  我一开始想告诉他,这个神话就来自于外国,但是突然的我反应过来他这句话带出来的意思——有趣的好玩的应该都是我们中国的啊。
  我的祖辈生活在动乱的年代,毫不夸张的说,他们是九死一生熬过来的。
  我小时候,他们经常念叨一件事,就是大灾荒那一年,找不到吃的,全家都要饿死了——不是形容,是一种实际情况,那时候人饿的浮肿、吃观音土非常常见。
  你敢拿一个馒头走到街上,立刻有人抢过来踩一脚吐口唾沫,你还要不要?不要,好,他捡起来吃了。
  就在这个时候,老家送来半袋枣。
  就是靠着这半袋枣,活了下来,说起来都非常感叹。
  我的父母小时候都有很深的挨饿的记忆。
  我家太后说,她饿的睡不着觉,我姥姥就让她喝水。
  她十多岁就在街道上捡鸡毛,一个月能赚个十几块,算是能填饱肚子了。
  到了我这一代,是再没有这种经历,但是潜意识里还是觉得国家落后,不够发达。
  但到了q7这一代,他们天然的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强大的国家,他们为这个国家的一切感到自豪骄傲。
  不夸张的说,在那一刻,我真有一种鼻子发酸的感觉,差一点潸然泪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