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穿过来了! 完结+番外_216(2 / 2)
如今辽国的国土包括了后世的东北,一部分华北,一部分内蒙古,一部分外蒙古。在这个年代来说都是“苦寒之地”,毕竟没暖气没空调,粮食产量低,文化上也比较弱,缺盐缺铁,底层人民比大周的底层人民过得更苦一点,相当大比例还处于游牧状态,一场寒流就是一场打击,所以才看大周就像看肥肉,时不时就想咬一口。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好几个朝代都是北面的民族南下,最终建立大一统政权的。比如元朝、清朝,苦寒之地的人最不缺狼性,骑在马背上,来去如风,相比起来农耕民族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守势,为此明朝的时候更是干脆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跟丫死磕了!
这个痼疾好不好解决?
站在后世的高度上看,还真有取巧的办法。
比如做羊毛生意。
对,就是这么不起眼的羊毛生意。
逻辑也很严谨——首先,羊毛本来算养羊的“副产品”,不咋值钱甚至大多数干脆当垃圾丢掉了,牧民养羊主要靠卖肉卖皮赚钱,都是一锤子买卖,经济效益一般。羊毛就不同了,割完一茬又一茬,牧民们觉得赚钱了,势必会扩大养羊的比例,如此一来,养马的比例就降低了,间接降低了攻击性。
其次,正所谓“穷横穷横”,你见哪个有钱人天天撸袖子跟人玩儿命的?等牧民有钱了,肯定就不想打仗了。这时候要是再能定居下来,不四处游牧了,有了根,就有了归化的可能。 ↑返回顶部↑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好几个朝代都是北面的民族南下,最终建立大一统政权的。比如元朝、清朝,苦寒之地的人最不缺狼性,骑在马背上,来去如风,相比起来农耕民族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守势,为此明朝的时候更是干脆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跟丫死磕了!
这个痼疾好不好解决?
站在后世的高度上看,还真有取巧的办法。
比如做羊毛生意。
对,就是这么不起眼的羊毛生意。
逻辑也很严谨——首先,羊毛本来算养羊的“副产品”,不咋值钱甚至大多数干脆当垃圾丢掉了,牧民养羊主要靠卖肉卖皮赚钱,都是一锤子买卖,经济效益一般。羊毛就不同了,割完一茬又一茬,牧民们觉得赚钱了,势必会扩大养羊的比例,如此一来,养马的比例就降低了,间接降低了攻击性。
其次,正所谓“穷横穷横”,你见哪个有钱人天天撸袖子跟人玩儿命的?等牧民有钱了,肯定就不想打仗了。这时候要是再能定居下来,不四处游牧了,有了根,就有了归化的可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