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走投无路(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虞卿先入为主,还是相信魏齐所言。
  认为信陵君太注重个人恩怨而忍看魏相受辱,吃了糊卷子不由面红耳赤:
  “如此,在下告辞!”
  二话没说,转身就走。
  魏齐刚愎自用、性烈如火,为逃难而颠沛流离、寄人篱下,非他的性格所能忍受;
  早有轻生之心,只因虞卿主动帮忙,才对信陵君抱了一线希望;
  一见虞卿怒气冲冲地回来,知道这仅有的最后希望也破灭了,不禁垂泪道:
  “我不能再拖累朋友了!”
  拔剑自刭而死。
  虞卿迟疑了一下,却没拦阻,因为他知道,魏齐也只能走上这条道路。
  冯谖听说虞卿来访,急忙赶来。
  到屋却只见信陵君在生闷气,问过才知因一言不合,竟拂袖而去。
  咳地一声叹口气:
  “魏齐不足惜,但虞卿这人却不可失之交臂,你应该向他慢慢解释,让他了解真相。
  现在他一怒而去,魏齐必死,他将永远也不会原谅你,太可惜啦!”
  信陵君一跺脚:
  “那就快追!”
  虽然只是前后脚,但等他们追到树林中,魏齐已躺在地上。
  不容信陵君张嘴,虞卿弯腰取剑,割下魏齐人头冷冷地放到信陵君脚下:
  “拿去换你的姐夫吧!”
  头也不回地跨过魏齐尸身,扬长而去。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虞卿列传》中说他从此再没回到赵国。
  因穷困而著《虞氏春秋》以“刺讥国家得失”,恐怕有误。
  因为他救魏齐是在“长平之战”以前。
  而长平战后,他还曾到邯郸去辩论赵是否应该割地事秦。
  但因救魏齐而弃相印则不容置疑。
  可见战国时期有那么一批人并不像苏秦、张仪等那么注意名利。
  魏齐的人头送到咸阳,范雎并不十分高兴,因为魏齐急于自杀而使自己的计划中途流产。
  没有理由继续扣留平原君了,只得礼送回国,没了道具,也不能再去讹诈别国。
  一怒之下,便也学赵襄子对智伯那样,用魏齐的人头做了个镂金尿盆,想来只图泄愤,并不运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