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荐贤自代(3 / 4)
秦昭王最信服的就是范雎。
听蔡泽非常肯定‘远交近攻’心里高兴,对蔡泽的好感也就多了:
“那蔡先生您看,经过邯郸之战后,我们又该交哪国、攻哪国?”
蔡泽不慌不忙地磕了个头: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操纵天下,也当有放有收。
无须讳言,在邯郸会战中秦军失利,百胜之秦因此心理极不平衡,必雪耻报仇为快。
但是与勾践相比,秦受的只是小挫而已,勾践都能忍,大王又何必定要伸一时之快?”
这也很合秦王的心意。
坦率地说,他的内心很矛盾:
一方面,自己和大多数将军同样,对于打败仗都归咎于某些客观原因,很想再战一次以决雌雄;
另一方面,跟信陵君纠集六国之力再战一场能否取胜?
不仅是没把握,也有点儿发怵。
所发出的战争叫嚣,其实除少量用于自我安慰之外,大部分还是为了安慰将军们。
蔡泽的论点,正好给他下台阶,不过,为了照顾面子,自己还得装腔作势:
“诚如先生所言,秦不过受到了小挫。
实不相瞒,挫后秦仍有精甲三十万,足以灭三晋,非勾践仅敝甲三千而屈于会稽所可比。
寡人不必做卧薪尝胆之忍吧?”
蔡泽暗笑秦王君相都是色厉内荏,表面上仍然恭恭敬敬:
“臣当然知道秦国的军力不会因一挫就损衰。
而且包括敌我双方在政治、经济各方面之综合对比,就是全胜之后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时势。
所以臣认为目前还不必急于报复,一面休养生息,进一步蓄集力量;
一面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日后避免再犯过去的错误,同时等待时机,做他日之搏。”
秦王点点头:
“您说的很有道理,只是魏信陵君终是我心头之患,不铲除他就难成一统天下之大业!”
蔡泽微笑:
“信陵君乃一时之雄耳,不足为虑。
六国虽因他的号召又竖‘合纵’大旗,但终究各揣私心,难成铁板一块,受逼则聚;时缓则解。
咱们再起一些离间作用,不愁到时候变‘纵’为‘横’。
只是需要耐心和时间,所以臣以为得等待。”
秦王不禁叹口气: ↑返回顶部↑
听蔡泽非常肯定‘远交近攻’心里高兴,对蔡泽的好感也就多了:
“那蔡先生您看,经过邯郸之战后,我们又该交哪国、攻哪国?”
蔡泽不慌不忙地磕了个头: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操纵天下,也当有放有收。
无须讳言,在邯郸会战中秦军失利,百胜之秦因此心理极不平衡,必雪耻报仇为快。
但是与勾践相比,秦受的只是小挫而已,勾践都能忍,大王又何必定要伸一时之快?”
这也很合秦王的心意。
坦率地说,他的内心很矛盾:
一方面,自己和大多数将军同样,对于打败仗都归咎于某些客观原因,很想再战一次以决雌雄;
另一方面,跟信陵君纠集六国之力再战一场能否取胜?
不仅是没把握,也有点儿发怵。
所发出的战争叫嚣,其实除少量用于自我安慰之外,大部分还是为了安慰将军们。
蔡泽的论点,正好给他下台阶,不过,为了照顾面子,自己还得装腔作势:
“诚如先生所言,秦不过受到了小挫。
实不相瞒,挫后秦仍有精甲三十万,足以灭三晋,非勾践仅敝甲三千而屈于会稽所可比。
寡人不必做卧薪尝胆之忍吧?”
蔡泽暗笑秦王君相都是色厉内荏,表面上仍然恭恭敬敬:
“臣当然知道秦国的军力不会因一挫就损衰。
而且包括敌我双方在政治、经济各方面之综合对比,就是全胜之后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时势。
所以臣认为目前还不必急于报复,一面休养生息,进一步蓄集力量;
一面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日后避免再犯过去的错误,同时等待时机,做他日之搏。”
秦王点点头:
“您说的很有道理,只是魏信陵君终是我心头之患,不铲除他就难成一统天下之大业!”
蔡泽微笑:
“信陵君乃一时之雄耳,不足为虑。
六国虽因他的号召又竖‘合纵’大旗,但终究各揣私心,难成铁板一块,受逼则聚;时缓则解。
咱们再起一些离间作用,不愁到时候变‘纵’为‘横’。
只是需要耐心和时间,所以臣以为得等待。”
秦王不禁叹口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