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痴人说梦(1 / 5)
公元前二五一年,平原君赵胜积劳成疾,不幸辞世。
赵孝成王任命廉颇为大将军代理相国,晋封为信平君。
听到这个消息,秦昭王十分兴奋:
“咱们是否可以趁赵国新丧重臣,新旧交替,人心不稳的时机,再攻赵国?”
蔡泽不同意:
“出兵时机还不成熟:
赵国虽然受过几次重大打击,人力物力损失严重,但人心愤长平之恨,同仇敌忾。
而且都经过军事训练和战火考验,老少妇孺皆能为战。
信陵君仍居邯郸,秦若攻赵,必不坐视,一声传呼天下响应,虽农夫也将持锄锸集其麾下。
所以说赵国之民不可藐,信陵之名不可欺啊!”
秦王恨得只咬牙:
“难道拿这个无忌小子就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任他挡住咱们东出之路?”
蔡泽笑笑:
“大王休恼,臣只是暂缓军事上的攻击,却要利用这个机会破坏各国之间的关系。
平原君毙后,各国必要派人去吊唁。
燕王喜和燕相栗腹都是贪鄙之辈。
臣已在他们身边安排下一人,相机行事挑拨离间,想办法制造事端让燕与赵打起来。
如此‘合纵’必定瓦解,信陵君不过区区一匹夫,对我们还有什么威胁?
待他们两败俱伤后,我们就可收拾残局,以获鹬蚌相争之利了,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秦王鼓掌大笑:
“此计甚妙!看起来你确实比范雎的鬼点子多!”
燕在昭王时曾派乐毅率五国之军连下齐国七十城几乎灭齐,盛极一时。
昭王死后,乐毅受燕惠王猜忌,而使骑劫代之。
乐毅功败垂成,投奔赵国,被赵王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
燕惠王责备乐毅避亡到赵国。
为此,乐毅慷慨地写下了著名的《报燕惠王书》,表明自己对先王的一片忠心。
此时,赵强而燕已衰落。
燕惠王又怕乐毅为泄愤而怂恿赵国攻燕,于是燕惠王又把乐毅的儿子乐间封为昌国君。
而乐毅往来于赵国、燕国之间,与燕国重新交好,燕、赵两国都任用他为客卿。
邯郸会战时,燕也曾发兵相助,二国的关系更加密切。 ↑返回顶部↑
赵孝成王任命廉颇为大将军代理相国,晋封为信平君。
听到这个消息,秦昭王十分兴奋:
“咱们是否可以趁赵国新丧重臣,新旧交替,人心不稳的时机,再攻赵国?”
蔡泽不同意:
“出兵时机还不成熟:
赵国虽然受过几次重大打击,人力物力损失严重,但人心愤长平之恨,同仇敌忾。
而且都经过军事训练和战火考验,老少妇孺皆能为战。
信陵君仍居邯郸,秦若攻赵,必不坐视,一声传呼天下响应,虽农夫也将持锄锸集其麾下。
所以说赵国之民不可藐,信陵之名不可欺啊!”
秦王恨得只咬牙:
“难道拿这个无忌小子就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任他挡住咱们东出之路?”
蔡泽笑笑:
“大王休恼,臣只是暂缓军事上的攻击,却要利用这个机会破坏各国之间的关系。
平原君毙后,各国必要派人去吊唁。
燕王喜和燕相栗腹都是贪鄙之辈。
臣已在他们身边安排下一人,相机行事挑拨离间,想办法制造事端让燕与赵打起来。
如此‘合纵’必定瓦解,信陵君不过区区一匹夫,对我们还有什么威胁?
待他们两败俱伤后,我们就可收拾残局,以获鹬蚌相争之利了,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秦王鼓掌大笑:
“此计甚妙!看起来你确实比范雎的鬼点子多!”
燕在昭王时曾派乐毅率五国之军连下齐国七十城几乎灭齐,盛极一时。
昭王死后,乐毅受燕惠王猜忌,而使骑劫代之。
乐毅功败垂成,投奔赵国,被赵王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
燕惠王责备乐毅避亡到赵国。
为此,乐毅慷慨地写下了著名的《报燕惠王书》,表明自己对先王的一片忠心。
此时,赵强而燕已衰落。
燕惠王又怕乐毅为泄愤而怂恿赵国攻燕,于是燕惠王又把乐毅的儿子乐间封为昌国君。
而乐毅往来于赵国、燕国之间,与燕国重新交好,燕、赵两国都任用他为客卿。
邯郸会战时,燕也曾发兵相助,二国的关系更加密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