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伪造遗诏(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再传伪诏,让他和蒙恬自尽!”
  李斯倒抽一口凉气:
  “此人好大的胆子,大到敢弑储君、残重臣!”
  但是又不得不屈从这个大胆的设计,他太在乎自己的地位了。
  自从通过老鼠的启发,认识到“地位”对人的重要意义后,就不停的争取、奋斗。
  好不容易才爬上权力的高峰,怎能轻易放弃呢?
  为了保住相位,连师兄都肯陷害,又岂能顾惜扶苏、蒙恬?
  胡亥当上了“秦二世”,却没报答李斯的“拥立”之功。
  反而在赵高的挑唆下,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其三族。
  而大秦帝国也只传到二世便被起义军推翻,画上句号。
  从根本上说赵高在其间“功不可灭”。
  所以后人骂他是“奸臣”。
  不过据传说,赵高是“长平惨案”中遇难的赵国大将赵括的后人。
  因其父战败有罪,他被罚没入宫为奴。
  后受阉割当了宦官。
  赵高入秦,因熟悉狱法被秦始皇任为中车府令,很受宠幸。
  如果当真,他“乱秦政,促其亡”,报了家仇国恨,倒是赵国的“孝子忠臣”。
  可见对“历史”必需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认识,不能“绝对”的理解。
  李斯、赵高的结局尚在数十年后,我们还是把镜头拉回到秦始皇的少年时代吧。
  坦率地说,吕不韦确是被信陵君的声势吓昏了头,过分恐慌。
  正如李斯所指出的:
  以秦国现有的实力,虽不足以出击,但保家还应无险,实在不必急于屈膝求和。
  既然还有“翻本”的余地,大家的头脑也就重新开动运转。
  在李斯的建议下,秦国制定了“军事上保守,政治上出击”的基本方针。
  信陵君率领的六国联盟现在可以说是兵多将广,声势浩大。
  所以打算先以政治攻势迫使秦国屈服求和。
  不料秦国却不理这个茬,于是便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但东部防线是秦的“生命线”,一旦失守就意味着灭亡,所以守军的抵抗非常顽强。
  而且入秦的咽喉要塞潼关和函谷关,都是修建在险峻的高山上,只有一路通行;
  道路又被秦军用滚木礌石封锁,将士们只得手脚并用,攀爬到城墙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