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分化瓦解(1 / 4)
当年,将渠因为反对栗腹发动侵赵战争,差点儿被砍头。
而燕王喜也不是出自真心愿意拜他为相。
只是做为战败国被迫接受的这个和谈条件。
所以他对燕王喜绝不会感恩戴德,怀仇挟恨倒是必然。
而且,谁不觊觎王位?
他和信陵君又是好朋友,只要有信陵君撑腰,天下还有什么事办不成?
何况还有赵军帮忙,他自己又掌握着燕国兵权,夺国称王易如反掌!
怎么办?
燕王喜越想越怕。
正在这时,秦使求见,说了几句“序言”,便转入正题:
劝燕王从函谷关撤回部队,与秦重结“连横”之盟;
保证燕今后不再受任何侵犯,永享平安。
出兵击秦,燕王也可以说是被迫,因为与赵定的和谈条件之一是燕国的军政大事由将渠决定。
他要参战,燕王就是不愿意也阻止不了。
出于一种逆反心理,燕王与秦的意见一致,但是,要想撤军,将渠能同意吗?
信陵君和赵国要问罪怎么办?
这两家哪位也惹不起。
秦使却早有准备:
“放心吧,我们可以给你制造一个谁也不能反对的正当理由。怎么样?
跟着我们走,没错。”
邯郸大会战后,魏安釐王害怕秦国报复自己,主动向秦道歉请罪。
为了表示诚意,还把太子增送到咸阳做人质,一住就是十年。
由于安釐王对秦的态度十分恭顺,又经常向有关方面送礼,秦对太子增的待遇不错。
但是,现在叔父带领几十万大军攻打潼关、函谷关,准备进军咸阳;
跟秦国成为不共戴天的生死对头,太子增害怕了。
很怕秦人一怒之下把自己杀掉。
而且秦国的态度也有了变化,增加了监管人员。
他们还都用仇视的目光盯着自己,行动自由也比过去受到严格限制。
所以每天提心吊胆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在恐惧中饱受煎熬。
这天,太子增正斜倚在床上泪汪汪地长吁短叹,忽然传来命令: ↑返回顶部↑
而燕王喜也不是出自真心愿意拜他为相。
只是做为战败国被迫接受的这个和谈条件。
所以他对燕王喜绝不会感恩戴德,怀仇挟恨倒是必然。
而且,谁不觊觎王位?
他和信陵君又是好朋友,只要有信陵君撑腰,天下还有什么事办不成?
何况还有赵军帮忙,他自己又掌握着燕国兵权,夺国称王易如反掌!
怎么办?
燕王喜越想越怕。
正在这时,秦使求见,说了几句“序言”,便转入正题:
劝燕王从函谷关撤回部队,与秦重结“连横”之盟;
保证燕今后不再受任何侵犯,永享平安。
出兵击秦,燕王也可以说是被迫,因为与赵定的和谈条件之一是燕国的军政大事由将渠决定。
他要参战,燕王就是不愿意也阻止不了。
出于一种逆反心理,燕王与秦的意见一致,但是,要想撤军,将渠能同意吗?
信陵君和赵国要问罪怎么办?
这两家哪位也惹不起。
秦使却早有准备:
“放心吧,我们可以给你制造一个谁也不能反对的正当理由。怎么样?
跟着我们走,没错。”
邯郸大会战后,魏安釐王害怕秦国报复自己,主动向秦道歉请罪。
为了表示诚意,还把太子增送到咸阳做人质,一住就是十年。
由于安釐王对秦的态度十分恭顺,又经常向有关方面送礼,秦对太子增的待遇不错。
但是,现在叔父带领几十万大军攻打潼关、函谷关,准备进军咸阳;
跟秦国成为不共戴天的生死对头,太子增害怕了。
很怕秦人一怒之下把自己杀掉。
而且秦国的态度也有了变化,增加了监管人员。
他们还都用仇视的目光盯着自己,行动自由也比过去受到严格限制。
所以每天提心吊胆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在恐惧中饱受煎熬。
这天,太子增正斜倚在床上泪汪汪地长吁短叹,忽然传来命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