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谢宸安这么想着,便也和萧敬之这么说了。
  萧敬之闻言道:“妻主不妨和她走往看看,看她态度如何。”
  谢宸安点头,御前侍卫是女皇身边最为亲近的人了,御前侍卫统领可以说是一个十分要紧的位置,此前的时候没想过夺储也就罢了,如今既然准备夺储,面对女皇身边如此亲近之人,能够结交是最好不过。
  不过郭嘉和许靖的脾性不一样,此前谢宸远做太女也有数年的时间,她能顺利将许靖收买,却一直也没能收买郭嘉,可见这事儿本身是很有些难度的。
  但却也可以通过此事看出郭嘉的确是个头脑清明的,她不站队,不表明态度,只忠心耿耿的守护女皇,这样反倒是能够让她更得女皇重用,毕竟女皇对于皇女的猜忌可从来没有少过,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真的让女皇安心。
  谢宸安正寻思着这样的人该怎么亲近,只听萧敬之又说道:“妻主也不必将此事过于放在心上,能够亲近自然是最好不过,若是不能也无妨,只要她一心护着皇上便够了。”
  谢宸安原本只想着萧敬之这是想让她多亲近收买些女皇身边的人,为后续的事情做铺垫,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想到了两人之前的谈话,萧敬之当是要警惕谢宸风对女皇动手。
  果然萧敬之的下一句话就是:“太女在宫中能够调动的人并不多,除了警惕暗中谋害之外,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禁卫军和御前侍卫的动向,目前御前侍卫由郭嘉带领,应当是并无二心,而禁卫军这边,许靖是时候动一动了。”
  许靖在此前秋猎一事上露出了马脚,按理来说动她并不难,但是问题就出在若是想要用秋猎的事情拖她下水,就需要先证明谢宸远此前的时候有意在猎场谋害。
  谢宸远人已经死了,而她死之前这件事情并没有曝光,所以现在来看这反倒是横在面前成了一个障碍,毕竟若是不能证明谢宸远的行为,那说许靖被谢宸远收买作出此等的事情又怎么能立得住脚呢?
  “那谢宸远那边……”
  “许靖这边的事情我来处理,若是不出差错,许靖被查处后下个接替者当是母亲的旧部。”
  谢宸安对萧敬之一贯是信任的,见萧敬之没打算多说,她便也就没有细问。
  萧敬之又说道:“此前的信已经派人送往前线,母亲当会很快收到,另外皇上的确准备派人召回柏铎……”
  冬日的午后阳光照射进室内,带着几分暖意,两个人就这样静静坐在一处,细细商量着这宫内外大大小小的事宜。
  谢宸安此前一直和郭嘉没有来往,骤然亲近也显得不妥,萧敬之这边已经派人查了郭嘉这边的情况,知道她的小女儿最近快到百天,她所幸在百日宴当天让人送了一份礼过去。
  谢宸安现在的身份在这,再怎么不受宠也是宛临王,臣子孩子的生辰她还是不便直接前往的,不然显得太过扎眼,而且若是这般突兀行为难免会使得郭嘉对她心生警惕,先这般试探性的来往几次也是不错。
  郭嘉倒是没有驳她面子,将她让人送去的礼物收了,还客气的让府上人准备了回礼,同时带了话过来,态度上倒是比当年待她好多了。
  想到郭嘉谢宸安便想到了此前她费心走动的庆历王、青安王和御史丞。
  庆历王现下不在京城,她不方便拜访,于是目前也只是逢年过节让人送礼过去罢了,庆历王每次都有回礼,两人也时常有书信来往,她老人家倒是不止一次表示会在夺储之争上帮她。
  青安王那边谢宸安现在仍旧是有事没事就去看看,两人以诗酒为友,关系倒是颇为亲近,但青安王不理会朝堂之事已久,真涉及到朝堂之事,青安王愿不愿意帮她却仍旧是不可定论。
  御史丞薛柬那边她此前也是采用怀柔的手法,每逢节假日便有所走往,她原本以为薛柬那等的人怕是没那么容易被打动,不过许是拖御史大夫葛林的福,在杜恒和葛清远成婚后不久薛柬便隐晦的表达出愿意归顺她的想法,如今她也算是拉拢到此人了。
  之前萧敬之的话也算是给了她一个提醒,光想着斗争还是不够的,该拉拢的还是要拉拢一些人才是,这样才能让她的获胜可能性更大,剩下的,还有谁可以拉拢呢?
  谢宸安开始在脑袋里面寻思了起来,大饶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另外还有枢密院、御史台和大理寺。
  三省之中中书省的中书令原本是薛潘,薛潘隐退之后由郁一蒙担任,但郁一蒙上任时间尚短,具体人品性格如何尚且不知。
  门下省侍中是秦浚,秦浚这人是由女皇一手提拔上来的,忠诚是不必言说的,只是处事过于油滑,爱钱也爱色,在名声方面不是很好。谢宸安不太看得上这人,不过若只是如此的话她其实也不介意拉拢她看看的,但是偏生她女儿秦夙此前的时候退了萧敬之的婚事,谢宸安怎么想都替萧敬之觉得不忿,是以在脑中飞快过了一遍就把这人放下了。
  剩下的尚书省,尚书令是娄钊,这人年过七十,可谓是三朝元老,在朝中的威望很足,倒是可以试试,不过她经历了三朝,见过了太多事,尤其是在经历了女皇时期诸子夺储一事,现在未必肯参与此事。
  剩下的就是六部。
  吏部尚书简厅,谢宸安从未见过此人,也从没和她打过照面,这人如何现在也是未可知。
  户部尚书原本是沈沉舟,沈家倒了之后现在是宋少宁在担任,听闻宋少宁如今方才三十,很是年少有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