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6章 三年(感谢诸神老大的打赏!)(1 / 1)
三年时间转眼便过去了。
这三年,整个世界虽然还是各地战乱频繁,但大多是一些局部的战争。特别是欧洲的战事,虽然没有停止,但也慢慢趋于僵持或是平静下来。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中华帝国停止了对外的扩张的原因。毕竟,如今的中华帝国,已经俨然成为世界第一大强国,不但人口占据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占领的国土面积已超过世界上人类能生存的总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但中华帝国的总经济量,尤其是工业方面,却还没有占到世界三分之一的份额。也正因为如此,中华帝国的内阁朝廷决定,修生养息一段时间,停止对外扩张,转而消化吸收前期已占据的领土和人口,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来。
中华帝国的不再发动战争,前期与之交战的各国暗自庆幸不已。奥斯曼土耳其已经退守小亚细亚半岛一偶之地,将与波斯交界的的各省割让给了波斯,而阿拉伯半岛上的叙利亚等地被埃及方面占据,其余的巴格达等幼发拉底河流域全部被中华帝国并入到汉志王国,成立了汉属阿拉伯联合王国,正式成为中华帝国最大的海外附庸国。当然,只是论国土面积,若是论人口数量,与遒罗以及缅甸或是锡克王国等属国相比,汉属阿拉伯联合王国仍旧远远不能与他们相比。
不过,对于中华帝国将势力扩张到整个阿拉伯半岛,除了奥斯曼帝国之外,再没有哪个欧洲国家反对。毕竟,从当前来看,中华帝国的实力已经强大到没有哪个国家能遏制的地步,而且,阿拉伯半岛上沙漠居多,人口稀少,除了一些阿拉伯战马和椰子油之类的外,并没有多少有用的资源,为了这片荒芜之地,随时地理位置和宗教位置很重要,但也没必要得罪中华帝国。
而当初最为看重这块利益的英国,此刻也虚弱不堪,无力向中华帝国提出有实际性的抗议来。其他国家自然就更加不做重视了。当然,也怪不得他们不重视,甚至英国其实也很想插一手,但此刻,他们的目光都被法国的巴黎公社给吸引住了。几乎整个欧洲,都对巴黎公社充满了敌意,哪怕是英国原本与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交恶,原本还在比利时和法德边境对峙开战的,此刻双方也顾不得继续作战,转而签订停战友好协议,一致将炮口对准新生的法国革命政权——巴黎公社。
而这三年来,虽然不是世界大战,整个欧洲的战事却一直没停止过。
因为法国的变乱,让整个欧洲无论是王室贵族,还是新兴的资产阶级,都很是害怕,纷纷出兵出力要扼杀法国的这帮无产阶级工人政权。
最占便宜的是德意志帝国。这个新成立的欧洲大陆帝国,在沙俄衰弱、奥地利帝国被击败,法国也被其击败并发生内乱的情况下,他迅速成为欧洲大陆最为强大的国家。国土面积,更是比原本小小的普鲁士壮大了数倍。在吞并沙俄东欧平原西部地区之后,又占据奥地利帝国的波西米亚和丹麦的日德兰半岛的一半,德意志帝国还占领了卢森堡和比利时的东部,法国的东北部和北部大片国土。
其次便宜的是沙俄,莫斯科方面势力收复圣彼得堡之后,同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和中华帝国分别和谈,尽管将不少原本的沙俄领土割让了出去,也赔偿了不少战争经费,但好歹是保住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同时也保住了东欧平原最为精华的圣彼得堡至莫斯科这一地区。但即便是如此,沙俄的实力也不足十年前鼎盛时期的三分之一。将近四分之三的领土被永久性地瓜分,更加惨重的是失去将近三分之二的人口,还有所有的海军和出海口,尽管收复圣彼得堡,但芬兰湾被投靠德意志帝国的芬兰王国占据,沙俄将成为一个内陆国,再无大力发展和出头之日。
只求自保的沙俄和奥斯曼帝国这两个大国已经龟缩起来,选择中立不再发出任何声音。这样一来,欧洲分成了两派势力。
一方便是由一帮城市工人等无产分子起义的巴黎公社主导的法兰西人民公社共和国,联同爱尔兰人民共和国和西班牙人民公社共和国这三个国家,组成的无产阶级革命联盟国。而另一方势力,便是德意志帝国、大不列颠王国、丹麦王国、尼德兰王国、比利时王国、意大利王国、葡萄牙王国、罗马教廷、奥地利帝国和希腊王国、塞尔维亚王国等组成的欧洲王室协约国。
当然,王室协约国实力更为强大一些,但这些国家并不团结,只是暂时因为法国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革命做派威胁到了整个欧洲的王室贵族和资本金融家们,让他们感到害怕,这才勉强临时团聚在一起,向巴黎方面的无产阶级赤群们发起进攻。
但遗憾地是,这些国家很难真正团结在一起。不说前不久英国才向德意志帝国发起过进攻,甚至英国王子都被普鲁士军队所击毙,单单丹麦同如今的德国之间的矛盾,就无法解决,而只是在英国和荷兰的调解下,暂时停止开战,以两国平分日德兰半岛而结束,但实际上,这绝对是偏向德国的方案,丹麦并不认可。而其中矛盾最大的,其实是奥地利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双方就波西米亚地区的归属,互不相容,无法妥协。因此,在这一地区,虽然暂时没有开战,双方却对峙着超过10万的军队,随时准备开战。
而天主教的罗马教廷同信奉新教的德意志帝国和大部分信奉新基督教的英国之间,也是矛盾重重。意大利王国对奥地利帝国更是还未停战,摩擦不断。
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欧洲王室协约国的兵力和实力占据绝对优势,但无法形成合力,因而虽然占据优势,却无法重创巴黎公社。
相反,爱尔兰人民共和国因为得到中华帝国的诸多支持,精良的武器源源不断输入法国,提供给法兰西人民公社共和国,加上疯狂的巴黎无产工人军队拼死守卫巴黎,在巴黎城下展开殊死抗战,双方势力死伤惨重。
三年来,协约国组织大型作战进攻不下十次,均被高唱马赛曲和国际歌的法国、爱尔兰、西班牙工人和农民联军所抵挡住。巴黎城内外,双方已经超过15万人战死在这里,而受伤的欧洲各国士兵,已经超过40万。
不得已,看见巴黎城太难攻占,欧洲王室协约国转而以其中实力最弱的西班牙人民公社国为突破口,终于在前不久,以15万联军从葡萄牙境内攻入马德里。西班牙人民公社组织工人无产阶级战士拼命抵抗,但因为一大半兵力前往巴黎支援造成本国国都兵力空虚,最终马德里沦陷,继而,西班牙除了靠近法国的北部边境和西部的瓦伦西亚和巴萨罗那等地之外,其余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协约国军队占领。
不过,协约国此刻也到了尽头。在英国的推动下,协约国10万军队跨海攻打爱尔兰人民共和国,却遭遇英勇的爱尔兰人民军沉重打击而惨败。法国的巴黎城,在超过25万协约国的军队连续攻击下,始终没能沦陷。而随着时间的拖延,法国原本的一帮贵族和资本家们,纷纷被赶离法国本土,而法国各地的无产阶级工人力量越来越强大,因巴黎被进攻而激起的法兰西民族情绪也越来越浓烈,反而因为这样的原因,巴黎公社组织掌握了整个法兰西全国的政权,得到了各地地方政府政权的认同。
被无产阶级掌握的新生法兰西人民公社共和国政权,风雨飘摇,却始终屹立不倒。 ↑返回顶部↑
这三年,整个世界虽然还是各地战乱频繁,但大多是一些局部的战争。特别是欧洲的战事,虽然没有停止,但也慢慢趋于僵持或是平静下来。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中华帝国停止了对外的扩张的原因。毕竟,如今的中华帝国,已经俨然成为世界第一大强国,不但人口占据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占领的国土面积已超过世界上人类能生存的总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但中华帝国的总经济量,尤其是工业方面,却还没有占到世界三分之一的份额。也正因为如此,中华帝国的内阁朝廷决定,修生养息一段时间,停止对外扩张,转而消化吸收前期已占据的领土和人口,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来。
中华帝国的不再发动战争,前期与之交战的各国暗自庆幸不已。奥斯曼土耳其已经退守小亚细亚半岛一偶之地,将与波斯交界的的各省割让给了波斯,而阿拉伯半岛上的叙利亚等地被埃及方面占据,其余的巴格达等幼发拉底河流域全部被中华帝国并入到汉志王国,成立了汉属阿拉伯联合王国,正式成为中华帝国最大的海外附庸国。当然,只是论国土面积,若是论人口数量,与遒罗以及缅甸或是锡克王国等属国相比,汉属阿拉伯联合王国仍旧远远不能与他们相比。
不过,对于中华帝国将势力扩张到整个阿拉伯半岛,除了奥斯曼帝国之外,再没有哪个欧洲国家反对。毕竟,从当前来看,中华帝国的实力已经强大到没有哪个国家能遏制的地步,而且,阿拉伯半岛上沙漠居多,人口稀少,除了一些阿拉伯战马和椰子油之类的外,并没有多少有用的资源,为了这片荒芜之地,随时地理位置和宗教位置很重要,但也没必要得罪中华帝国。
而当初最为看重这块利益的英国,此刻也虚弱不堪,无力向中华帝国提出有实际性的抗议来。其他国家自然就更加不做重视了。当然,也怪不得他们不重视,甚至英国其实也很想插一手,但此刻,他们的目光都被法国的巴黎公社给吸引住了。几乎整个欧洲,都对巴黎公社充满了敌意,哪怕是英国原本与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交恶,原本还在比利时和法德边境对峙开战的,此刻双方也顾不得继续作战,转而签订停战友好协议,一致将炮口对准新生的法国革命政权——巴黎公社。
而这三年来,虽然不是世界大战,整个欧洲的战事却一直没停止过。
因为法国的变乱,让整个欧洲无论是王室贵族,还是新兴的资产阶级,都很是害怕,纷纷出兵出力要扼杀法国的这帮无产阶级工人政权。
最占便宜的是德意志帝国。这个新成立的欧洲大陆帝国,在沙俄衰弱、奥地利帝国被击败,法国也被其击败并发生内乱的情况下,他迅速成为欧洲大陆最为强大的国家。国土面积,更是比原本小小的普鲁士壮大了数倍。在吞并沙俄东欧平原西部地区之后,又占据奥地利帝国的波西米亚和丹麦的日德兰半岛的一半,德意志帝国还占领了卢森堡和比利时的东部,法国的东北部和北部大片国土。
其次便宜的是沙俄,莫斯科方面势力收复圣彼得堡之后,同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和中华帝国分别和谈,尽管将不少原本的沙俄领土割让了出去,也赔偿了不少战争经费,但好歹是保住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同时也保住了东欧平原最为精华的圣彼得堡至莫斯科这一地区。但即便是如此,沙俄的实力也不足十年前鼎盛时期的三分之一。将近四分之三的领土被永久性地瓜分,更加惨重的是失去将近三分之二的人口,还有所有的海军和出海口,尽管收复圣彼得堡,但芬兰湾被投靠德意志帝国的芬兰王国占据,沙俄将成为一个内陆国,再无大力发展和出头之日。
只求自保的沙俄和奥斯曼帝国这两个大国已经龟缩起来,选择中立不再发出任何声音。这样一来,欧洲分成了两派势力。
一方便是由一帮城市工人等无产分子起义的巴黎公社主导的法兰西人民公社共和国,联同爱尔兰人民共和国和西班牙人民公社共和国这三个国家,组成的无产阶级革命联盟国。而另一方势力,便是德意志帝国、大不列颠王国、丹麦王国、尼德兰王国、比利时王国、意大利王国、葡萄牙王国、罗马教廷、奥地利帝国和希腊王国、塞尔维亚王国等组成的欧洲王室协约国。
当然,王室协约国实力更为强大一些,但这些国家并不团结,只是暂时因为法国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革命做派威胁到了整个欧洲的王室贵族和资本金融家们,让他们感到害怕,这才勉强临时团聚在一起,向巴黎方面的无产阶级赤群们发起进攻。
但遗憾地是,这些国家很难真正团结在一起。不说前不久英国才向德意志帝国发起过进攻,甚至英国王子都被普鲁士军队所击毙,单单丹麦同如今的德国之间的矛盾,就无法解决,而只是在英国和荷兰的调解下,暂时停止开战,以两国平分日德兰半岛而结束,但实际上,这绝对是偏向德国的方案,丹麦并不认可。而其中矛盾最大的,其实是奥地利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双方就波西米亚地区的归属,互不相容,无法妥协。因此,在这一地区,虽然暂时没有开战,双方却对峙着超过10万的军队,随时准备开战。
而天主教的罗马教廷同信奉新教的德意志帝国和大部分信奉新基督教的英国之间,也是矛盾重重。意大利王国对奥地利帝国更是还未停战,摩擦不断。
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欧洲王室协约国的兵力和实力占据绝对优势,但无法形成合力,因而虽然占据优势,却无法重创巴黎公社。
相反,爱尔兰人民共和国因为得到中华帝国的诸多支持,精良的武器源源不断输入法国,提供给法兰西人民公社共和国,加上疯狂的巴黎无产工人军队拼死守卫巴黎,在巴黎城下展开殊死抗战,双方势力死伤惨重。
三年来,协约国组织大型作战进攻不下十次,均被高唱马赛曲和国际歌的法国、爱尔兰、西班牙工人和农民联军所抵挡住。巴黎城内外,双方已经超过15万人战死在这里,而受伤的欧洲各国士兵,已经超过40万。
不得已,看见巴黎城太难攻占,欧洲王室协约国转而以其中实力最弱的西班牙人民公社国为突破口,终于在前不久,以15万联军从葡萄牙境内攻入马德里。西班牙人民公社组织工人无产阶级战士拼命抵抗,但因为一大半兵力前往巴黎支援造成本国国都兵力空虚,最终马德里沦陷,继而,西班牙除了靠近法国的北部边境和西部的瓦伦西亚和巴萨罗那等地之外,其余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协约国军队占领。
不过,协约国此刻也到了尽头。在英国的推动下,协约国10万军队跨海攻打爱尔兰人民共和国,却遭遇英勇的爱尔兰人民军沉重打击而惨败。法国的巴黎城,在超过25万协约国的军队连续攻击下,始终没能沦陷。而随着时间的拖延,法国原本的一帮贵族和资本家们,纷纷被赶离法国本土,而法国各地的无产阶级工人力量越来越强大,因巴黎被进攻而激起的法兰西民族情绪也越来越浓烈,反而因为这样的原因,巴黎公社组织掌握了整个法兰西全国的政权,得到了各地地方政府政权的认同。
被无产阶级掌握的新生法兰西人民公社共和国政权,风雨飘摇,却始终屹立不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