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辞官去向(2 / 2)
北宋的财政状况的恶化,说白了,入不敷出,为什么会入不敷出呢?要知道,北宋的财政收入,从庆历四年开始到现在,提升了接近20倍,什么样的支出,会吞掉如此大的数量。
原因还是出在仁宗的身上,仁宗之所以被称为仁,而且是当时公认的,就是因为,他心存善良,在最初的时候,他还知道,避免危机重演,有些收敛,可是收入越来越多,手脚就大了起来。
这个手脚大,并不是指仁宗自己,仁宗一天能够花多少,单纯赵信给的,就花不完。
他的手脚大,是针对整个北宋,北宋本身已经拥有整个中国封建时代,最为庞大的官僚体系的,后来,逐步的发展,特别是各个的临时机构的成立,有安排了一大批,这些加在一起,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
当然了官僚团队的扩大,只要的稍稍稳定一下,就不会形成巨大的问题,最少不会像是现在这么难以收拾,可是仁宗一大手,在短短10年之中,一共提升了30多次的官员薪俸。
这中间,不全是仁宗的好大喜功,还有定海军的影响,毕竟,两国的交流非常的密切,定海军那边,很多的东西,都传达过来,这其中,员工薪俸就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没理由,贵为宰抚,连一个普通的工人的工资都不如吧,再加上定海军生产了很多日用品和方便的物品,这些等于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在薪水相同的前提下,有了更多的花费,参知政事这一种高官,或者说家里丰厚的还没问题,一些家境贫寒的底层官员,在汴梁,已经很难的居住下去了。
不过,仁宗提升的幅度有些太大了,一次次的提升,到现在,比起庆历四年的薪俸,总体幅度上面,增长了16倍,虽然没有到20倍这个程度,可是加上官员数量的增长,各方面支出的提升,这才是入不敷出的根源。
韩琦也是很清楚这一点的,当时提出的解决方案很简单,那就是降薪,不用降低多少,只要总体幅度上面,降低1成,就足以度过这个难关,1成的降薪,不过是让总体的赤字,减少2500万左右,距离最大赤字5000万,还有一点距离,可是只要坚持两三年,以现在增长幅度,就可以把赤字吃下来。
至于这两三年的亏损,充其量就是1亿左右,这笔钱,不说是的积蓄,就算是稍稍腾挪一下,以北宋的资金体量,就可以解决这个事情。
1成的降低,对于目前相对比较高昂薪俸来说,不算很多,哪怕是中低级的官员,在汴梁也活得下去,最多,就是不方便一点点。
当然了,中国人的传统,可以涨,但是不能降,因此产生的动荡和仇恨,韩琦也愿意接下来的,甚至以他的名义也可以。
不过,这一切弄好的东西,到了仁宗这里,却被否决了,仁宗不允许这么做,这不但是韩琦的污点,也是仁宗的。
正因为这样,这件事情才不好处理的,韩琦努力了几次,虽然在某些项目上面取得了一些收获,可是几十万贯,上百万贯,这个在民间,可以算是巨款的数字,对于整个北宋的赤字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几次努力没有多少成果,反倒是差点就出问题,最终,这件事情,算是走到了尽头。
在群情激奋的时候,韩琦的路也只有一条了,之前在众多弹劾之中,仁宗保了韩琦,不单单是因为对韩琦的信任,还有韩琦等于是带仁宗受过,可是现在,韩琦主动提出的辞官,那么,他不得不重视了。
不过在看完了整个辞官折之后,仁宗也露出了笑脸,因为韩琦不单单是辞官,他辞去的是首相这个职务,而不是彻底所有官职都不要了,只不过在辞官之后任免上面,他并没有走北宋惯常的道路。
北宋为了给首相,或者是参知政事一个路,采用的是知州的方式,参知政事,或者首辅,在卸任之后,会知一府,级别还是原来的级别,只不过管辖的范围大大的缩小了的,也算是给了他们一条新的路。
本身,仁宗也考虑过,韩琦如果离职了之后,到底去哪里,无论是河北的一些府,还是河南的,都有不少的好地方的,甚至仁宗还在等待着,这件事情,风头过了之后,再把韩琦弄回来。
韩琦却没有想要走这一条路,而是选择了另外一个,不再知一州,而是直接去了定海军,他准备去担任北宋驻定海军的大使,统筹外交工作。
仁宗刚开始还没有想通,可是稍稍一转脑子,就明白了,韩琦的目的不是这个大使,而是大使所处的优势,眼下北宋的问题,在北宋,已经没有路可以走了,可是如果是定海军呢?相比于薪酬,相比于支出,定海军比北宋更多,定海军也没有见出现这个赤字,那么,就一定有解决的办法,韩琦就是奔着这个目的去的。 ↑返回顶部↑
原因还是出在仁宗的身上,仁宗之所以被称为仁,而且是当时公认的,就是因为,他心存善良,在最初的时候,他还知道,避免危机重演,有些收敛,可是收入越来越多,手脚就大了起来。
这个手脚大,并不是指仁宗自己,仁宗一天能够花多少,单纯赵信给的,就花不完。
他的手脚大,是针对整个北宋,北宋本身已经拥有整个中国封建时代,最为庞大的官僚体系的,后来,逐步的发展,特别是各个的临时机构的成立,有安排了一大批,这些加在一起,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
当然了官僚团队的扩大,只要的稍稍稳定一下,就不会形成巨大的问题,最少不会像是现在这么难以收拾,可是仁宗一大手,在短短10年之中,一共提升了30多次的官员薪俸。
这中间,不全是仁宗的好大喜功,还有定海军的影响,毕竟,两国的交流非常的密切,定海军那边,很多的东西,都传达过来,这其中,员工薪俸就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没理由,贵为宰抚,连一个普通的工人的工资都不如吧,再加上定海军生产了很多日用品和方便的物品,这些等于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在薪水相同的前提下,有了更多的花费,参知政事这一种高官,或者说家里丰厚的还没问题,一些家境贫寒的底层官员,在汴梁,已经很难的居住下去了。
不过,仁宗提升的幅度有些太大了,一次次的提升,到现在,比起庆历四年的薪俸,总体幅度上面,增长了16倍,虽然没有到20倍这个程度,可是加上官员数量的增长,各方面支出的提升,这才是入不敷出的根源。
韩琦也是很清楚这一点的,当时提出的解决方案很简单,那就是降薪,不用降低多少,只要总体幅度上面,降低1成,就足以度过这个难关,1成的降薪,不过是让总体的赤字,减少2500万左右,距离最大赤字5000万,还有一点距离,可是只要坚持两三年,以现在增长幅度,就可以把赤字吃下来。
至于这两三年的亏损,充其量就是1亿左右,这笔钱,不说是的积蓄,就算是稍稍腾挪一下,以北宋的资金体量,就可以解决这个事情。
1成的降低,对于目前相对比较高昂薪俸来说,不算很多,哪怕是中低级的官员,在汴梁也活得下去,最多,就是不方便一点点。
当然了,中国人的传统,可以涨,但是不能降,因此产生的动荡和仇恨,韩琦也愿意接下来的,甚至以他的名义也可以。
不过,这一切弄好的东西,到了仁宗这里,却被否决了,仁宗不允许这么做,这不但是韩琦的污点,也是仁宗的。
正因为这样,这件事情才不好处理的,韩琦努力了几次,虽然在某些项目上面取得了一些收获,可是几十万贯,上百万贯,这个在民间,可以算是巨款的数字,对于整个北宋的赤字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几次努力没有多少成果,反倒是差点就出问题,最终,这件事情,算是走到了尽头。
在群情激奋的时候,韩琦的路也只有一条了,之前在众多弹劾之中,仁宗保了韩琦,不单单是因为对韩琦的信任,还有韩琦等于是带仁宗受过,可是现在,韩琦主动提出的辞官,那么,他不得不重视了。
不过在看完了整个辞官折之后,仁宗也露出了笑脸,因为韩琦不单单是辞官,他辞去的是首相这个职务,而不是彻底所有官职都不要了,只不过在辞官之后任免上面,他并没有走北宋惯常的道路。
北宋为了给首相,或者是参知政事一个路,采用的是知州的方式,参知政事,或者首辅,在卸任之后,会知一府,级别还是原来的级别,只不过管辖的范围大大的缩小了的,也算是给了他们一条新的路。
本身,仁宗也考虑过,韩琦如果离职了之后,到底去哪里,无论是河北的一些府,还是河南的,都有不少的好地方的,甚至仁宗还在等待着,这件事情,风头过了之后,再把韩琦弄回来。
韩琦却没有想要走这一条路,而是选择了另外一个,不再知一州,而是直接去了定海军,他准备去担任北宋驻定海军的大使,统筹外交工作。
仁宗刚开始还没有想通,可是稍稍一转脑子,就明白了,韩琦的目的不是这个大使,而是大使所处的优势,眼下北宋的问题,在北宋,已经没有路可以走了,可是如果是定海军呢?相比于薪酬,相比于支出,定海军比北宋更多,定海军也没有见出现这个赤字,那么,就一定有解决的办法,韩琦就是奔着这个目的去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