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2 / 4)
早就已经习惯了自家爸妈这样的苏秋月轻手轻脚地将屋门关好后,左右看了看便打算小跑着溜出院子。
苏秋月这样好像偷完东西准备跑路的做派,完全是因为她有点害怕和她奶对上。
要知道,这一礼拜老苏家的气压可谓是低到连喘气儿都费劲,原因就是……
“9527,你们这种系统也会分男女吗?”
“我们的存在已经跨越了性别。”
“那真好。”
走出了院子的苏秋月听到这话,忍不住低落地说道,“虽说我跟我奶也没啥感情,但总被她指着鼻子骂赔钱货的感觉就算是习惯了,也还是让人挺难以接受的,丫头片子咋了,大队长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呢!”
9527问:“宿主说起这个,是因为前几天鸡蛋的事情吗?”
系统说的这事儿,是头几天苏秋月刚从卫生所回来后的第二天,田凤娟给她蒸了碗鸡蛋羹吃,却被她奶李秀芹在院子里足足指桑骂槐,骂了一上午的事儿。
那天上午,苏秋月是被一阵熟悉的声音吵醒的。
而这一声声让人不堪入耳的声音,正是来自于在这个家庭中掌管了家里分饭大勺的奶奶,李秀芹。
“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让我这一把年纪的老太婆要受这样得罪!辛辛苦苦养的鸡,攒下来的鸡蛋那可是为了过年卖钱、换票,好准备年货的!就那么一错眼的功夫,那鸡蛋就不见了!”
“这哪儿是养儿子啊,是养了一窝贼啊!”
“足足两个鸡蛋,要是换给供销社可是能有一毛多呢!就这么让一个不值钱的丫头片子给吃了,也真不怕闪了舌头,下辈子投身牲口!”
“我这一把老骨头是真不叫人放在眼里了,那鸡蛋拿走了,我连个鸡蛋味儿都没能闻着!你们一个个地都在那装哑巴,没一个吭声的!那今年过年可怎么活,那柴米油盐的,谁去给我准备啊!”
“……”
这一句句震耳发聩的声音,都不需要屋子里的人刻意去听,隔着门窗就宛如耳边一般清楚。
被吵醒的苏秋月在清醒过后,挣扎地从床上起来,趴在窗边谨慎地扒开一条缝,朝着窗外看了过去。
她的眼神极好。
只一条缝隙,就够她看见李秀芹的身影了。
就见她奶手里拿着一个空竹筐站在院子里,有些瘦弱的身躯却拥有极洪亮的嗓门,一脸刻薄地盯着自家东厢房这边,眼里写满了愤愤不平。
这还有啥不明白的吗?
她奶这样明显是冲着她们家来的。
要说这鸡蛋在这个年代,不说农村,就是对于城里人来讲,也都可以说是极为珍贵的食物。
尤其是对于在物资贫瘠的农村人来说,除了肉,就数这鸡蛋最好!
用他们的话来说,这可是“鸡屁股小银行”。
所谓“喂狗喂猫干吃粮,不如鸡屁股里面开银行”,这话讲的就是鸡蛋对于人们的宝贵性。
苏秋月知道,大队里只要是家里养鸡的人家,通常都是把鸡蛋攒起来,攒够一波后再相约一起去供销社换东西、换钱用,鲜少有人家舍得留给自家吃。
老苏家也不例外。
现在家里养的两只老母鸡,包括每天下的鸡蛋,全都是由李秀芹全权把控。 ↑返回顶部↑
苏秋月这样好像偷完东西准备跑路的做派,完全是因为她有点害怕和她奶对上。
要知道,这一礼拜老苏家的气压可谓是低到连喘气儿都费劲,原因就是……
“9527,你们这种系统也会分男女吗?”
“我们的存在已经跨越了性别。”
“那真好。”
走出了院子的苏秋月听到这话,忍不住低落地说道,“虽说我跟我奶也没啥感情,但总被她指着鼻子骂赔钱货的感觉就算是习惯了,也还是让人挺难以接受的,丫头片子咋了,大队长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呢!”
9527问:“宿主说起这个,是因为前几天鸡蛋的事情吗?”
系统说的这事儿,是头几天苏秋月刚从卫生所回来后的第二天,田凤娟给她蒸了碗鸡蛋羹吃,却被她奶李秀芹在院子里足足指桑骂槐,骂了一上午的事儿。
那天上午,苏秋月是被一阵熟悉的声音吵醒的。
而这一声声让人不堪入耳的声音,正是来自于在这个家庭中掌管了家里分饭大勺的奶奶,李秀芹。
“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让我这一把年纪的老太婆要受这样得罪!辛辛苦苦养的鸡,攒下来的鸡蛋那可是为了过年卖钱、换票,好准备年货的!就那么一错眼的功夫,那鸡蛋就不见了!”
“这哪儿是养儿子啊,是养了一窝贼啊!”
“足足两个鸡蛋,要是换给供销社可是能有一毛多呢!就这么让一个不值钱的丫头片子给吃了,也真不怕闪了舌头,下辈子投身牲口!”
“我这一把老骨头是真不叫人放在眼里了,那鸡蛋拿走了,我连个鸡蛋味儿都没能闻着!你们一个个地都在那装哑巴,没一个吭声的!那今年过年可怎么活,那柴米油盐的,谁去给我准备啊!”
“……”
这一句句震耳发聩的声音,都不需要屋子里的人刻意去听,隔着门窗就宛如耳边一般清楚。
被吵醒的苏秋月在清醒过后,挣扎地从床上起来,趴在窗边谨慎地扒开一条缝,朝着窗外看了过去。
她的眼神极好。
只一条缝隙,就够她看见李秀芹的身影了。
就见她奶手里拿着一个空竹筐站在院子里,有些瘦弱的身躯却拥有极洪亮的嗓门,一脸刻薄地盯着自家东厢房这边,眼里写满了愤愤不平。
这还有啥不明白的吗?
她奶这样明显是冲着她们家来的。
要说这鸡蛋在这个年代,不说农村,就是对于城里人来讲,也都可以说是极为珍贵的食物。
尤其是对于在物资贫瘠的农村人来说,除了肉,就数这鸡蛋最好!
用他们的话来说,这可是“鸡屁股小银行”。
所谓“喂狗喂猫干吃粮,不如鸡屁股里面开银行”,这话讲的就是鸡蛋对于人们的宝贵性。
苏秋月知道,大队里只要是家里养鸡的人家,通常都是把鸡蛋攒起来,攒够一波后再相约一起去供销社换东西、换钱用,鲜少有人家舍得留给自家吃。
老苏家也不例外。
现在家里养的两只老母鸡,包括每天下的鸡蛋,全都是由李秀芹全权把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