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此乃乱政,臣不奉诏(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只有萌芽,没有成长,更别说开花和结果。
  为什么赵桓闲的没事干,提出这种杀鸡取卵的政策?
  其实和之前塘口遇到的瓶颈相同,大宋印钱的速度,已经赶不上大宋发展的地步,导致大宋朝出现了钱荒。
  韩世忠对优先配给山海军的板甲护具、神威镇远大炮真的没有任何的意见吗?
  说到底,还是大宋的银钱现在有些不太够用了,没有足够的钱来满足市场的贸易,民间再次陷入了钱荒的窘境,没办法进行投资,甚至在一些邸店内,出现了一定的恶性通缩。
  这让赵桓极为挠头,他没有处理这方面的经验,还有发展速度太快导致钱不够用的事真的存在吗?
  他已经竭尽所能的压榨倭国供给白银了,可是白银依旧不够用。
  两个办法,小幅度的开放大宋银庄的印钱发动机,定量超发一定比例的银票。
  第二个办法,发行一定的代币,收回百姓手中的银票,再投入整个大宋朝。
  现在摆在赵桓面前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有限开放印钞机。第二条路,发行国债,收回百姓手中银票,二次投放。
  一时印钱一时爽,一直印钱火葬场。
  赵桓看着两条路就是一阵挠头,左选选,右选选,不知道如何是好,这涉及到了他的知识盲区。
  发行代币,发行国债,届时百姓会拿着债券到大宋银庄,兑银或者兑换银票,这法子压根就是饮鸩止渴,届时再次爆发钱荒,通缩的规模会比眼下更加严峻。
  印钱?
  赵桓叹气,他倒是想印钱!
  可是上任皇帝赵佶,生生把大宋钱引制度给玩烂了,将大宋朝廷的信用完全透支,大宋银庄为何不能超发?还不是在恢复大宋朝廷的信誉?
  “都怪李纲!”赵桓将手中的鹅毛笔一扔,甩锅给了李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