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五章 吾志高远(2 / 4)
因为王羽先扬后抑的手法,众人一时间也有些压抑不住情绪,或是失声惊问,或是和关系好的与会者面面相觑起来。
虽然王羽用了几个新名词,可要说完全听不懂肯定是不可能的,毕竟来的都是各世家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见识学识遍数当世也算是出类拔萃的。他们之所以失态若此,是因为王羽这番话很容易引起不好的联想。
王羽既没有发火,也没有解释的意思,眼帘低垂着,不置一词。直到众人隐约觉得不对,再次安静下来的时候,这才一抬眼,弹弹指,吩咐道:“将东西发下去。”
“遵命。”身后侍立的幕僚中走出两人,躬身应命,各捧着一摞纸张走下丹墀,一一将装订好的书册发给众人。
“开元战争法令草案?开元普通民法草案?”
“不错,这就是本将基于适才所说的原则,为未来的大汉帝国制定的法案。”王羽摆摆手,示意众人可以随意翻看:“各位都是见多识广之人,特别是文若先生,即便以曹将军的眼界,也常以名相萧何比之,正好为本将参谋一二,请务必畅所欲言,不须有任何顾虑。”
“……”包括荀彧在内,众人都不知该如何作答,琢磨着反正王羽这么说了,大家不妨先看看这两项新法再说。
如果没猜错的话,这两项新法应该就是未来的新王朝的国策,而众人此来的目的,与此正是息息相关。
虽说是草案,但也是条目俱全,林林总总下来,总共有三章九节七十二条款。条目多,新名词也多,众人一时间也来不及尽数浏览,只管找自己最关心的内容翻看。
“为了培养中间阶层,本法案将秉承‘参与者得利’原则设立……”
“未来的国策,将以对外开拓为主,为了凝聚所有力量,帝国内部将采取宽松的军、政、经济政策……”
“帝国承认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因为新名词的缘故,即便以荀彧的才学,看得也是磕磕绊绊,但看着看着,他紧蹙的眉头还是松开了,至少王羽没有强行打压世家豪族的意思。
虽然法令是分列的,但字里行间体现出的精神却是一致的。
按照荀彧的理解,所谓的中间阶层,就是处于世族和平民之间的阶层。这个阶层的特点是富贵不满,却可衣食无忧。就法令中的描述,这个阶层会对社会稳定姓产生极大的积极作用。
这个观点对荀彧来说,虽然新奇,但理解起来倒也不难。其实,这就和管仲当年所说的:仓禀足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是一个意思。
不过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却没那么容易,最大的矛盾就是财富有限,而人攫取财富的欲望却是无限的。不论开国时如何,到最后肯定会进入饱和状态,演变成黄巾之乱前夕那种富者粟满仓,贫者无衣食的状态。
然而,王羽在法令中提出了新的概念,他认为一味对内,最后八成会落入先前的循环,解决的方法就是将目光转向疆域之外。
具体的做法就是,在中原之外设立诸侯国,由诸侯国向境外发动常规攻势。如遭逢大战,则由中原调度,一般状况就是组成多路诸侯联军,特殊状况也可由骠骑军出战。
这将是一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都极其巨大的战争。
法令上有个简略的地图,大致将中土和周边的地势描绘了出来。此外,在下一页的标注上,还简要注明有每个目标地域可产出的资源,其中最显眼的就是东三岛和南洋的几座大岛上密密麻麻的金矿了。
在看到这两本法令之前,荀彧对这两块地域全无概念,只是听说王羽遣船队东渡,带回了大量金银,现在看看,倒不像是在虚张声势。
金银只是最显眼的,其他资源也很多。
比如看似荒芜的西部戈壁上居然生产精铁,不同于中原的铁矿,西域精铁不需要用烈火煅烧,用冷锻法就能锻打出上好的铁器来。南洋除了瘴气之外,也可以开垦出很多田地来,因为气候原因,那里的庄稼甚至可以一年种上三到四茬!
当然,战争的消耗是很大的,武器装备和粮草都是各诸侯国所匮乏的。王羽的解决之道就是仗由诸侯打,物资则由中原输送。
那个参与者得利的原则,主要就应用在这里,只要参与对外的开拓,不论是运送物资到诸侯国,还是自己组建武装商队、船队,对外侵攻,都可以根据成果领取功勋值,功勋值则用于领取爵位,爵位则影响到能否担任重要官职。
爵位依旧按照秦、汉二十等爵来设定,也只有在这里,世族和平民第一次有了区分。
世族将会直接从第五级的大夫开始,而平民则是从第一级的公士开始。看起来起步较高,但其实不是,因为爵位越高,需要的功勋值也越高。开头那五级,只要努力参与,就肯定能完成,而升到第五级之后,帝国还会颁发奖励。
奖励包括:帝国提供的低息借贷,教育资源,信息资源等等。
按照这样的制度,单就出仕的难易度而言,世族和平民几乎是被拉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返回顶部↑
虽然王羽用了几个新名词,可要说完全听不懂肯定是不可能的,毕竟来的都是各世家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见识学识遍数当世也算是出类拔萃的。他们之所以失态若此,是因为王羽这番话很容易引起不好的联想。
王羽既没有发火,也没有解释的意思,眼帘低垂着,不置一词。直到众人隐约觉得不对,再次安静下来的时候,这才一抬眼,弹弹指,吩咐道:“将东西发下去。”
“遵命。”身后侍立的幕僚中走出两人,躬身应命,各捧着一摞纸张走下丹墀,一一将装订好的书册发给众人。
“开元战争法令草案?开元普通民法草案?”
“不错,这就是本将基于适才所说的原则,为未来的大汉帝国制定的法案。”王羽摆摆手,示意众人可以随意翻看:“各位都是见多识广之人,特别是文若先生,即便以曹将军的眼界,也常以名相萧何比之,正好为本将参谋一二,请务必畅所欲言,不须有任何顾虑。”
“……”包括荀彧在内,众人都不知该如何作答,琢磨着反正王羽这么说了,大家不妨先看看这两项新法再说。
如果没猜错的话,这两项新法应该就是未来的新王朝的国策,而众人此来的目的,与此正是息息相关。
虽说是草案,但也是条目俱全,林林总总下来,总共有三章九节七十二条款。条目多,新名词也多,众人一时间也来不及尽数浏览,只管找自己最关心的内容翻看。
“为了培养中间阶层,本法案将秉承‘参与者得利’原则设立……”
“未来的国策,将以对外开拓为主,为了凝聚所有力量,帝国内部将采取宽松的军、政、经济政策……”
“帝国承认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因为新名词的缘故,即便以荀彧的才学,看得也是磕磕绊绊,但看着看着,他紧蹙的眉头还是松开了,至少王羽没有强行打压世家豪族的意思。
虽然法令是分列的,但字里行间体现出的精神却是一致的。
按照荀彧的理解,所谓的中间阶层,就是处于世族和平民之间的阶层。这个阶层的特点是富贵不满,却可衣食无忧。就法令中的描述,这个阶层会对社会稳定姓产生极大的积极作用。
这个观点对荀彧来说,虽然新奇,但理解起来倒也不难。其实,这就和管仲当年所说的:仓禀足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是一个意思。
不过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却没那么容易,最大的矛盾就是财富有限,而人攫取财富的欲望却是无限的。不论开国时如何,到最后肯定会进入饱和状态,演变成黄巾之乱前夕那种富者粟满仓,贫者无衣食的状态。
然而,王羽在法令中提出了新的概念,他认为一味对内,最后八成会落入先前的循环,解决的方法就是将目光转向疆域之外。
具体的做法就是,在中原之外设立诸侯国,由诸侯国向境外发动常规攻势。如遭逢大战,则由中原调度,一般状况就是组成多路诸侯联军,特殊状况也可由骠骑军出战。
这将是一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都极其巨大的战争。
法令上有个简略的地图,大致将中土和周边的地势描绘了出来。此外,在下一页的标注上,还简要注明有每个目标地域可产出的资源,其中最显眼的就是东三岛和南洋的几座大岛上密密麻麻的金矿了。
在看到这两本法令之前,荀彧对这两块地域全无概念,只是听说王羽遣船队东渡,带回了大量金银,现在看看,倒不像是在虚张声势。
金银只是最显眼的,其他资源也很多。
比如看似荒芜的西部戈壁上居然生产精铁,不同于中原的铁矿,西域精铁不需要用烈火煅烧,用冷锻法就能锻打出上好的铁器来。南洋除了瘴气之外,也可以开垦出很多田地来,因为气候原因,那里的庄稼甚至可以一年种上三到四茬!
当然,战争的消耗是很大的,武器装备和粮草都是各诸侯国所匮乏的。王羽的解决之道就是仗由诸侯打,物资则由中原输送。
那个参与者得利的原则,主要就应用在这里,只要参与对外的开拓,不论是运送物资到诸侯国,还是自己组建武装商队、船队,对外侵攻,都可以根据成果领取功勋值,功勋值则用于领取爵位,爵位则影响到能否担任重要官职。
爵位依旧按照秦、汉二十等爵来设定,也只有在这里,世族和平民第一次有了区分。
世族将会直接从第五级的大夫开始,而平民则是从第一级的公士开始。看起来起步较高,但其实不是,因为爵位越高,需要的功勋值也越高。开头那五级,只要努力参与,就肯定能完成,而升到第五级之后,帝国还会颁发奖励。
奖励包括:帝国提供的低息借贷,教育资源,信息资源等等。
按照这样的制度,单就出仕的难易度而言,世族和平民几乎是被拉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