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为我们早先是预备往城隍庙去的,所以此时正在紫荆山附近。
  出了饭馆,杨队干脆连车也没开,我们仨人就这么步行着,五分钟后就进了紫荆山公园的大门。
  此时晚上六点刚过,下班的下班,放学的放学,在家的也都忙着做饭,公园里倒也冷清。
  我和杨队一头雾水地跟着张山爬上了公园内的小山坡。站在制高点,张山又闲拉胡扯了好一会,见天彻底黑透,才终于说道:“好了,该叫老爷子出来了。”
  只见他从怀中掏出一个东西,有手电筒那么大,纸糊的,最下面还拖着一小截线头儿……
  哦!我恍然大悟。张山掏出来的东西,俗称叫“二踢脚”,一种炮仗。但据我推测,肯定与普通常见的“二踢脚”有所不同。
  怪不得这家伙非要等晚上呢!白天还不是瞧不见呗!
  “你们捂住耳朵啊,这可不是一般的炮仗。”张山见四周无人,把“二踢脚”放在地上,找我要来打火机,点火前警告我俩道。
  我这人要说胆子不算太小,但惟独怕放炮,闻言赶忙捂住了耳朵。杨队则仗着多年来早听惯了枪声,也不在乎放炮,只是往后靠了靠,抱起膀子眯着眼等张山点燃引信。
  张山用打火机一点燃音信,也是立刻捂上了耳朵退往一旁。
  看着他的样子,我心里暗笑,你个山里孩子天天玩这些东西的,赶情也怕听响儿啊?
  念头还没完全闪过去,只听见那个地上的炮仗还没飞起来,就先发出了一阵超级刺耳的响声。那个声音不但尖,而且穿透力极强,有点像哨音,但大了至少十倍。即使我捂着耳朵,也感觉这个声音一直钻进心里,让听到的人烦躁难安。
  只一秒钟,我身旁的杨队长就忍不住捂上了耳朵,看来这玩意真不是一般的厉害!
  就在我觉得开始烦的时候,这个玩意儿总算“起飞”了。发着耀眼的青色光芒,直冲上去,而且那个尖哨声始终未停。
  它越飞越高,直到我都快要看不到了,才开始下落,但依然泛着蓝光。
  “好家伙!这什么玩意儿?劲儿还挺足!”杨队长松开捂着耳朵的手,惊诧不已。
  “呵呵,这是我爷爷他们的一种特制联络工具。白天,它的响声能覆盖方圆五十里的山头。晚上,只是这光,在百里外都能看到。”张山顿了顿,接着说道:“我们在山里,平时有要紧事都是用它传递信息。太师叔只要在市内,应该就会知道。”
  “你们怎么用这玩意儿交流?”我十分好奇,一个炮仗也能传递信息?
  “红色代表急事,马上过来;青蓝色代表询问对方情况;黄色代表知道了,绿色代表一切安好。另外哨音也分很多种,有助于在白天使用,比如有长鸣的,还有各种带拐弯的音……”张山话还没说完,就隐约听见我们的东南方传来“乌拉乌拉”的声音,第一感觉有点像救护车,但仔细听却又能分辨其中的不同。
  我们刚把头转过去,就看到声音传来的方向,天空中正逐渐升起一道红光。
  “看来是太师叔让咱们过去了。”张山见到红色的信号,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那个方向是城隍庙和古城墙的方向。”我前天刚去过,自然很快就判断了出来。莫非钱老爷子已经找到了千年不破关?
  “嗯,差不多东南方约三公里。抓紧时间过去吧!搞出来这么大动静,再不走,一会儿寻访的都来了!”杨队长瞅了瞅,肯定了我的说法,带头走下公园的小山坡。
  我们开车来到商城路和城东路交叉口的古城墙下,张山又走下车点了一个小号的“信号弹”。虽然飞得低了,但那个尖啸声依然十分刺耳。
  很快,对方又有了回应,我们所在地方正南边几百米远的城墙上,依然是红色的信号。
  把车停在路边,我们仨顺着一路修好的石阶,上到了城墙顶。
  夜晚的城墙周围都被高大的树木包裹着,透不过来一丝光亮。我们按着刚才记下的方位,就这么摸黑向前走着。
  走着走着,隐约看见前方的城墙顶上有一大块黑,慢慢走近了,才发现是一块大石头,上面竟然还坐着一个人。
  “太师叔安好。”张山眼尖,早就从身形判断出了此人正是钱老头儿,依着小辈规矩,抢先打招呼。
  来到跟前,我又仔细看了看,对比了一下周围环境,越看越眼熟。这里貌似就是前天早上我发现刘云龙他们的地方!当时他们三人就坐在这块石头边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