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457.拉人下水(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思来想去,如今只能临阵换将了。
  皇帝选定的夏阳接任者是孙易,孙易是他的发小中军事才能最突出的一个,攻守兼备,敢打敢拼,不仅有着清醒的头脑,而且有一股青年人特有的冲劲,用于进攻最合适不过了。
  经过几年的军旅生涯,皇帝认为他可以独当一面了。
  伏波大将军马援麾下兵马众多,虽然暂时受阻于下雉,但是实力明显高过对手,破局应该是早晚的事,孙易可以率本部羽林军支援中原战场。从江夏绕道南阳进攻汝南,路程不算太远,有现成的水路,调动起来难度不大。
  皇帝下旨,拜孙易为征东大将军,接替夏阳指挥汝南战事,原征东大将军夏阳则调回长安,另行安排高官进行安抚。
  此时汝南一带的战局比较复杂,岑彭除了就地坚守汝南之外,还有几种进兵选择。
  建世汉在颍川的兵力较强,岑彭要想反攻颍川难度太大,他的选择一是西进南阳,从武关威胁长安,策应河北;一是南下六安,抄邓奉的后路,与寿春和合肥守将夹击邓奉。
  如今邓奉所处的位置,既有巨大的机会,也有巨大的风险,若是他能一举拿下淮南,那就根本不怕没有后路,淮南本身就能作为一个进攻基地,若是他在淮南受阻,时间长了就真有被歼灭的危险。
  邓奉请求留在淮南,皇帝基本是支持的,都是年轻人,难免都会激进一些。而且皇帝对邓奉有充足的信心,这样的天才将领,最好的使用方式就是让他自由发挥,往往他就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至于南阳郡,有寇恂这个能力超强的军政一把手,还有征南将军仇志的军马,防守应该没有问题。
  皇帝思来想去,反倒是有点担心东征主力军--自己的二兄刘茂了,刘茂如今势头正盛,正在攻打陈留,这是离河北最近的一路,大概率会引得刘秀亲征,到了那个时候,刘茂能不能抵挡住位面之子的攻势就说不准了。
  好在他的实力是几路里最强的。如今刘茂手下不仅有第五伦等勇将,新任破虏大将军刘彪已带着两万骑兵驰援到位,加上原来洛阳的骑兵,刘茂手下的骑兵队伍很庞大,足以和任何军队当面对钢,刘秀想要战胜他将十分困难。
  不过刘钰在长安呆了大半年,已经有点呆腻味了,又蠢蠢欲动地想要亲征了。
  他这个念头一起,还没等行动,立即被一件事情打断了。
  关中地区发生了叛乱。
  这次叛乱发生在大汉核心统治区域,准确地说,就在上林苑中。临沂将军贺长年蛰伏几年之后,又出来搞事情,公然造反了。
  当初皇帝解散赤眉大军时,贺长年不肯在长安过富贵闲人的日子,主动申请去上林苑屯田,带走了三千人马。与他一同去屯田的还有莒将军吕岩,也带走了两三千人。
  这两路人马在上林苑中分头住下,建造住所,开垦荒地,慢慢地扎下了根。
  之后皇帝又不断地把来长安投奔的流民安置在上林苑中,使一向荒凉的上林苑开始热闹起来。
  上林苑最初是秦始皇修建的,后来汉武帝对其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上林苑“苑中养百兽,天子春秋射猎苑中,取兽无数。其中离宫七十所,容千骑万乘。”
  当时的上林苑规模大得惊人,周长有两百多里,地跨数县之地,苑中有八条河流,就是后人说的“八水绕长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写道:“终始灞浐、出入泾渭。沣镐涝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东西南北,驰骛往来。”
  如此巨大的皇家园林,在建设之初就受到了东方朔的谏阻,说它“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好大喜功的武帝完全不听。事实也正如东方朔所说,上林苑就是朝廷的一个大包袱,这么一座超级园林,每年都要耗大量的钱财。历经昭、宣二帝之后,到元帝时,因朝廷不堪重负而裁撤了管理上林苑的官员,同时把宜春苑所占的池、田发还给了贫民使用。成帝时,又将“三垂”(东、南、西三边)的苑地划给了平民耕种。
  王莽上台后,拆毁了上林苑中的十余处宫馆,取其材瓦,营造了九处宗庙,之后天下大乱,新军与绿林军在长安一带大战,对上林苑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刘钰初入长安时,上林苑中已经十分破败,珍禽异兽无人豢养,大批死亡,生命力强的就变成了野生的。那些从国外移植来的珍贵植物也与荒草一起开始了野蛮生长。总而言之,盛极一时的上林苑已经变成了大片的荒地。
  经过皇帝的屯田政策,如今的上林苑用于皇室游猎的范围已经很小了,皇帝也只是偶尔去游幸一下,每次的规模都不太大。
  如今上林苑中有很多新开垦的农田,还有用于灌溉的水系,与当初气势恢宏的皇家园林完全不同,上林苑一部分变成荒野,一部分变成了大片大片的良田和农庄。
  贺长年最初去时,上林苑中很荒凉,原本在那儿的平民因为战乱大多迁走了,留下来的不多,在广阔的上林苑中显得格外稀少。
  贺长年还真就老实种了两年的地,因为周围太荒凉了,他想劫掠都找不着对象,他又不敢去繁华的地方去抢,怕皇帝大军把他剿灭了。
  贺长年要想吃饱饭,就得自己出苦力种田,生产粮食供这三千人取用。
  但是肯跟他去屯田的人都是原本军中的不安定分子,有家有业想正经过日子的都被朝廷授了田,大多过上小地主的日子了。只有这些没家没业的人愿意跟着贺长年混,这些人游手好闲习惯了,哪里肯安心种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