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6章 盛世与危机(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约莫五成,或者七成!”
  刺史闻言,浑身一震:“这还得了?”
  管中窥豹,明州上下都这般了,浙江府还了得?
  他心中,震惊外,又带着些许窃喜:“地方如此,整个江南怕是也不例外,我上一份奏疏,怕是朝野瞩目!”
  心中想着,他一边与县令聊,半天功夫,底稿都打的差不多了。
  正待回去,扭头一看,竟然有数艘客船停靠,许多妇孺,穿金戴银,哭哭啼啼地走上了船只,大量的物件吸引了许多的脚夫。
  “这是何事?”
  “使君,这是朝廷的国策,搬迁豪强巨室去往辽东,这些人正是拖家带口的去登船呢,入冬前得快些。”
  县令斜瞥了一眼,解释道。
  “那么多人?”
  刺史惊诧道:“不是言语,万贯上的豪右吗?”
  “使君,这还是少了!”县令颇为骄傲地说道:“陛下只是言语了万户,咱们明州才分数百个,但家财万贯的岂止这些?最后,还得是抽签决定。”
  “是吗?”刺史冷静地看着,心中百感交集。
  偌大的陕西府,怕是家产万贯的豪右,不及整个明州多吧!
  得到这个总结,真是让人心伤。
  “万户太少了,上书时,得提及十万户才够!”
  ……
  对于这万户巨室的安排,本来都准备填充辽东府,稳固朝廷的统治。
  但,半岛的蜀国、齐国、韩国、吴国,以及陈国,赵国等,都急忙上书,言语己身的急切,恳求分一些。
  考虑到藩国屏障的作用,再加上是亲儿子,朝廷不得不选择妥协。
  于是,东北三国(凉、陈、赵),半岛四国,各自分得五百户,增长数千丁口。
  关键在于,这些丁口属于豪右,质量极好,读书人众多,无论是从政、从商,从军,对于藩国来说,都是极好的。
  有力的夯实了统治根基,而且不用费心费力组织。
  眼见于此,日本列岛的四国,也纷纷眼馋,上书,要求同等待遇。
  而考虑到那么多的藩国,李嘉头疼:“如此看来,万户的确不够啊!”
  正巧,这时一篇来自于浙江府的江南粮危疏上表,可谓是震撼了朝野。
  曾经作为朝廷粮仓的江南地区,如今竟需要进口粮食?
  听上去极为荒谬。
  要知道,永济渠的终点,就是扬州,江南的粮食,由此通往洛阳。
  江南粮食产量减少,岂不是意味着洛阳饿肚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