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建设之始(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倘若赵虞不想日后连一口肉都吃不上了,他就必须牵头做点什么。
  “集中蓄养禽畜?”
  当赵虞向众商贾提出了他的想法后,以黄家公子黄馥为首的众商贾们面面相觑。
  这也难怪,毕竟在此之前,家禽、家畜几乎都是散养的——不能说每家每户,一般家境还算好的百姓,家中都会养些鸡鸭,甚至养一两头猪什么的,等到这些鸡鸭下不了蛋了,或者那一、两头猪长壮了,或自己家杀了吃肉,或把它们带到市集去卖了。
  哪里曾出现过一个畜牧场蓄养成千家禽家畜的景象?
  至于赵虞所解释的‘节约成本’、‘集中管理’,这些商贾更是听得一头雾水。
  好在这些人终归是经商的,脑筋较一般人较为活络,待等赵虞当面向他们算了一笔账,他们就立刻领会到了‘集中蓄养禽畜’的种种优势。
  比如说蓄养成本、运输成本,集中蓄养的便利,这是寻常百姓散养所远远达不到的。
  这让一干商贾们纷纷心动起来。
  好吧,现在有一块巨大的肥肉放在他们面前,就看如何分了。
  在相互看了几眼后,有一名商贾试探着说道:“要不,由在下建一个畜牧场,来负责养鸡鸭?”
  毫无疑问,当即就有人提出了异议:凭什么是你?
  一时间,这帮人便争论起来,这个叫嚷‘我来养猪’、那个叫嚷‘我来养鸡鸭’,听得赵虞倍感无语。
  他都说了是集中蓄养了,这帮人却仍旧将其拆开,到底是听没听懂?
  当然他也不怪这些人,毕竟,此前确实从未出现过这种方式。
  他咳嗽一声说道:“诸位,周虎所说的合作,并非是你养猪我养鸭这种合作,而是配套式合作。打个比方说,周某建个畜牧场,准备用来养猪,养多少呢,唔,就姑且一千头吧,这一千头猪每日要消耗数目巨大的糠食饲料,但我并不想费力去收购糠食,怎么办?恰巧,黄公子手中有一片地,每年秋收后,都会留下可观的谷壳、稻杆、豆荚,如此一来,我与黄公子正好可以合作,由他接将谷壳、稻杆、豆荚运到我的畜牧场,作为我养猪的饲料,这叫配套合作。……再比如,唔,就拿白老贾举例,周某的畜牧场建在许昌,恰巧白老贾在昆阳有个屠场,我俩合作,待我畜牧场内的牲畜长壮后,直接运至白老贾的屠场,待屠宰洗净后,运至昆阳的市集,这也算是配套合作。……如此一来,我与黄公子,与白老贾的合作,三者相辅相成,不存在竞争关系,三人都可以得到自己那份利益。”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待等赵虞讲述完,在场的商贾们这才恍然大悟。
  他们还以为赵虞所说的合作就是‘你养猪我养鸭’,却从未考虑过赵虞所说的相辅相成。
  他们不得不承认,这位周都尉提出的办法更好。
  忽然,有一名商贾小声问道:“那……究竟是谁来负责哪一块呢?”
  “……”
  众人面面相觑,最后将目光转向赵虞。
  毕竟他们也明白,赵虞是他们这边唯一能拍板的人。
  而见此,赵虞笑着说道:“看来诸位都看上了建畜牧场的利益,不过周某丑话说在前头,这事也不是一本万利的,家禽、家畜亦有可能患病,倘若采取了集中式的蓄养方式,一旦其中一头患病,很可能就立刻传染至上千头,介时,周某不会允许这些患病的牲畜流入市场、危害百姓,必然会要求诸位将患病的牲畜通通杀死、焚烧,如此一来,或有可能血本无归。”
  听闻此言,当即就有一名商贾点头说道:“周都尉说得在理。……既那些牲畜已患病,理当将其焚毁,又岂能流入市集,危害百姓?这等损阴德之事,我等绝对不会做。”
  “正是、正是。”
  其余若干名商贾纷纷点头。
  见此,赵虞微微有些惊讶,但很快就得到释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