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意外来客(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确定小皇帝有人护送,路上会安然无事,徐长宁才彻底放下心,转回身对父亲道:“皇上肯雪中送炭,也是多亏了父亲先前的坚持。若是真能营救祖母和二叔三叔出去也能免去父亲的一块心病。”
  徐滨之叹息着点点头:“你说的极是。希望皇上能想到办法啊,如今想来,皇上能一心向着咱们家,与你、宝哥儿和佑哥儿与皇上走得近,有极大的关系。”
  “最要紧的难道不是父亲的行动声援了皇上?”
  “最要紧还是因为你们的关系。”徐滨之认真道。
  徐长宁笑起来,“咱们父女之间,就不要这样谦让了吧,总之皇上心里有天下,且心存正义,这对于南燕来说便是一件好事。”
  “你说的是。”徐滨之感慨,“难得皇上他出淤泥而不染,在逆境之中成长起来,心思却没有歪了,这也是国朝之幸啊。”
  二人感慨时,二老爷不满地嘟囔,“命都要没了,你们还有心思关心这些个。”
  三老爷不耐烦地道:“二哥若是不爱听,大可捂上耳朵睡过去。方才皇上跟前二哥说的是什么话?将来便是出去了,又叫皇上怎么看咱们。”
  二老爷被说得脸上挂不住,沉着脸道:“就你是好的。”
  “我不好,可也没似二哥这般,叫人笑话。”
  “你……”
  徐长宁见二叔和三叔吵起来,堂兄弟们在低声劝说,无奈的摇了摇头。
  同一时间,小皇帝离开天牢,脚步沉重地带着侍卫们走向了马车。
  大太监王良甫低声问:“皇上,您真的打算搭救徐家人?”
  “嗯。”小皇帝面色凝重,“徐阁老这么多年来,虽帮摄政王做了不少事,可那也是为了取得信任,登上更高的位置才能有更多的作为,今次他们揭发了安王的野心,将摄政王阴暗丑陋之行都公布于众,实在有功。”
  “可他也是为了徐长宁罢了。”王良甫低声道。
  小皇帝脚步一顿:“或许吧,可他更多是为的是朝廷,何况若不是有他此举,将摄政王逼得不得不发了疯,朕若想寻个由头去针对摄政王,还不知要什么时候,何况朝中大臣们这一次也都站在朕的这一边。若是朕眼看着徐家人出了事而无所作为,莫说是朕自己心里过不去,就是朝臣们看朕如此无能,也会对朕寒了心。”
  谁又会甘心追随一个连他们性命都护不住的皇帝呢?
  “可皇上又如何去救呢?”
  小皇帝加快脚步:“回去与母后商议,若不行就用强硬手段,朕倒是要看看,朕在母后的心中要紧,还是摄政王在母后的心中要紧。”
  他相信他要重要一些。
  因为他是孩子,好摆布,摄政王却不好摆布,母后对权力的欲望那样强,加上牢房里关着的是母后的另外一个儿子,她口中说的虽然狠毒,可也肯定是舍不得顾九征死的吧?
  小皇帝沉思着,王良甫则没再做声,只是在小皇帝看不到的角度,苦瓜脸皱得更紧了。
  牢房中的日子难熬的很,即便徐长宁早有预料,做足了准备,可是潮湿阴冷的环境依旧十分磨人,到了夜里,总有阴风在牢中乱窜,也不知是哪里有缝隙,还总能发出呼哨声。
  坐着发霉的稻草,脚下时而有老鼠乱窜,再听那鬼哭一般的风声,恐怕也只有在牢中住得久了的那几个江湖大汉才能睡得打鼾了。
  到了深夜,徐滨之又发起了高烧,徐长宁和孟氏、阮氏一直照顾着,可受制于环境条件,也只能尽量帮他退热。
  徐滨之病了,对面的老太君也跟着心急如焚,女眷们急得直哭,儿郎们也都垂头丧气。
  尚未完全适应牢狱环境的徐家人几乎都整夜未眠。
  次日清早,天光大亮时,走廊尽头的铁门传来“哗啦啦”的锁链声,随即狱卒们抬着饭桶和水桶进了大牢。
  牢中的伙食也只是能果腹而已,每人一个黑黢黢的窝头,窝头里塞了一块咸菜,水桶里的凉水可以自取,那窝头硬得能砸死人,若不小心一些吃,门牙都能掰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