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买房子?”
  “是呀,我和我姐一人一间小四合院,就我之前租住的那间和它的隔壁。我姐学校那么好,又受到老师和他们校领导的器重,估计毕业之后肯定就留在京城,工作也得落实在那边。我以后大学也要往那边考,毕业之后有可能也会在京城工作,提前把房子预备好,省的将来物价上涨再买吃亏。”
  “哦,也是,用了也好。”孙妈妈心里面想着花出去也好,这小子手里面没钱就能消停不少。
  从厨房当中出来,孙骥又回到房间,从新出来后手里面拿着两条精装中南海香烟。
  孙叔明看着桌子上突然出现的那两条中南海,一抬头就见儿子讨好的笑脸,他见状也没多话,就只是看着,孙骥乖顺低头:“爸,我错了。”
  孙叔明闻言没说什么,只是把香烟的包装撕开,从里面取出一盒,在从盒子里面抽出一只点上抽了一口。
  孙骥见状喜笑颜开,虽然他爸什么都没说,但肯抽他带回来的烟,就表示已经原谅他了。
  这一夜,冷清了半年的孙家终于团圆,一家人一起睡了个舒心的好觉。
  第143章
  孙家的这个新年,过的即温馨又简单,总的来说除了放飞自我的孙骥之外,按部就班努力生活的孙家其他人这一年过的虽然忙忙碌碌,但确实还是很不错的。
  孙骈这边就不用在多说什么,这一年可以说是她收获最多的一年,在学校、老师、训练班、辩论小组的多重教导与重压之下,她不但在本职专业上有了重大突破,摆脱了之前吃老本的状态,掌握了更多的单词和语法的灵活应用,更重要的是她开始进入一位语言工作者该有的状态。
  除此之外在辅助学习的第二外语上,她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在她已经可以熟练的运用日语和班级内的其它同学们进行日常对话,听说等到下半学期,各个语言专业都要加深课程了。
  孙爸孙妈这边,这一年出的最大意外就是他们的小儿子,小儿子回来后就一切正常,每天继续在科室与办公室之间重复他们的日常工作。
  除了孙骈之外,今年孙家还要说收获比较大的那个人就得是孙骏了,这位孙家的长子,弟弟妹妹们的大哥,他既没有弟弟天分也没有妹妹超群的记忆能力,但他却是孙家三个孩子中性格最淳朴,也最吃苦耐劳的。
  他不声不响的跟在师傅身边当了二年多的学徒,用自己的努力刻苦成功提前出师,然后又用自己扎实的一点不掺水的技术,将全国电厂锦标赛青年组的技术冠军拿了回来。
  这不是燕城电厂第一次拿到锦标赛的冠军,但距离上一次他们夺冠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而且孙骏拿下冠军的时候,年龄还不到二十周岁,是东北地区年龄最小的技术组冠军。
  很难想象一个才初中毕业,最开始的时候需要对着物理书和线路图才能看得懂机器的人是如何成长的如此迅速。
  但是他的付出,科室、同事和厂子的领导们却是看在眼里也记在心上,所以当孙骏拿回那个冠军后,他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当年的优秀职工,据说厂办把他的材料都整理齐全,上报系统要给他评选劳动模范。
  这大约是即学会开车之后又一件让孙骏非常高兴的事情,因为不管能不能被评选上,能够被推出去代表厂子参选,就已经是大家对他的肯定。
  至于孙骥……
  呵呵,这小子不说也罢。
  过完年三十,孙爸孙妈照理带着孩子们开始走亲戚,孙骥被他姥姥逮住,一顿痛批这是老人家这么多年对孙辈说教最严厉的一次。
  孙骥念头达拉脑袋的听着,不反驳也没话能反驳,因为他姥姥数落的都是对的。
  这种情况下再敢犟嘴,他有预感,等待他的很有可能不只是他爸的皮带。
  等到他们把该走的亲戚都走完,孙骈以为终于没事了,她可以在家里面享受几天假期时间的时候,家中又开始不停的来客人。
  楼上楼下的邻居们过年上下问候一下可以理解,她爸她妈手底下还有科室里面的小同事、小护士们带上一点农家特产过来探望一下也可以理解,问题是那些好久都不见面的七大姑八大姨们是怎么回事?
  以往也没见和他们家走动的多勤快,这些日子怎么都找过来了?
  就和商量好了一样,每天早饭过后,九点多钟这些人一准过来,弄得孙骈一点都不敢睡懒觉,每天乖乖起床,就怕要是晚一些,会被提前登门的亲戚们给堵在被窝里。
  大过年的家里面来了客人,只要是在家的人就都得出来露个脸,在家过寒假的孙骈和孙骥自然也逃不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