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茶花深处?照宫闱(11 / 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于这些商人来说,平白被人抽走几分,自然不甘。也有人想直接跟纳人做生意,但邵陵辖下的纳人,大部分是花纳各族,归土司花家统辖,有私自买卖者往往被严惩。而又没人敢跟还城外未“归化”的纳人交涉,便也只好默认这个事实。
  不过,他们显然没有放弃另寻渠道的心思,看赵用四便知道了。
  (昨天听了一阵项人,什么沙克、月氏车干、金田一,又什么和林塔穆族……好烦呐!酒鬼叔叔要求的默写怎么办,走神没听全啊!仲老公今天还要讲纳人……仲老公!)
  再次从走神中惊醒,象先偷偷瞥了一下眼前,见那面容阴沉的老公已住了口,正盯着自己,便一阵惊慌,忙把手中的书卷抬一抬,遮住半边脸,听仲老公继续讲下去。
  “世子(怎么称呼好?此时少景还是太子,找老孔确认),再过几个月,你就要去北疆大营当差,这听课的机会越来越少,还请认真才是。”
  本来只是讲授些为君之道,但因为忽然要去当大头兵,有一些基础的知识也要传授给象先,而天下大势里的四夷细节,没人比仲老公更清楚。之前仲达向帝少景汇报,少景不听,那是因为他已行君王之事,不用事必躬亲,只知大略即可;而帝象先这小孩,以后可能是当兵、为将,有些事还是该了解得详细些。
  为君者,需知天下大势;为将者,遍察战场细微。身为帝家子孙,不是立于朝堂,便是征战四方,不仅国内各州,连四夷情况也必须了解。大正王朝,北项南纳,西吴东巴,东海上尚有倭人,这许多的情报,都有十三衙门辖下的四方馆收集整理汇报。而当然,仲老公也都经手,是以他来做这老师,再合适不过。
  从某一方面来说,也怪不得夏人歧视四夷,因为他们的生活实在过于落后。项人游牧千年,靠天吃饭的日子颇多艰难;巴人散落山中,遁世不出,往往有被目为“野人”者。而纳人,他们多居于深山密林,便开了些坝子出来,也打不得多少粮食,多以采集、捕猎为生,有些种田的技艺还是跟夏人接触之后学来的。
  上古之时,百姓生活多是如此,但越往后来,民智渐开,便也有实用的工具、高产的技艺出现,收获多了,便有不均出现,而原来有权有势的酋长、族主便霸占了大部分财产,甚至这财产也包括人在内。少数强者作威作福,黔首百姓为奴为仆,上者享乐而下者受苦——便是大正王朝,便是夏人,也曾有这样的历史存在。
  然而,时过境迁。因毫无自由,毫无希望和未来,有无数奴隶自残自戮甚至反抗,第一战国中,这样的事与各部族间的征伐便是世间的主音。帝姓一统之后,深悟世理,便渐渐还他们以自由和自主——虽然只是对自己身体的自主而已。
  而这样,也换来了回报,自己的人生有了指望,他们便更加努力的工作,上位者便也得到了更多的奉献。到后来,有些摆脱奴隶身份的人,甚至可以混进“肉食者”的行列,甚至建成世家,更甚至,入主帝姓。
  每一次帝姓更迭时,也都有草莽英雄趁势而起,而他们更呼出“帝姓、世家,宁有种乎”的口号,便让“上位者永世也都是上位者”的铁则渐渐破碎。更有甚者,有些人,走得更远,他们便认为不该有上下之分,建成世家、入主帝姓,不过是下一个治乱的开始,所以,所应该打破的,是高低贵贱,是等级,是帝姓、世家的制度。
  “公公……这便是太平道吧?”
  “唔,对的。当然,这些被看作‘欲行天道于人间’的人,是永也不可能得到胜利的。”
  大正王朝数千年下来,已是变了样貌,雄踞四海,民富国强。而所谓的四夷,却并不如此。其中最好的是吴人,很早之前就从属于大正王朝,便也从中原学到不少东西。居大河之畔,地沃草长,他们过着既耕且牧的生活,甚至仿大正的官制建立起国家。作为藩属的他们,偶尔也会有颇具野心的国王出现,而当然也都会被大正所扑灭,只是连番打击之下,也渐渐向西迁移,移入大漠。项人民风彪悍,自以为武勇冠天下,也确实有过几次与大正不相上下的大战,对大正的知识,并不崇拜。巴人散居,更说不上什么进步。
  而南方的纳人……他们曾经有过辉煌,那传说中的“光明时代”,甚至建立了丰富的文化,但,在与大正王朝的角力中,再次落败。而这,也证明了因循守旧的他们,无力对抗进步了的大正王朝——纳人还有着奴隶的存在。传说有一次大战,被盘剥压榨无力为继的奴隶甚至阵前起义,纳人立刻一败涂地。当然起义的奴隶也大多被坑杀,成就了一位屠戮百万的“杀人将军”。
  纳人中,奴隶被叫做“曲诺”、“阿加”、“呷西”。他们的主人,则被称做“诺”。一般来说,“诺”大多都是一族之长。朝廷任命的土司,便都是些纳族中知名的“诺”。
  “啊,你说‘诺’啊,我们鬼纳族是没有‘诺’的,只有花纳、古纳他们才有。”鬼踏溪向赵用四解释纳族的一些常识,又转过来拧了一把鬼红蛛的脸,“不过……我有不少‘阿加’哦。”
  赵用四才尴尬地一笑,踏溪已经“啊”的一声跳了起来,吼道:“红蛛你又放夺命蝎!”
  坐在一边的小银、石伢等人顿时哄笑一团。
  “活该,二哥总是乱说话!”
  “是啊是啊,我看他早晚会成为百毒不侵之身啊!”
  踏溪吼完之后,倒也不怎么在乎,在身上拍拍,捏起一只五彩斑斓的小小蝎子,一掌拍烂,又坐下来跟赵用四说话。
  “诺”这种东西,在鬼纳族消亡已经好些年了。因为当初三纳分裂,鬼纳族多为战士组成,在战斗中得到的财产,没人肯轻易让出,大家的身份差不多,便那后来当上族长的战士,也能体谅大家的感受。为鼓励大家的战意,他更定下规矩,自己努力得来之物,全归自有。
  “所以呀,我们族里是没有那些的,我们都是兄弟姐妹啊!”
  轻松的语言,加上后面“是呀,二哥!”这样的支持,便让人觉得鬼纳族那蓬勃的生气。
  (嘿!淳朴的人呐,你们……还不知道兄弟一样能阋于墙呢!真让人羡慕啊。)
  “兄弟阋墙,这便是纳人当今的形势了。花纳、鬼纳之间,必有一战呢。”
  毫不忌讳地向象先讲着那些有悖于伦常的现实,仲达更把这样的概念推及为利益的争斗。
  把花纳族、古纳族立为百纳的土司,一方面是为了表彰他们“归服天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纳人内部制造等级,分而治之,所谓“二桃杀三士”之计。当然,这样也只是对花纳、鬼纳之前的敌视顺水推舟而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