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章(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眼下,最要紧的还是窝头。
  可怜的魏大牛还不知道,他娘是个干大事儿的人!
  其实,他很早以前就明白的,他娘肯定不愿意长久的窝在乡下地头。但说真的,从礁磬村到小县城,再到如今的省城,他觉得自己已经很能耐了,多少乡下泥腿子得依靠祖祖辈辈的努力,这才能勉强在县城里扎了根。
  要是像他们家这样,在省城安家落户,还置办下了如此庞大的产业,得是几代人的努力外加无限的好运才行。
  生活已经很美好了,老天爷对他们老魏家真的是掏心掏肺了。
  无论如何,魏大牛都不会想到,他老娘的眼界高到,连省城都看不上。
  至始至终,杨冬燕都没想过要长长久久的待在省城里。当然,她也明白,在整个济康郡里,省城就是最好的地儿。但问题来了,她做什么非要待在这破郡城里?直接去一国之都的南陵郡不好吗?
  幸好,她没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也让魏大牛的惊吓可以来得稍微晚一点儿。
  杨冬燕从来都明白,绝对大多数都是愿意为了儿孙奉献,但极少有人会为了父母长辈做出改变。
  哪怕魏大牛兄弟二人,最初是打着给老娘赚孝敬钱的名头,外出打零工的,但事实却是,老魏家能走到这一步,窝头的求学路占了很大的份量。
  如果只是为了让老太太享福,魏大牛完全可以跟兄弟一起外出拼搏,挣了钱拿回家盖新屋,家里缺什么,他都可以出去买回来。正好,乡下地头也挺不错的,院子宽敞房舍敞亮,屋前屋后还能种菜养鸡,得闲了想跟人唠唠,出门就能碰上熟人。
  ——这才是多数人对老年人美好生活的幻想。
  不是说他们没良心,而是很多人都将老年人框住了,觉得年纪都那么大了,肯定不喜欢往外走的,身边都是熟人这心里才能安心,比起见世面瞧热闹,老人肯定更喜欢儿孙绕膝。
  诚然,兴许多数老人是这么想的,但显然杨冬燕不是这样的。
  怎么就非要落叶归根了?
  怎么就这么怕死在了外面?
  杨冬燕上辈子就是死在了南陵郡的,她的故乡在极北之地,事实上不光是她,还有比她更早走一步的老王爷,都是死在了外乡的。甚至就连先帝,那故乡也肯定不在南陵郡啊!
  人嘛,就该在还活着的时候多走走看看,至于死了以后……
  都忒么凉了,还矫情个鬼啊!
  杨冬燕都想好了,她上辈子是因为年轻时候跟随老王爷一起上战杀敌,导致无数次受伤,哪怕明面上看来伤都养好了,但还是留下了不少暗伤。年轻时候无所谓,等上了年纪……
  这不,比她受伤次数更多的老王爷先撒手人寰了,她本人哪怕是熬过了六十岁的生辰才去的,但事实上在过世的前两三年里,身子骨就已经彻底坏了,离世不过就是迟早的事儿。
  但这一次,她有好生保养身子骨!
  原主并未经历过伤病,非要说的话,也就是因为日子过得艰难,吃的方面又跟不上,造成了比较严重的营养不良。但这点儿小毛病,在杨冬燕的刻意调养下,早就好得差不多了。
  今生,她要当个长命百岁的有钱人家老太太。
  说真的,有钱人家老太太的快乐,一般人完全想象不到!
  所以最要紧的,就是让窝头顺畅的往上爬。
  瞧瞧,因为要考县试,所以窝头干脆就去了县里的学堂,杨冬燕完全可以跟着孙子走。等窝头考上了秀才,更是顺势留在了省城。
  那么同理可证,只要窝头获得了举人的功名,她不就能顺理成章的跟着窝头去国都了吗?
  家里其他人爱走不走,她反正是走定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杨冬燕可劲儿的折腾李厨子,让人家李厨子做出适合当宵夜的餐点,再隔空送过来,她这边再送到省学去,让窝头半夜里念书也有吃的垫一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