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娇百味 第92节(2 / 4)
顾逸亭乍然听闻大伯父亲自到访,喜悦与兴奋溢满胸臆,急忙理了理发髻和衣裙。
大伯父顾仲安幼时在穗州出生,十六岁进京考试,自此青云得路。
他从员外郎一步步做起,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直至七年前,被代兄执政的长公主提拔为吏部尚书。
后在换位的动乱中,他坚定不移地支持熙明帝以女帝身份登。此后,顾仲安父子更是仕途坦荡,圣恩无限,连带顾仲祁全家也沾了不少光。
顾逸亭前世蒙他悉心照料与教导,出落得优雅动人,比起堂姐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重生的她仍保留了在尚书府的言行举止、学识修养,平添豆蔻少女不具备的成熟沉稳。
遗憾今生缘薄,和大伯父一家相逢恨晚。
沉思中,顾逸亭随兄弟按照辈分,立于府门外石阶前相候。
午后阳光和煦,为熙熙攘攘的人群镀上一层细碎金光,连喝道声、礼让声、马蹄声都显得暖融融的。
当尚书府的马车停靠阶前,顾逸书陪同父上前迎候;顾逸亭立在陈氏身侧,目视缓缓下车的中年赤袍男子,忽有一瞬息的恍惚。
顾尚书容光饱满,须眉隐隐发白,狭长眼眸慈爱与严厉兼之。
他刚从宫里赶来,却已提前换下官袍,改穿便服,摆明不愿以官员形象拜见长辈。
记起他语重心长的教诲,顾逸亭心潮澎湃,眼眶湿润,下意识张口唤道:“大伯父!”
顾尚书微微一怔,正半眯眼察看是何人发话,忽见男女老少齐齐出迎,大惊之下,忙向那位须眉俱白的清隽老人深深一揖:“二叔,侄儿因公务在身,未曾远迎,不胜惶恐。”
二叔公盯了他好一阵,似是记起了什么,迷茫挠头:“安仔?长那么大了?”
“……”
年近五旬、朝中柱石顾尚书,被他当街喊了声“安仔”,脸上神情称得上异彩纷呈。
场面一度尴尬。
顾仲祁连忙对兄长道:“阿兄,二叔记性不大灵光,重遇小弟夫妇,皆没认出,您二位十年不见,他能叫得出名字,实属奇迹。”
“原是我不孝之故。”哭笑不得的顾尚书眸底滑过憾意,慰问几句,继而打量顾家小辈。
顾逸亭与长嫂、幼弟和表姐上前行礼,殷勤问候,一双雾气缭绕的水眸徜徉着久别重逢的感激与敬重。
她本就仪容出众,外加呼唤声流露的情不自禁,及非比寻常的热切眼神,顾尚书很难不注意到这位侄女。
他慈和眸光须臾暗淡,沉厚嗓音意带拷问:“你,是亭亭?”
旁人兴许觉察不出异常,但顾逸亭前世与他相处六年,自是能轻易捕捉其中的冷冽。
她的心仿如一块硬石,“咕咚”地坠入了冰湖,直沉至昏暗无光的深渊。
*****
重回偏厅,众人根据长幼次序落座。
顾逸亭在顾尚书的示意下,起身行至厅中,原原本本地交待了穗州顾家的变故。
一切,缘起于她托病不赴京。
她坦诚告知,早闻父母催她来京,融入京中贵女的圈子,然则她认定,自身生性顽劣、不适合过规规矩矩的京城生活,更担心失仪失言,辱损家风,因而一再耽搁。 ↑返回顶部↑
大伯父顾仲安幼时在穗州出生,十六岁进京考试,自此青云得路。
他从员外郎一步步做起,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直至七年前,被代兄执政的长公主提拔为吏部尚书。
后在换位的动乱中,他坚定不移地支持熙明帝以女帝身份登。此后,顾仲安父子更是仕途坦荡,圣恩无限,连带顾仲祁全家也沾了不少光。
顾逸亭前世蒙他悉心照料与教导,出落得优雅动人,比起堂姐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重生的她仍保留了在尚书府的言行举止、学识修养,平添豆蔻少女不具备的成熟沉稳。
遗憾今生缘薄,和大伯父一家相逢恨晚。
沉思中,顾逸亭随兄弟按照辈分,立于府门外石阶前相候。
午后阳光和煦,为熙熙攘攘的人群镀上一层细碎金光,连喝道声、礼让声、马蹄声都显得暖融融的。
当尚书府的马车停靠阶前,顾逸书陪同父上前迎候;顾逸亭立在陈氏身侧,目视缓缓下车的中年赤袍男子,忽有一瞬息的恍惚。
顾尚书容光饱满,须眉隐隐发白,狭长眼眸慈爱与严厉兼之。
他刚从宫里赶来,却已提前换下官袍,改穿便服,摆明不愿以官员形象拜见长辈。
记起他语重心长的教诲,顾逸亭心潮澎湃,眼眶湿润,下意识张口唤道:“大伯父!”
顾尚书微微一怔,正半眯眼察看是何人发话,忽见男女老少齐齐出迎,大惊之下,忙向那位须眉俱白的清隽老人深深一揖:“二叔,侄儿因公务在身,未曾远迎,不胜惶恐。”
二叔公盯了他好一阵,似是记起了什么,迷茫挠头:“安仔?长那么大了?”
“……”
年近五旬、朝中柱石顾尚书,被他当街喊了声“安仔”,脸上神情称得上异彩纷呈。
场面一度尴尬。
顾仲祁连忙对兄长道:“阿兄,二叔记性不大灵光,重遇小弟夫妇,皆没认出,您二位十年不见,他能叫得出名字,实属奇迹。”
“原是我不孝之故。”哭笑不得的顾尚书眸底滑过憾意,慰问几句,继而打量顾家小辈。
顾逸亭与长嫂、幼弟和表姐上前行礼,殷勤问候,一双雾气缭绕的水眸徜徉着久别重逢的感激与敬重。
她本就仪容出众,外加呼唤声流露的情不自禁,及非比寻常的热切眼神,顾尚书很难不注意到这位侄女。
他慈和眸光须臾暗淡,沉厚嗓音意带拷问:“你,是亭亭?”
旁人兴许觉察不出异常,但顾逸亭前世与他相处六年,自是能轻易捕捉其中的冷冽。
她的心仿如一块硬石,“咕咚”地坠入了冰湖,直沉至昏暗无光的深渊。
*****
重回偏厅,众人根据长幼次序落座。
顾逸亭在顾尚书的示意下,起身行至厅中,原原本本地交待了穗州顾家的变故。
一切,缘起于她托病不赴京。
她坦诚告知,早闻父母催她来京,融入京中贵女的圈子,然则她认定,自身生性顽劣、不适合过规规矩矩的京城生活,更担心失仪失言,辱损家风,因而一再耽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