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妻难追 第3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乱喊什么”段征摆摆手,示意他一同朝雅间去坐“叠石乡的事都查清楚了?”
  作者有话说:
  第41章 戏言
  进了雅间后, 赵冉冉压下各种猜想,跟着段征朝临窗的桌边坐了,一面夹桌上的冷菜吃,一面安静地听他两个说话。
  一直到薛稷告辞出去, 她都始终没再抬头望他一眼。
  “此人叫赵永年, 他今科虽落第却是个堪用的。我走访户部时偶然见了他, 是个身家清白的。”段征似是对他颇为信任,随口解释了两句:“倒被你说中了, 那叠石乡冯县令账目上早亏了千余两,这一回调那八百精兵,便伪造了二百两的花费去冲平账目。”
  “上位者识人最是要紧,我不过是胡乱猜度,核查走访还是在于用人。”
  他压了口茶正色看她:“此番确是你的功绩, 有什么想要的奖赏, 不如现在就说了。”
  奖赏吗?她手上一顿, 抬头朝他看去。也不知怎的,便觉着他眸光烫人一般让她心生不安。恰好伙计敲门进来上热菜, 坦诚的想法到了嘴边, 转念还是改了口:“比起你这些日子的照拂, 还替阿娘洗脱罪名, 我回报尚且不及, 哪里敢讨赏了。”
  这一句说完, 气氛莫名冷落下来, 段征放了筷。
  推窗对雪,运河岸的青墙黛瓦上一片素白, 然而各家宅院边挂着楹联灯笼, 往来人语不断, 广陵城的冬日虽冷却丝毫没有北地的孤清。
  楼下花船上又起了咿咿呀呀的唱腔丝竹,他深吸一口冰霜寒气,忽而自斟自饮了半盏,长眉一跳,撇撇嘴嗤了句:“无论什么酒,难喝都是一样。”
  赵冉冉听了,虽有不同见地,也只是凝眉想了想,看了眼桌上那壶桂花酿,忍下了饮酒的念头后,淡然地‘嗯’了声。
  桌上一时冷寂,她只好挑头又问了些浙南的情况。在得知闽地有求和的打算后,倒是立时起了兴致,话也多了起来,也不似先前总是回避他的目光。
  段征含笑安静听了会儿,到的后来,他合着楼下的曲调有一搭没一搭地在碗沿上叩起了节奏,心下越发觉着眼前的女子有趣起来,说起家国朝事,竟比六部那些七老八十的糟老头子还能扯。
  不过她的话少了许多引经据典的掉书袋,拐的弯儿虽多,却比那些酸儒说的要明白,便是不怎么读书的人,仔细听时也总有种醍醐恍然之感。
  “叠石乡那百户乡民,后来是如何处置的?”被他看的有些不自在,赵冉冉趁势又绕回了先前的话题。
  “聚众挑头的十余年枭首,其余众人免二年赋税。方才你看赵永年这人如何?”
  其实这一场根本算不上民变的事故,背后深藏的还是大乱方过的困蹇还有地方官吏的贪墨胡为。赵冉冉深知这个结果的合理,却依旧为那些被重典枭首的人心寒。
  又听得他问起薛稷,虽则薛稷突然化名‘赵永年’的事必有蹊跷,她来不及细想,下意识地就陈述道:
  “如今的世道,确实不该只拘泥功名,方才那人我不识得,只是言辞条理简略清晰,倘若叠石乡的事真是他查办下来的,应算个有能的。”
  上回薛稷托人来信,丝毫没有提到‘赵永年’这个化名,今日偶然遇见,吃惊之余,她自觉也算应变的快,一番话说的滴水不漏,既不刻意避嫌,也没漏出一丝一毫的偏重。
  段征听的颔首,看了眼满桌没怎么动的精致羹菜,又抬手晃了晃几乎满溢的青瓷酒壶,他无趣地搁了筷。
  不说那些。顿了片刻后,突然回头朝她一笑,眼里头盈盈脉脉,温和得似带层雾:“方才你说不要奖赏,还感念我的恩德?”
  说着话,他信步朝桌子另一边行去,故作疑惑地半笑半忧:“算起来,从你我初见,危难之际我救了你多少回,噫,我怎么自个儿都算不清了呢。”
  见他站到了自己身旁,她不自觉挪了挪身子,面上竭力淡然郑重:“那些事我都记着,永志不忘。”
  “永志不忘么?”他刻意拉长音调,忽然俯身圈在她肩头,“既是要报恩,用你自己来偿还可好?若我不娶那安和郡主,就叫你陪着我过一辈子呢?”
  耳后热意袭来,赵冉冉想也不想得朝侧面躲了,意外间竟然挣脱出来,她面上慌乱一闪而过,双臂搁在窗案上,正色回道:“嫁娶之事岂可荒唐,王爷莫要说笑了。”
  难得如此剖白心迹,却未料她会有这般过激的反应。看着女子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警惕神色,他看着空了的交椅,一股子无力空寂萦绕,慢慢得便转生作了阴暗暴虐。
  他冷嗤了声,也觉着索然无味起来,再不看她一眼说了句:“吃饱了吧,外头也逛够了,回了。”说完转身就朝外头行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