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2 / 3)
赵承把手上厚厚一沓文书放在书案上推给霍屹,说:“这是前两日关于受审犯人的报告文书,请郡守过目。”
在大越,其他罪行倒无所谓,但地方是没有资格判决死刑的。所有死刑犯的资料必须整理出报告上交长安,等长安那边同意之后,才能执行。
而且只能在秋冬两季执行死刑,如果过了冬天,就必须等明年秋天了。
霍屹随后翻阅了几页,还是张家的事,不过这厚厚一沓文书中至少牵涉了上百人。
赵承杀心之重可见一斑。
霍屹随手从中抽出几张报告,就可以看出上面的人罪不至死,只是因为和张家有所牵扯罢了。但赵承自有手段,只要和张家有关系的,他都饰文逮捕,多项罪行加身,直至死罪。
赵承优秀的文采同样表现在这些文书上,他的字迹干脆利落,每一笔都是一条人命。
“十天前,你向我上交了一份百人的罪行报告,那封报告恐怕才刚刚送到长安。”霍屹揉了揉眉心:“唐城县总共才多少人,经得起你这样杀?”
“唐城县共有六千五百二十七户,一万三千人口,杀不完的。”赵承说:“而且,我从不杀无罪之人。”
他这话说得极为坦荡,这些报告之中,除了张家人和与张家利益相连的人,确实没有普通的平民百姓。
赵承如同一只鹰隼,他的利爪只会伸向作奸犯科之人,而一旦被他抓住,则丝毫没有逃脱的机会。
秋鸿光也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事,他看向赵承,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这样一个书生人物,竟然处事手段如此激烈。
赵承二十出头,和秋鸿光差不多的年纪。他身形削瘦如薄纸,手指纤长而苍白,指尖有一块明显的墨迹。他的眼皮和嘴唇都很薄,眼睛狭长,黑色的瞳孔透露出一种压抑的疯狂,嘴角如同开缝的纸一样锋利无比。
和秋鸿光不同,他总是将衣服穿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丝褶皱,甚至连走路的步伐和说话的语气也规矩到了极点。
秋鸿光皱了皱眉,他不喜欢这个人。
赵承的目光也在秋鸿光身上一闪而过,他觉得这个士兵身上有他不喜欢的味道。
霍屹没有察觉这两人瞬间的微妙气氛,他随手翻出一张报告,透过那些诱导性的文字轻易地看出了事情的真相。
这些人其实只牵涉到了一桩案件。
张家在唐城县声望极高,张家家主早年只是布衣之身,而他所做的事,基本就是杀人越货,刨人祖坟之类的。他因此集结了一伙志同道合之人,后来势力越来越大,他便开始金盆洗手,仗义疏财,修习功德,在唐城县的声望也越来越高了。
人们畏惧官府,更畏惧张家。有些官府管不到的事,张家便插手处理,调解纠纷,或暗地处置,慢慢地竟然有了一些贤名。
张家看上去变成了正经人,实际上招揽的手下还是那些谋财害命的罪犯。有一个儒生在茶馆中说张家横行乡里,竟然被张家手下找上门,杀了全家,又割去了他的舌头。
这是赵承上任之前发生的事,他上任抓的第一件事,是张家强行吞并他人田产,之后才顺藤摸瓜抽出了这些血案。
儒生全家的死亡,让赵承抓出了近一百人,全部判出死刑。
霍屹指着报告上的人,说:“这个人在儒生之死这件事发生的时候,还没有投靠张家。”
“但他知道张家动用私刑却没有告诉官府。”他冷冷道:“这些人所犯之罪,并非告密或者胁从,而是目无法纪,践踏国法!除了国法,没有任何人拥有判罪行刑的权力!”
“一个县令手中小吏不过数十人,张家却养着上百的门客与武士,只因别人一句话,便动辄杀人灭口。张家的宽宏大量,言行有德,不过是伪装出来的罢了。”
赵承抬眼看着霍屹,扯了扯嘴角:“当初我出言不逊,郡守尚且让我苟活到了现在呢。”
秋鸿光忽然说:“县令大人,大家族之中,养一些家仆是很正常的事。毕竟家大业大的,总得有点保障才行是吧。”
赵承黑沉沉的目光转向他,问:“你是什么人?”
秋鸿光轻飘飘地说:“我是郡守的人。” ↑返回顶部↑
在大越,其他罪行倒无所谓,但地方是没有资格判决死刑的。所有死刑犯的资料必须整理出报告上交长安,等长安那边同意之后,才能执行。
而且只能在秋冬两季执行死刑,如果过了冬天,就必须等明年秋天了。
霍屹随后翻阅了几页,还是张家的事,不过这厚厚一沓文书中至少牵涉了上百人。
赵承杀心之重可见一斑。
霍屹随手从中抽出几张报告,就可以看出上面的人罪不至死,只是因为和张家有所牵扯罢了。但赵承自有手段,只要和张家有关系的,他都饰文逮捕,多项罪行加身,直至死罪。
赵承优秀的文采同样表现在这些文书上,他的字迹干脆利落,每一笔都是一条人命。
“十天前,你向我上交了一份百人的罪行报告,那封报告恐怕才刚刚送到长安。”霍屹揉了揉眉心:“唐城县总共才多少人,经得起你这样杀?”
“唐城县共有六千五百二十七户,一万三千人口,杀不完的。”赵承说:“而且,我从不杀无罪之人。”
他这话说得极为坦荡,这些报告之中,除了张家人和与张家利益相连的人,确实没有普通的平民百姓。
赵承如同一只鹰隼,他的利爪只会伸向作奸犯科之人,而一旦被他抓住,则丝毫没有逃脱的机会。
秋鸿光也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事,他看向赵承,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这样一个书生人物,竟然处事手段如此激烈。
赵承二十出头,和秋鸿光差不多的年纪。他身形削瘦如薄纸,手指纤长而苍白,指尖有一块明显的墨迹。他的眼皮和嘴唇都很薄,眼睛狭长,黑色的瞳孔透露出一种压抑的疯狂,嘴角如同开缝的纸一样锋利无比。
和秋鸿光不同,他总是将衣服穿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丝褶皱,甚至连走路的步伐和说话的语气也规矩到了极点。
秋鸿光皱了皱眉,他不喜欢这个人。
赵承的目光也在秋鸿光身上一闪而过,他觉得这个士兵身上有他不喜欢的味道。
霍屹没有察觉这两人瞬间的微妙气氛,他随手翻出一张报告,透过那些诱导性的文字轻易地看出了事情的真相。
这些人其实只牵涉到了一桩案件。
张家在唐城县声望极高,张家家主早年只是布衣之身,而他所做的事,基本就是杀人越货,刨人祖坟之类的。他因此集结了一伙志同道合之人,后来势力越来越大,他便开始金盆洗手,仗义疏财,修习功德,在唐城县的声望也越来越高了。
人们畏惧官府,更畏惧张家。有些官府管不到的事,张家便插手处理,调解纠纷,或暗地处置,慢慢地竟然有了一些贤名。
张家看上去变成了正经人,实际上招揽的手下还是那些谋财害命的罪犯。有一个儒生在茶馆中说张家横行乡里,竟然被张家手下找上门,杀了全家,又割去了他的舌头。
这是赵承上任之前发生的事,他上任抓的第一件事,是张家强行吞并他人田产,之后才顺藤摸瓜抽出了这些血案。
儒生全家的死亡,让赵承抓出了近一百人,全部判出死刑。
霍屹指着报告上的人,说:“这个人在儒生之死这件事发生的时候,还没有投靠张家。”
“但他知道张家动用私刑却没有告诉官府。”他冷冷道:“这些人所犯之罪,并非告密或者胁从,而是目无法纪,践踏国法!除了国法,没有任何人拥有判罪行刑的权力!”
“一个县令手中小吏不过数十人,张家却养着上百的门客与武士,只因别人一句话,便动辄杀人灭口。张家的宽宏大量,言行有德,不过是伪装出来的罢了。”
赵承抬眼看着霍屹,扯了扯嘴角:“当初我出言不逊,郡守尚且让我苟活到了现在呢。”
秋鸿光忽然说:“县令大人,大家族之中,养一些家仆是很正常的事。毕竟家大业大的,总得有点保障才行是吧。”
赵承黑沉沉的目光转向他,问:“你是什么人?”
秋鸿光轻飘飘地说:“我是郡守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