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喊我回家吃软饭了 第126节(3 / 4)
知县笑眯眯的同杜衡说话,言语之间对他倒是十分的满意。
“不过本官觉着你做主簿实乃有些屈才,不妨到县学做夫子如何?一来是能传道受业,二则时常摸着书本,往后会试也能更为得心应手些。”
县学夫子是能领俸禄的,比之外头的夫子要更靠近朝廷一些,往后若是有官位空缺,履历上有一笔县学夫子,那是一个加分项。
杜衡默了默,前些时候他心中迷惘前去拜会了自己的恩师向夫子,同他探讨了一番将来的打算。
也问了自己的恩师白榕书院是否还缺人手,向夫子给他的建议是希望他走仕途之路。
“你在老夫手底下虽只两年光景,但老夫还是对你有所了解。你是从底层上来的学生,于才学而言,你全然不比师兄弟们逊色,但与师兄弟们不同的是,你更比师兄弟们知百姓之苦。他日若能踏进仕途,更知为民着想。”
朝廷更迭变换是寻常,即便是会有一时的动荡,但将来终究会走向正轨,只要朝廷还在,那就始终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替朝廷做事。
他现在还年轻,若是一头扎进了白榕书院,传道受业,只怕是往后也就都在书院里了。
若实在是要养家,他更建议去县府里寻事做,一则到底是有糊口的事情做,二来更容易累积名声,要是能在职位上做出点小成就来,将来进仕途会更添光彩。
即便想做夫子,那也去县学里更好。
杜衡把话听进了肚子里,今日来了县衙。
听着知县这话倒是让人觉得给他考虑的极其周全,颇有父母官的模样。
杜衡连忙拱手道:“多谢知县大人夸赞,早仰慕县学已久,若是能进县学为县里的教育献上一份微薄之力,学生自是求之不得。”
一同前来的读书人纷纷朝杜衡露出了羡慕之色,到底是年轻有才学的好,能得知县如此青睐。
诸人也不敢开口说句不是,毕竟杜衡在秋闱榜上名列前茅,这是在场的举子都不曾取得的成就,自是无话可说。
“近来县里谋职的读书人不少,本县先将你的名字录下,后头再有合适的也一并录下,届时也简过考校,如此也公平。杜衡,你说如何?”
“知县大人英明,如此自是再好不过。”
杜衡话毕,知县笑着点了点头,又继续同两个举子说了几句,一并也将名字录下,此番算作是初试了。
名字未曾录下的,也就初试被淘汰。
杜衡瞧着初试五个职位录下的名字有八个,被淘汰的人只有四个,也未曾说后头的考校什么时候开始,回家只待着通知。
过了可能有十来日,从县衙散职的秦知闫匆匆到了家里来。
“县衙新招用的人员名单已经出来了!”
杜衡闻言眉心一动,他也有点懵:“定下了?可自先时把我名字录下后就再未有过任何通知啊。”
秦知闫长叹了口气:“这名字录下是给了脸面机会,能不能真的得到了差事儿,还得靠着后头运转,哪里会再做考校。”
杜衡晃然,眸子微微睁大了些:“堂叔的意思是.......”
秦知闫叹了口气,点点头。
知县任期将满,先时预备办宴做个收尾,结果撞上国丧,宴席未做自然算盘也打空了。
其实把马有才被解用一面上是知县严格,实则也是在为私相授受寻个新的名目开个口子而已。
杜衡这才想明白,录下名字等着的考校,是场不上明面的考校,上道的自然能应上。
这些时日里自有人把东西往知县手头上送,比得是谁送的更让知县欢心。 ↑返回顶部↑
“不过本官觉着你做主簿实乃有些屈才,不妨到县学做夫子如何?一来是能传道受业,二则时常摸着书本,往后会试也能更为得心应手些。”
县学夫子是能领俸禄的,比之外头的夫子要更靠近朝廷一些,往后若是有官位空缺,履历上有一笔县学夫子,那是一个加分项。
杜衡默了默,前些时候他心中迷惘前去拜会了自己的恩师向夫子,同他探讨了一番将来的打算。
也问了自己的恩师白榕书院是否还缺人手,向夫子给他的建议是希望他走仕途之路。
“你在老夫手底下虽只两年光景,但老夫还是对你有所了解。你是从底层上来的学生,于才学而言,你全然不比师兄弟们逊色,但与师兄弟们不同的是,你更比师兄弟们知百姓之苦。他日若能踏进仕途,更知为民着想。”
朝廷更迭变换是寻常,即便是会有一时的动荡,但将来终究会走向正轨,只要朝廷还在,那就始终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替朝廷做事。
他现在还年轻,若是一头扎进了白榕书院,传道受业,只怕是往后也就都在书院里了。
若实在是要养家,他更建议去县府里寻事做,一则到底是有糊口的事情做,二来更容易累积名声,要是能在职位上做出点小成就来,将来进仕途会更添光彩。
即便想做夫子,那也去县学里更好。
杜衡把话听进了肚子里,今日来了县衙。
听着知县这话倒是让人觉得给他考虑的极其周全,颇有父母官的模样。
杜衡连忙拱手道:“多谢知县大人夸赞,早仰慕县学已久,若是能进县学为县里的教育献上一份微薄之力,学生自是求之不得。”
一同前来的读书人纷纷朝杜衡露出了羡慕之色,到底是年轻有才学的好,能得知县如此青睐。
诸人也不敢开口说句不是,毕竟杜衡在秋闱榜上名列前茅,这是在场的举子都不曾取得的成就,自是无话可说。
“近来县里谋职的读书人不少,本县先将你的名字录下,后头再有合适的也一并录下,届时也简过考校,如此也公平。杜衡,你说如何?”
“知县大人英明,如此自是再好不过。”
杜衡话毕,知县笑着点了点头,又继续同两个举子说了几句,一并也将名字录下,此番算作是初试了。
名字未曾录下的,也就初试被淘汰。
杜衡瞧着初试五个职位录下的名字有八个,被淘汰的人只有四个,也未曾说后头的考校什么时候开始,回家只待着通知。
过了可能有十来日,从县衙散职的秦知闫匆匆到了家里来。
“县衙新招用的人员名单已经出来了!”
杜衡闻言眉心一动,他也有点懵:“定下了?可自先时把我名字录下后就再未有过任何通知啊。”
秦知闫长叹了口气:“这名字录下是给了脸面机会,能不能真的得到了差事儿,还得靠着后头运转,哪里会再做考校。”
杜衡晃然,眸子微微睁大了些:“堂叔的意思是.......”
秦知闫叹了口气,点点头。
知县任期将满,先时预备办宴做个收尾,结果撞上国丧,宴席未做自然算盘也打空了。
其实把马有才被解用一面上是知县严格,实则也是在为私相授受寻个新的名目开个口子而已。
杜衡这才想明白,录下名字等着的考校,是场不上明面的考校,上道的自然能应上。
这些时日里自有人把东西往知县手头上送,比得是谁送的更让知县欢心。 ↑返回顶部↑